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折耳根
乡愁是什么?是对家乡的感怀和思念,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谁不思念自己的故土家乡?
我的乡愁在大巴山,不是那枚小小的邮票,不是那一张窄窄的船票,也不是那大榕树下梳着麻花辫子的小芳,却是那山间田野到处生长着的折耳根!
我少小离家,老大不还,居住在北方的城市,特别眷念那充满着鱼腥味的折耳根。
折耳根又叫鱼腥草,产于中国南方地域,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等周边地区人们特别喜欢将它当作美味,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折耳根生命力极强,直接用其根茎插于潮湿的泥地,即可成活,并生根发芽,广为繁衍。折耳根一年四季都生长,属于冬春两季节的食物。但春季最好吃,比较生嫩、清脆可口。除了这两个季节以外是比较老的,其味苦涩,不能够吃。
立春前后是吃折耳根最美味的时候,田坎边、水涧沟、山坡上,到处生长着折耳根。那时,我会约上小伙伴们拿着竹片或小锄头,花上几个小时采摘。
挖折耳根前,外婆总会反复叮嘱我:“莫忘了把土埋回去哟。”
野生的折耳根,挖完后掩埋起来,来年还能继续生长。这是古时就传下来的规矩。
看到颜色暗红,背面呈绿色,形如“猪鼻孔”的叶子,基本就能确定是野生折耳根了。用竹片或是小锄头从根茎往外挖,小心地保护折耳根的每一处,当挖到有叉根时,就截断扯出,这是大伙伴教我们的“秘诀”。
把一株完整而肥嫩的折耳根放入篮子前,小伙伴们总要习惯把它拿到鼻子边闻一闻,然后点点头放到篮里。初去采摘的小字辈们似懂非懂,但也会跟着做。
折耳根采摘回家,来不及拍打身上的尘土,我如获至宝交给外婆,外婆总会夸奖几句。我们仿佛做了好大的一件大事,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我们家吃折耳根多用于凉拌。外婆制作时选其肥嫩根部连同嫩叶,掐成长约一寸的段,洗净后用食盐腌一下,用清水淘洗干净,将红油辣椒撒在折耳根段上,加酱油、醋、蒜、味精和少许白糖等调料拌匀。凉拌折耳根脆嫩爽口,富有折耳根特有的芳香,酸辣回味,越嚼越香,令人食欲大增,桌上的菜最先吃完的是折耳根。
外婆洗折耳根时,特别用心,先将老根须掐去,留下嫩白根及叶片,将根须上的泥土揉掉,再将根上分节处的小须抹掉,还要一根一根的洗,不揉搓,这样才不会将根须搓掉。洗净泥沙,用冷水浸泡10分钟,捞出沥干水分待用。有的人喜吃叶子,有的人喜吃根茎,我们家喜欢吃根茎连同嫩叶。
春节的时候,我们家饭桌上多会有折耳根,特别是吃了几天油腻的大餐后,外婆总会煮一大铁罐冬旱菜稀饭,凉拌折耳根要多加些醋,辣辣的,酸酸的,特别开胃,特别解油腻。
有时,外婆还将折耳根加肉丝和佐料炒熟食用,那又是另外一番风味。折耳根绵中带脆,肉丝鲜嫩可口,猪肉的美味和折耳根的异香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另是一种美味。
野生折耳根鱼腥味较重,许多初食者大多不适应,折耳根产地之外的人不容易接受。近些年出现了大量人工种植的折耳根,特异的鱼腥味变淡,适口性增强,一年四季都能吃,深受食者欢迎。但我只喜欢吃野生的折耳根,野生的不仅香味浓郁,更重要的是,那是我的乡愁,是我对家乡亲人以及小伙伴们的一种思念。
意味深长的是,2014年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四集《家常》讲述这么一节故事:川妹子梦露和广东小伙子汉生成家在珠海,幸福的迎来了女儿的降生,她四川的外婆带来了晒干的鱼腥草,用它来做鱼腥草炖汤,被认为有利于伤口愈合,适合产妇身体恢复。于是,不少地方掀起折耳根医学的火热。
折耳根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肺热咳嗽、热毒疮疡、湿热淋证。内服有利尿、解毒、消炎、排脓、祛痰作用。据中医临床经验证明,对肺脓疡、痈节等化脓性炎症有效。生嚼根茎,能缓解冠心病的心绞痛。折耳根性寒凉,虚寒的人要少吃。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宋代《证类本草》也有类似的记载,认为鱼腥草不宜多吃,吃多了会“发虚弱,损阳气,消精髄”,导致脚气病,对小孩尤其有害。有的研究者认为,折耳根不宜多吃,正如腊肉、盐菜、烧烤等食品容易致病。
折耳根于我,仿佛有瘾。每有家乡的亲朋好友来我生活的北方城市,我都会叫他们带一点折耳根。我笨拙地将折耳根凉拌好后,还会电话约上朋友们来品尝。他们起初,虽感觉有一种鱼腥草味,过后就会争先恐后地抢吃了,还不住地赞叹:好吃!好吃!
今年的立春节令又快到来,与之相伴的春节也即将来临,又是吃野生折耳根最好的时候,我怀念着已在天堂的外婆,思念着家乡的亲人们,也想念着小伙伴们,你们还好吗?□王元达
新闻推荐
四川省印发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开发区率先开展售电侧改革试点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省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四川省将支持开发区率先开展售...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