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让青春的光辉闪耀在岗位上 记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青年岗位能手”李荣

泸州日报 2019-11-06 14:33 大字

■罗咏梅 本报记者 蔺艳霜 摄影报道

李荣是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的科研技术人员,也是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青年岗位能手”。站在记者眼前的李荣,瘦瘦的个子,白净的脸上戴着眼镜,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却是同事们眼中的“攻关达人”和“工作超人”。

潜心工作,收获荣誉与认可

2015年,李荣入职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人,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透过这些信息,李荣给记者的最初印象是:高学历、高起点。再进一步采访他身边的同事,他们这样评价他:“工艺组每天最后一台关机的电脑,一定是李荣的。”这为他贴上了第二个“标签”:踏实、敬业、能吃苦。

能够沉下心在科研生产领域搞研究、做设计,不仅需要付出很多,也要失去很多。没有人知道“最后”的关键时刻,有着怎样的汗水、辛苦和心血,但也正因为有了挑灯夜战、夜以继日,这个入职不到4年、只有29岁的年轻人,在一千多个日子里,由一名航天战线的新兵,迅速成长为公司总装车间的团支部书记、创新组组长、工艺组组长。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李荣带领着自己的创新小组,解决了车间近百项质量、安全、进度、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他也先后获得车间“年度优秀员工”,公司“十大优秀青年”“突出贡献奖”,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青年岗位能手”,并入选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青年人才库”。而由他带领的团队也先后荣获了中国航天工业质量协会2018年“先进质量管理小组”、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工会“新理念,新作为,新贡献”岗位建功先进班组和“工艺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用心攻关,坚定理想与信念

在李荣的身上,有一种叫“坚持”的特质,有一份叫“问题不解决不过夜”的执著。入职以来,他负责设计了120余种产品的装配工装及工艺流程,已累计完成创新项目6项,实现自动化设备的研制2台,发表国防科技报告2篇、申报专利2项。

“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很正常,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做的就是树立岗位建功的信心与决心,坚定理想信念,然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就能攻坚克难。”李荣说。在开展院级工艺研究项目“机器视觉识别在点火器类火工品装配防错装的应用研究”技术攻关时,面对影响因素不确定、识别环节多、实现难度大的困难,李荣与团队一起,层层梳理、仔细分析、反复推敲,将可行的方法逐项验证,图纸改动了不知多少次,最终突破了药剂、胶液的形貌特征识别及其图像处理、自动判定技术。

每一个难题的解决都来自于不停地摸索,每一次突破都是个人能力的提升,每一项成果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而对于这些,李荣总是乐此不疲。

精心建设,不惧困难与挑战

作为车间数字化生产线建设的骨干,李荣已经参与完成了两条数字化生产线的建设,并正在参与第三条数字化生产线的建设。

从无到有的过程总不会一帆风顺。建设中,如何布局、需要采集什么数据、如何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采集后用什么形式上传、上传后用什么方法归集、如何利用好这些数据……李荣和同事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困难和挑战我们都不怕,怕的是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怕的是不能完美地完成任务”。在企业新的能力建设中,李荣和同事们坚信方法总比问题多,坚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挑战,也是学习成长的机会。于是,团队在集智攻关后,有了单类产品岗位数据的100%在线记录,70%以上质量数据自动采集;有了“自动卷边装置”的开发,实现了该过程的质量一致性及数据可追溯性,效率提升2倍以上。

近两年,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对企业所有的青年发出了新的号召:“提质、增效、降成本”。李荣认为,青年只有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加减并用、团结协作,才能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闯出一条硬路来,才能让青春的光辉闪耀在各个岗位上。

新闻推荐

研学旅行承担诸多教育功能

“应试”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关键词,为了“应试”,中式教育强调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本标准化,教师专业化,对学生高标准、严...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