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人间烟火 泥土气息 读王清蓉《静水河畔》有感

四川工人日报 2019-07-12 14:15 大字

获悉“80后”作家王清蓉新作《静水河畔》日前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便讨一本来读。一口气读完,“人间烟火、泥土气息”八个字油然从脑海中跳出。

《静水河畔》为乡土文学散文集,汇集了作家从2012年到2016年的系列文章33篇、13万字,分为“静水流深”“温情岁月”“花开有声”“时光留影”4辑,记录了作家家乡——广元的风土人情,艺术地还原了“静水河畔”的风土人情。

《静水河畔》以“静水河”为叙事、抒情的主线,没有宏大叙事,没有华丽辞藻,围绕着广元这方山水这方人,将日常琐碎生活的感想感悟,从容不迫铺陈开去、娓娓道来,流淌着打动人心的真性情。《山里的月夜》生动传神地描摹了从平整秧母田开始到栽秧的整个过程,浓郁的农耕气息扑面而来;月夜里“我”和小伙伴们的独特的欢乐,摇曳芬芳,尤其是“不能指月亮,指了要割耳朵”等令读者不禁会心一笑,在《背篼沧桑》里,“扯的猪草装不满背篼时,就把下面虚空着,让背篼看起来满满的,走在路上赚些夸奖”,让农村少年的“狡猾”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而“再过几十年,背篼是否也成了个传说”的发问,散发着淡淡的哀伤与失落,引发读者对农民、农村的思考。《静水河流向远方》,勾起多少人对下河游泳的怀想、对夏季戏水的向往;《乡村坝坝电影》唤醒沉睡的记忆,重现昔日的欢乐时光;《我的父亲母亲》字里行间真情洋溢,挚爱亲情感人至深……诚如作家在序言中所说:无论时间过去多久,那山、那水、那些人,终将一直留在记忆里。

散文,贵在形散而神不散。通观《静水河畔》,多数篇什是写人的,文笔质朴,情感细腻,温情脉脉,直抵人心,这样的叙写贯穿了整个集子。无论是写人还是状物,在看似漫不经心发散开去的同时,以“静水河”为“魂”,徐徐展现利州风物,传神再现乡村景象,从中可以管窥作家感怀往事、心系乡土的赤子情怀。本书为观察乡村特别是四川乡村近几十年的改革发展,提供了一扇独特的窗口,值得一读。

新闻推荐

四川上半年消费投诉报告出炉

四川上半年消费投诉报告出炉家用电子电器方面的投诉量较大□本报记者马工枚4S店收费藏猫腻,明白消费难保障;首饰以旧换新“...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