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评估地震预警机制,为预报难题补缺
■社论
对地震预警系统的应用目前尚有不同意见,但地震无情,边应用边改进或许是更为务实的思路。
于6月17日22时55分发生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的地震,已造成多人死伤,部分房屋、道路、电力、通讯等设施受损,救援工作正在进行之中。我们祈祷救援工作能够更顺利、高效,将地震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
地震发生后,无论是信息发布,还是救援力量的响应,都非常迅速。人们在关心灾区的救援进展时,一则“成都180所学校和110个社区,提前61秒收到预警”的消息也引发格外关注。尤其是这次预警倒计时数十秒的网传视频“画面”,似乎让人看到,在理想状况下,相当一部分人能够通过接收这种预警信号,在地震波到达前作更多准备。
对此,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高级工程师孙士宏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他认为宜宾地震的预警系统可以做,但地震预警系统在内的一些项目推广都缺乏科学论证。
但即便如此,在地震预报至今仍是世界公认难题的情况下,对于此次地震预警应用进行科学评估、对于地震预警机制投入研究,仍不失为一个有价值的可选项。
首先,我们需要区别一下预报和预警。预报是指在地震发生前对地震作出预测,这在目前仍是个世界性难题。而预警是指地震实际已经发生,“根据纵波和横波之间的时间差,和地震波‘赛跑’,来赢取提前预警的时间”。最通俗的一种解释是,破坏性更大的横波传播速度约每秒4公里,以这次地震为例,它从震中传到200多公里之外的成都,中间需要几十秒的时间。
只要预警足够及时和迅速,这段时间差就可以用来让人“逃生”。实际上,目前像日本等国家,在对地震的研究中也主要是在预警上下功夫。中国属于地震多发国家,特别是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相关研究也在跟进。
据报道,宜宾地震的这套地震预警系统在2011年6月就正式投入使用,最早在2011年12月四川汶川发生的3.8级地震中得到运用。此后,在云南巧家,四川芦山、九寨沟等多次地震中,也都发出过预警信息。其预警的准确性与实用价值,仍需在更多实践中予以逐步评估与确认。
事实上,从学界声音来看,对地震预警系统的推广,一直也有不同意见。如越是接近震中,能提供预警的时间就越短;离震中越远,提供的预警时间越长,但意义也随之削弱。而部署地震预警系统,也不只是技术问题。像收到信息后,一个普通的高速列车驾驶员是否有权马上停车?如果预警不准,如何避免“狼来了”的心理效应等,都还待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而即便是相关预警机制行之有效,要最大限度发挥其价值,我们也还有一些“配套”需要补齐。一是,这次包括成都在内,虽然有多地的小区、学校都通过警报或者电视、短信的方式收到了预警信息,但从不少成都市民的反应来看,相当一部分人并不知道预警系统的存在,即便是收到了信号,很多人第一反应也未想到地震,遑论作出足够的应急准备。这说明,预警常识的告知以及日常的预警演练也该同步跟进。
二是,预警系统的应用也面临着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挑战。比如,目前四川地震区有79个县开通了电视、手机预警服务,占四川地震区的60%,而从全国来看,开通电视预警的只有四川。但随着智能手机及5G等技术的应用普及,地震预警信息的发布渠道将更多元化、实时化,或能够减少应用推广的成本。
鉴于我们地震多发的国情,在对相关预警机制科学评估后,逐步推动其在震区人口密集区域及重要公共场所,如学校、医院等的应用,自有其价值,也值得有更高层面的严肃考量。毕竟,地震无情,比起等待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边应用边改进,或许是更为务实的思路。
相关报道见A06-A10版
新闻推荐
校方供图“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6月8日,一场以“青春为祖国歌唱”网络拉歌活动的接力棒传到了...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