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如何理性购物是一道现实题

济南日报 2019-11-19 11:25 大字

□堂吉伟德

据11月18日《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792名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6.99%受访大学生有购物后不怎么使用的情况,而后悔自己买过没用东西的受访大学生占77.53%。

熬夜剁手购物后,却发现自己买了一堆并不需要的东西,具有这样的经验和体验的“剁手党”们不在少数。报道中调查结果显示的如此超高的不合理采购率和后悔率,足以说明在网络购物中,普遍存在消费不理性的现象。冲动的购物形成了“消费浪费”,如何让消费者更加理性地消费,依然是道沉重的现实课题。

全民疯抢的购物氛围与效应,再加上电商拼团销售等策略的使用,对消费购物欲望是一个极大的刺激。购物成了一种愉悦自己的乐趣,却忽视了需要所采购商品本身,久而久之会演变成一种失去理性的依赖。这种冲动式购物的行为方式是一种心理疾病,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强迫性购物。

强迫性购物是一种功能紊乱的消费行为,这类人群最突出的表现是,先是不加节制地疯狂购买了一大堆东西,等冷静后又开始苦恼和后悔。如果强迫性购物行为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就会变得更加严重,造成大量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虽然按照电商法的相关规定,消费者购物后有“后悔权”,但基于对商家利益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若没有相对合理的理由,这种权利也会受到限制。同时从避免资源浪费的需要出发,也应当避免后悔权的滥用。

强迫性购物后果的严重性,一些个案足以证明。今年“双11”期间,因妻子网购去年欠20万,今年又欠30万,四川一男子“以死相逼”阻止其老婆“剁手”。还有很多购物者,还没有等到“双11”的到来,就把手中的“子弹”打得精光。“买买买”所带来的快感,最后变成了一地鸡毛的烦恼,闹得鸡犬不宁的强迫性购物,除了“以死相逼”的外力介入,还需要理智下的自我控制。

回归理性没有特效药,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比如加强对强迫性购物危害性的宣传,并通过一些典型案例来警醒他人;还比如应当实行家庭温情关怀,对具有强迫采购倾向或已出现这种状况的群体,家庭成员要发挥更多的作用,协助其做好自身控制;还比如要在“双11”等关键节点,以陪伴、旅行等方式,转移采购者的注意力,使之从采购依赖中摆脱出来。在此基础上,应当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等方式,从基础层面做好“理性购物”的教育和引导,让理智成为一种个人素质和社会氛围。

新闻推荐

“五联动”助力食品安全问题整治

打破部门间壁垒调动纵向横向协作联动自9月中旬以来,四川打破部门间壁垒,整合履职资源,不断调动纵向横向协作联动,探索并...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