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第二届安仁双年展开幕 66位知名艺术家诠释“共同的神话”

华西都市报 2019-10-13 02:47 大字

第二届安仁双年展作品。第二届安仁双年展作品。观众观展。

大邑安仁古镇,一座用岁月时光写就艺术的千年文化小镇。当这座古老的小镇,再一次邂逅当代艺术的主题,它如何激活艺术的基因,触发关于文明和历史的思考?所有的谜底都在10月12日揭开。

2019年10月12日至2020年2月12日,为期四个月的第二届安仁双年展在安仁古镇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正式揭开神秘面纱。该展览围绕“共同的神话”这一主题,由艺术史学家吕澎、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何桂彦、荷兰著名策展人塞伯·泰德若作为联合策展人,并邀请到来自世界各地66位知名艺术家的创作助力。不管是绘画、摄影、装置、影像,还是雕塑、电影、文献及建筑作品等艺术形式,在安仁双年展现场,艺术家们倾尽心血探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和平共处与共生共荣。

“横向”视角看世界

让艺术家表达更充分

时光倒回到2017年首届安仁双年展现场,8个国家和地区、189位艺术家、800余件作品、1万平方米的永久展馆,让安仁第一次因为艺术被置于全球化和地域性相互交叉的语境之中。阔别两年,第二届安仁双年展如期而至。相较于第一届,此次安仁双年展有了极大变化。

“第一届的主题是‘今日之往昔’,讲的是时间上的纵向角度来看待艺术。而本届‘共同的神话’主题,则选择了以横向的视角,将目光投向全世界,在同一个平面上看世界的今天。”联合策展人吕澎解读道。同时,他还讲到,展览中大量的作品,都是针对展览的主题来创作,更有针对性,看问题也更加集中。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安仁双年展参展艺术家的数量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这点从数据上看更明显。比起首届189位艺术家,此次66位艺术家较之前减少了近三分之二。当然,这样的结果也是策展团队“刻意为之”,因为艺术家数量的减少意味着能有更充分的表达空间。“这样一来,艺术家创作的空间变大了,能够更尽情地创作自己的艺术话语。”吕澎说。

本届安仁双年展,把安仁设置成整体沉浸式艺术体验消费新场景,由1个主展场区和2个分展场区共3个板块组成。主展场区位于安仁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分展场区分别位于南岸美村和刘元琥公馆,并将老街区域和锦绣安仁花卉公园等场景与本次展览的内容串联融合,通过室内空间与户外空间共同呈现于展览内。除此之外,还将在南岸美村设立乡建艺术特别展,以艺术方式介入乡村振兴。

多种呈现形式

为“人类文明共同体”发声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全球化进程下,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在安仁双年展,66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当代艺术家,用艺术的形式为“文化”发声,思考如何在尊重不同文明的历史传统基础上,塑造全新的人类文化共同体。所以观众们能在展览中看到绘画、摄影、装置、影像、雕塑、电影、文献及建筑作品等不同的艺术形式,以及展览深刻创想、建立“人类文明共同体”的可能。

“在今年的展览中,装置艺术和影像类的作品会增加比重,且展览中70%-80%的作品紧扣安仁主题,为此次展览所创作,或第一次在安仁展出。”早在9月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吕澎就谈到此次展览形式的不同。而在现场不少外形独特、形式新颖的装置艺术和影像作品,吸引了每位观众驻足观赏。

譬如由艺术家焦兴涛创作的《立方体游戏》,是一件现成品雕塑装置。焦兴涛收集了雕塑工厂加工剩下的各种玻璃钢雕塑模型,组成一个高3米、长3米、宽3米的立方体。而在这个立方体上,融汇不少中西方的名人雕像,并在立方体上投射出相关联的动画线条,在这件作品中能够看到中西方文化的巧妙融合。

除了在艺术界产生的轰动,在采访中吕澎还谈到此次展览对于安仁当地的影响。“双年展的功能是它到底能为一个城市带来什么,为这片土地上居住的人们带来什么,向来到这里的人们展示什么。最直观的是人口流量的增加,而慢慢发酵变化的是整体气质的改变。”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雨心

新闻推荐

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网信办等6部门下发文件 对校外线上培训切实加强监管

及时公布、更新校外线上培训黑白名单,面向小学1至2年级的培训不得留作业,培训内容和培训数据信息须留存1年以上……近日,四...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