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700字说70年 70年,孕育新生命从“闯鬼门关”到“过生门”

梧州日报 2019-09-16 06:45 大字

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记者屈婷)一个胎龄28周、体重仅760克的超早产儿,经过拉萨市人民医院儿科医护团队的救治,不仅长到1750克,还恢复了健康,来到妈妈温暖的怀抱里。

主治大夫、36岁的援藏儿科医生张迪说,随着我国危重新生儿救治水平不断提升,很多以前救不了的孩子,现在不仅能活,而且活得很好。

从“救不了”到“活得好”,从“保生存”到“促发展”,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婴儿死亡率从200‰下降到6.1‰,孕产妇死亡率从1500/10万下降到18.3/10万,从“极为落后”走到了“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曾经的“稳婆”、69岁的迟桂英回忆,以前妇女大多在家生孩子,用普通剪刀、竹片等断脐,痛苦万分不说,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新生儿破伤风等极为高发,生孩子就是“闯鬼门关”。

引入现代妇产知识技术、普及产前检查、实施育龄妇女增补叶酸项目、开展计划免疫……新中国迅速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让“鬼门关”变成了“生门”。

1984年,全国推广住院分娩,迟桂英转岗成了妇幼保健员,负责村里孕幼常规检查。“从怀到生都查得仔仔细细,孩子来得稳当,大人生得稳当,我现在才是真正的‘稳婆’。”

中国妇婴保健协会副会长朱宗涵表示,在母婴安全保障不放松的前提下,要更注重生育质量的提高。

建立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体系、用“绿黄橙红紫”五种颜色对孕产妇进行风险标识和分级管理……中国正以更为精细化的管理促进优生优育。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提示较高风险的“橙色”标识,曾赫然标注在36岁的高龄产妇拥宗卓玛的产检病历本上。如今,卓玛已平安地迎来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孩子,手中的母婴健康手册是幸福的“粉色”。

新闻推荐

车祸致病卧床6年,她将所有心力投入了绘画 画家张春雨:每一笔都是我心中的阳光

张春雨和她的作品集《春雨彩墨画》初见张春雨,她穿一身淡蓝色的衬衣,扎简单的马尾,虽已63岁,但仍给人一种清新明媚的感觉...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