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张大千与美食 “如果连吃都不懂,哪能学好艺术?”

内江日报 2019-05-18 03:25 大字

国画大师张大千不仅是画界泰斗,也是知名的美食家和烹饪家。可以说,“画”和“吃”是他平生最大的两个爱好。

张大千曾这样说:“一个搞艺术的如果连吃都不懂或不会欣赏,他哪里又能学好艺术呢?”他创办的大千风味菜肴和大风堂酒席名扬海内外,成为我国饮食文化的重要部分。

◇全媒体记者 李静

难忘家乡美食

“张大千出生在四川,孕育在川菜饮食文化之中,四川的家庭宴席、街头食摊、山乡小店等,无不给他打下乡土风味的烙印。”中国烹饪大师杨国钦告诉记者。

杨国钦谈道,张大千深受家庭烹饪的影响,其父亲重视饮食,母亲也很会烹调家常风味菜,其母亲烹饪的家常豆腐、家常肉末、家常鳝鱼、丸子汤等家常风味菜,给张大千留下深刻的记忆。

1985年,西德西柏林大学教授喻忠烈回到内江,转达了张大千晚年对故土的怀念,表示张大千十分怀念家乡的一味野菜——折耳根,尤其是他母亲调拌的麻辣折耳根。

相传,儿时的张大千身体瘦弱,其母亲时常在乡村田野间挖折耳根,淘洗干净,做成美味可口的菜,增强张大千的食欲。因此,麻辣折耳根成了张大千多少年来铭记不忘的乡土乡情乡食。

内江牛肉面是内江名小吃,也是张大千喜吃善作的面食之一。张大千讲究烧馅、用料、调味,烹饪出来的牛肉面面条细滑、牛肉香、麻辣味浓。

处处学习厨艺

杨国钦告诉记者,张大千的厨艺受到不少名厨传教指点,尤其受两个“百日生涯”影响。

第一个“百日生涯”,是张大千曾被土匪俘虏,因字写得好,被迫给土匪做了一百天左右的“师爷”,在做“师爷”时,与当时给土匪做厨的张大厨交往深厚。闲暇时候,他常在伙房帮张大厨打杂学艺,他称张大厨是第一个传教厨艺给他的启蒙老师。

第二个“百日生涯”,是他当“百日和尚”时,常常到厨房与厨僧交往,领悟了不少烹调的真谛。

除此以外,上个世纪,与张大千交往甚密的烹饪大师陈建明在日本颇有声望,不仅开办多家四川饭店,还创办了“中国烹饪料理学院”。张大千特别喜欢吃陈建明烹饪的辣子鸡块,对其独特风味赞不绝口,乃至张大千在创制大千风味时候也受此影响。

张大千对美食的孜孜以求体现在各个方面。一次,张大千在台湾吃到了一款名小吃“萝卜丝饼”,对它的色香味赞不绝口,他不放过学习机会,请教厨师:“不如传方于我。” 此外,他喜食善作红烧肉、清炖牛肉以及素菜烹调,并不断请教名厨,汲取烹饪精华,从而奠定了他大风堂酒席风味。

独创大千风味

张大千成为著名画家以后,不仅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也到过国外很多地方,品尝了很多异域美食,吃的多,见的亦多,自然对饮食之道越来越讲究了。张大千将乡土风味、川菜特色、西菜营养相互融合,创新形成的大千风味菜肴和大风堂酒席,与上述因缘密切相关。

此外,张大千还指导了不少厨师,如曾经在张大千家做家厨、掌勺7年之久的娄海云,在纽约开办的“四海饭店”颇有名气,其名菜“宫保鸡丁”、“干煸四季豆”、“烧鱼翅”等就是张大千亲授的。“四海饭店”的招牌也是张大千为他书写的。还有跟随张大千多年的厨师陈少泉,在张大千的指导下,学得一手好厨艺,先在东京开了一家饭店,一时宾客如云,后来在德国开了一家“北京饭店”,也很有名气。还有黄昌泉、阿明等厨师,都以打出“大千居士真传”、“大风堂”的名菜而声名远播。

新闻推荐

大山的回音(序)

当看到朱道元先生在报刊公开发表了那么多有关科普法制宣传的作品时,我一再怂恿他将那些文稿整理编辑成书,而且自不量力,表示...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