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治疗为患者精准康复“保驾护航”
主任查房
斩获全国一等奖
康复大厅康复大厅
3月31日,在四川省第二届“川康杯”康复临床技能竞赛中,荣获二等奖;6月30日,在2019年全国吞咽障碍康复病例大赛西南区域赛中,荣获一等奖;8月2日,在第二届全国吞咽障碍康复病例大赛决赛中,斩获一等奖……关于市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吞咽团队的喜讯相继传来。
捷报频传的背后,是市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这一场场“大考”,不仅考验团队在工作中扎实苦练的“基本功”,更考验他们在赛场上密切协作的“临场发挥”。
康复医学科如何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又有什么样的“杀手锏”使其团队战绩累累?8月6日,记者走进市三医院康复医学科采访,探秘他们的“制胜法宝”。
□张瀚文黄小芹李文璐文/图
精彩回放
层层选拔激烈角逐吞咽团队过关斩将“一路高歌”
五岁多的男孩王飞(化名)因剧烈头痛被送到医院,医生诊断其为小脑出血破入脑室,术后将其送至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在ICU治疗一个月左右,虽然稍有好转,但因吞咽障碍和严重的肺部感染,他身上还留置气管、尿管、胃管等。
于是,王飞被转至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对其进行以吞咽康复为主、心肺康复和肢体康复为辅的综合康复训练。起初,对他进行吞咽障碍筛查,发现他吃东西吃不下去,刚从嘴巴进去马上就从鼻腔返流出来。通过吞咽造影检查,明确其为环咽肌失弛缓,口腔期咽期食管期障碍。
随后,治疗师采取间歇置管管饲术,在他吃饭时安置管道,避免对食道压迫,保障营养。同时,每天对他进行七八次的导管球囊扩张术,扩张其环咽肌。两周后,再次进行吞咽造影检查,发现其环咽肌已经部分开放,少许食物可以进入食管。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王飞病情逐渐好转,医生对其进行治疗性进食训练、平衡功能训练、心肺康复训练、运动康复训练、趣味性作业训练等。三个月后,王飞康复出院,生活基本恢复正常。
这是去年2月在市三医院康复医学科的一个病例。结合实际情况,团队把这个病例“搬上”比赛舞台,在四川省第二届“川康杯”康复临床技能竞赛、2019年全国吞咽障碍康复病例大赛西南区域赛、第二届全国吞咽障碍康复病例大赛决赛等比赛中,接二连三斩获佳绩。
尤其在全国吞咽障碍康复病例大赛中,市三医院康复医学科派出康复医生杨琪、吞咽护士巩文艳、吞咽治疗师赵虹组成的吞咽团队,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娴熟的专业技能、精彩的案例分享,让团队从实力强劲的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比赛现场的专家评委连连点赞,最终以91.5分的“高分”取得第一名,荣获全国一等奖。
现场直击
精准诊断精准治疗领先技术助患者精准康复
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康复医学科就是做针灸、做理疗。其实,康复医学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市三医院康复医学科,以神经精准康复、重症康复、吞咽言语康复等为特色和主研方向。
“嘴巴张开,慢慢来,不着急……”在市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吞咽小屋”里,医护人员正利用口部工具,耐心地帮助患者进行口腔器官感觉运动训练,提高吞咽功能。同时,在言语治疗室、作业治疗部、物理治疗部、心肺康复部等一间间专业治疗室里,下肢机器人、重复经颅磁刺激等设备一应俱全。
从起初一间小小的针灸理疗室到如今成为设备齐全、亚专科齐备的康复医学中心,市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始终竭尽全力为患者制定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通过对患者的脑功能分区的精准定位、精准诊断、精准治疗,促进患者精准康复。
比如说,部分患者主要由神经系统疾病或外伤引起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虽然通过手术度过了疾病最危重的阶段,但脑部损伤留下的后遗症,包括语言功能、吞咽功能、运动功能、认知功能等功能损伤。
如何帮助患者精准康复?“针对神经康复患者,我们通过重复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等领先技术,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进行精准治疗,同时配合外围的肢体训练等专业的康复治疗,逐渐恢复患者的障碍功能。”市三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张洪说,只有通过精准定位找到患者病根,做出精准诊断,进行精准治疗,才能精准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吞咽康复方面,该科室利用吞咽障碍筛查、吞咽造影,准确评估吞咽障碍的类型,并拥有导管球囊扩张技术、间歇置管管饲术、治疗性进食、吞咽电刺激、吞咽说话瓣膜的应用等领先技术,为患者的进食安全及吞咽康复提供保障。
专家支招
医患齐心还需耐心术后及时康复训练预防并发症
康复医学科的患者,有些长期瘫痪在床;有些大小便功能失常,吃饭饮水呛咳,生活不能自理;有些还伴有如肺炎、高血压等疾病……病痛给患者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折磨,还有心理上的焦虑,让不少患者和其家属丧失治愈的信心。
在张洪看来,康复治疗不仅关系着患者自身,也关系着他的家庭今后长期的生活质量,所以这是一段医患齐心的过程,医务人员不但要治愈患者躯体功能障碍,还要治愈患者及家属心理方面障碍。对此,张洪常对科里的医生说,康复医学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高于常人的耐心。
在康复治疗室里,很多治疗都是一对一甚至是手把手完成,患者每天与医生、治疗师在一起时间很长,医护人员在帮助患者进行身体康复时,还及时与患者沟通,关心他们的情绪变化,鼓励积极配合治疗。
张洪说,患者在进行脑外科、骨科等相关手术后,可能会遗留一些功能障碍,如果不及时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建议部分术后需要康复的患者,及时到专业正规的康复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治疗,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该院康复医学科率先开展重症康复,通过每日与ICU共同查房,以及与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的重症病房联合,开展膈肌起搏、机械辅助排痰、床旁下肢功能训练等,为患者开展超早期康复治疗,有效预防并发症和利用好康复的黄金期。
“对于康复出院的患者,我们会定期电话回访甚至家访,密切关注患者身体情况,提醒生活中饮食、锻炼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张洪告诉记者,看到患者一天天好起来,尤其是那些来的时候生活无法自理,或躺着或坐着轮椅,甚至是全身插满管子的患者,经过治疗后能正常行走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就是最大的成就感。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兰楠)昨(8)日,记者从省司法厅获悉,为深入推进法律援藏工作,不断夯实藏区依法常态化治理基础,今年上半年,四...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