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诗意笔触下的灵动 ———浅评喻强的散文集《挑着太阳上山》

宜宾晚报 2020-01-20 11:52 大字

宜宾市本土作家喻强的散文集《挑着太阳上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是一本颇有深度和灵韵的作品,饱蘸浓墨深情的笔触为读者带来不平凡的阅读享受。

以诗的语言和笔触作散文,无论是现代还是当代,都不断有人尝试,但容易走入闭门造车和无病呻吟的窠臼。作家的文字要能打动人,无非是两点:一是真性情,踩不得假水;二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眼光,发前人之未发,将深邃的洞察力转换为文字。我认为,喻强在这本书里是努力实践了这两个要素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从生活凝练而来。写独自一人的孤寂,他挑开了暗沉的格调;写大山大河的壮丽,他看到了比山峰更高的高度;写普通林业人员的工作,他道出了珍贵的人性职守。

就拿《如梦如烟的龙华镇》来说吧。他写古街,“马蹄窝中的积水如泪水一样闪亮,泛绿的青苔像某位旅人失落的家书”,这样灵韵十足的句子,用来形容一个以湖广填四川的后裔为主的小镇,再合适不过。他既赞美八仙山的蓊郁,也不忘失落于河畔的孑客,明快与清冷交错,同感和虚实融合,让人仿佛经历一场由他牵引的太虚之行。“鸟巢一般的溪岸上附着的吊脚楼,撕裂的木桩和泛黄的板壁倾斜着,像踉跄,像探戈,又像醉态,斜而不倒,歪而有致……”这样堪比素描的解析,比大段大段地用油画色彩的堆叠更有心灵冲击力。他善于用直击心灵富有冲击力的句子,把纷繁厚重的历史锁在自己笔下。如果说洞察力和刻画力是作家的在外功夫,诗意化的语言修炼则是作家的内力了。作者在《顺着大师的目光眺望》一文中说,少年时代即已浸润在《吉檀迦利》的诗句中。喻强是幸运的,在很多人还不知课外书是何物的年代,他已经在心底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他的勤奋和笔耕不辍,可以更自如地汲取营养,正如古人所言“取法乎上,得其中”的道理,在他的散文诗中,隐约可见前贤的基因。“从此,僰人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消失了,空留悬崖绝壁的悬棺夜夜哭泣……”“光经过黑洞也要被弯曲或吞没,何况司马迁?”在喻强的认知里,穿过历史的丁点遗存可以读出一个个放大的悬念,那是历史身后沉重的叹息。

喻强的散文,是熟悉化后的陌生化,最后回到质变的熟悉化上来。一个人自幼生长的故土,天天见,年年见,实在太平常。如他的老家,屏山故城的金沙江,当他的自我的认知上升到人文的高度后,江流和险滩便被赋予了厚重的符号———再回首,已然冲破茧壳的层层阻碍。作家能走到这一步是艰辛的,也是自在的。

把历程和追忆写出人生励志信念的高度也是喻强作品的又一特色。《挑着太阳上山》一文中,迫于生计挑夫们在他的眼中与黄山一样雄壮高大。挑夫们一步一步地丈量着山的高度,身上所负的重担让他们必须走完剩下的石阶,挥洒的汗水,无悔的青春,让他们幻化为山松一般坚韧。挑夫虽然卑微,但却有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气魄———是耐力和不屈的脊梁,让他们在绝壁之间求生存。透过薄薄的纸,总能在每篇文章后面看到历史和现实碰撞的火花。黄山的真谛,除了诗人眼里的浪漫和画家笔下的氤氲,还应该再加上作家心底的坚韧不拔和执着,全部加起来才算鲜活的世界。

在喧嚣的都市和浮躁的农村,能得品一席“私人家宴”———力道与余味都拿捏得好,幸矣。

新闻推荐

中西部第一!352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川落户

四川经济日报讯(记者周圆韵)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省经济合作工作会议上获悉,2019年全省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1.096万亿元、增...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