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从上海到罗江 带来精湛的技术

德阳晚报 2019-08-28 09:05 大字

赵世威是地道的东北人,1934年出生在辽阳。彼时东北被日本占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赵世威家里更是贫穷,连房子都没得住,更不要说上学了,他和父母常常去辽阳一个纺织厂捡煤渣拿到城里卖,换来的钱勉强糊口。

辽阳解放后,家里的姐妹先后到了辽阳纺织厂上班,后来他也到纺织厂办的学校里读过两年书,1950年赵世威进入纺织厂工作。5年后,作为年轻优秀人才,他被推荐到北京深造学习,后来他又到了上海纺织工业学校学习纺织技术,学制四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上海耀华玻璃厂当技术员,专门开发玻璃纤维和玻纤布。后来担任厂里的总调度,彼时他年仅25岁。

在上海耀华,赵世威的技术水平就已在全国同行中小有名气。1963年,杭州玻纤厂在生产中遇到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玻纤丝出现分叉现象,这会影响其强度和光洁度,直接影响到成品质量。杭州玻纤厂厂长来到上海耀华找到赵世威,希望能帮忙去看看。赵世威一去就找到了问题根源在哪里。原来,杭州玻纤厂生产中用的导纱杆是铁质的,其在纺纱过程中摩擦大,很容易出现拉丝发毛的现象。南方竹子多,赵世威就建议对方把导纱杆改为竹杆,材质改变后,果然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更是让同行佩服。

1968年,四川玻纤厂开始筹建,由当时的耀华厂党委领导牵头负责。后来,川纤厂急需懂玻纤的技术人员,赵世威先后动员了厂里拉丝车间几名技术人员,希望大伙一起去川纤厂工作。

1969年,在辽阳纺织厂工作的妻子到上海探亲,赵世威把这个想法告诉妻子,得到妻子支持。1970年川纤厂开始动工,当年8月,赵世威先是把妻子和7岁的儿子从辽阳接到了上海,随后一家人从上海出发来到了罗江。当时川纤厂正准备投产,他来的那个月,川纤厂的第一台坩埚试生产成功,他还是干老本行,一到罗江就投入到调度工作中,制作了川纤厂第一本生产计划,确保当年10月川纤厂成功投产。

新闻推荐

全国残运会特奥会四川选手再揽五金

本报天津8月27日电(记者钱晞)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27日进入第二个比赛日,四川代表团在残运会和特奥会上共夺得5枚...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