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征“天府之歌” 他们唱出“川味儿生活”
天府之歌全球征集活动正火热进行,活动组委会向世界发出邀请,征集“天府之歌”,为弘扬中华文明,歌唱大美四川,传播天府文化,希望打造一张“四川的CD”。“戏台一搭/脸谱一画/唱念做打/尽显潇洒/……”这是来自四川音乐学院的音乐人创作的歌曲——《川味生活》。成都晚报记者从组委会了解到,该活动自12月5日启动以来,人气不断攀升,来自四川音乐学院的教师和学生,也加入了“天府之歌”的征集活动中。昨日,在接受成都晚报记者采访时,歌曲《川味生活》的曲作者陈万与词作者徐沁这两位来自四川音乐学院的音乐人,谈起了创作这首歌的灵感来源,以及成都的音乐氛围。
歌曲不是简单堆砌四川映像 更反映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据歌曲《川味生活》曲作者、四川音乐学院教授陈万介绍,《川味生活》这首歌,将四川方言运用到演唱中,并融合四川民歌、川剧、四川曲艺等多种音乐元素进行创作。作品并非简单罗列四川映像进行堆砌,而是将川人的生活方式、性格精神等融入到词、曲、唱的创作全过程,整首作品极富四川风味。“创作的灵感来源于之前路过一个菜馆,看师傅炒菜颠勺的过程,抓住花椒一撒勺一颠这个节奏点。”
在采访中,陈万用手机为记者播放了歌曲《川味生活》,随着“咿啊”地一声川剧的吊嗓,一幅川味十足的生活图景徐徐展现:“戏台一搭/脸谱一画/唱念做打/尽显潇洒/脚下一蹬/眉眼一眨/黑白红蓝/千变万化/灶火一打/海椒一撒/噼里啪啦/尽显泼辣”。自在又不失节奏感的曲调,让人就像在茶馆喝着盖碗茶般舒心。
“最能体现四川元素的就是川剧、川菜,四川人吃的是川菜,喝的是盖碗茶,看的、听的是川剧。”在歌曲《川味生活》词作者、四川音乐学院的音乐文学硕士徐沁看来,这是一首从吃喝玩乐来表现四川人民生活的一首歌。歌词透过对“川剧”“川菜”等四川典型特色的描写,呈现出一幅地道的“川味儿生活”图景,反映出川人乐观向上、追求美好的精神面貌。
巴蜀文化博大精深 传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陈万的印象中,四川有很多民歌都代表了四川人爽朗、乐观的性格。“比如著名的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可能其他地区的人对阳光的感受没有这么强烈,但是四川人就能把‘出太阳’这件事表现得开心兴奋。这首歌歌声中都是带着笑声的,所以一定要大笑着演唱,皮笑肉不笑的表情是万万演绎不出这种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的。”
陈万认为,巴蜀文化博大精深。“我1997年从重庆来成都求学,坚持做了这么多年的本土音乐,我也获得了很多荣誉,这也激发了我传承巴蜀文化的信心。2004年,我的作品首次获得了全国性的音乐奖项。在我的教学中也有关于四川民歌的课程,目前我还有两张音乐光碟《川腔川韵陈万音乐集》在制作中。”对于如何传承巴蜀文化,在陈万看来,成都有四川音乐学院等高校,是西南音乐的聚集点;同时,巴蜀文化的传承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015年徐沁来到成都读研,刚来时的她并没有将成都作为以后的落脚地,在成都待了3年后,徐沁感到成都越来越国际化,“成都的音乐氛围浓厚,音乐人聚集、音乐活动不断,为音乐人才的成长和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同时在成都,也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音乐人。因此,也决定继续留在成都工作生活。”徐沁表示,这次报名就是从音乐人的朋友圈中得到的消息。成都晚报记者 何海燕 摄影报道
“天府之歌”
全球征集活动投稿方式
“天府之歌”全球征集活动投稿通道已开启。欢迎热爱四川,热爱音乐的人士踊跃投稿。
投稿方式一:
扫描二维码 参加征集活动
投稿方式二:
链接 http://song.cdtv2.com/musicaward/
index/2018tianfumusic
投稿方式三:
发送邮箱:tfzgqqzj@sina.com
咨询电话:028-88881890
投稿方式四:
现场报名投稿
地址:成都市大石西路1号成都电视台经济资讯服务频道
联系人:李女士18483648015
新闻推荐
■杨太平本报记者刘乾辉蒿地村“421”模式壮大集体经济,《四川改革专报》今年9月向全省推广并上报中央改革办;抢抓东西部扶...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