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冲 锋 转斗镇打赢三场攻坚战夯实北向桥头堡

广元日报 2018-12-25 01:01 大字

■杨太平本报记者刘乾辉

蒿地村“421”模式壮大集体经济,《四川改革专报》今年9月向全省推广并上报中央改革办;

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核桃、草莓等特色产业强势崛起;

由乡改镇不到一年,却弯道超车跨进省“百镇建设行动”,创建高铁小镇;

……

12月6日,记者冒着凛冽的寒风,入社区,进村寨,访工地,问农夫,一路行来,探寻朝天区转斗镇夯基强筋做实北大门桥头堡路径。

打赢脱贫攻坚之战:让贫困在转斗大地上消失

转斗镇是北向进出四川的咽喉要地,七盘关有秦蜀第一关之美誉,历代文人、帝王过此,留下不少题咏。

文化厚重的转斗镇,有六个村,其中蒿地村就是出了名的贫困村。路不通,修;水不通,引;电不通,拉;信号不通,架;卫生室、图书室,配备齐全……经过干群的持续奋战,2017年,蒿地村一举摘掉头上的贫困帽,向美好生活出发。

特别是发展村集体经济,转斗镇探索出的做法,得到省委改革办的高度肯定,推出《一个“空壳村”的突围之路——四川广元市蒿地村“421”模式壮大集体经济的生动实践》专稿,向全省推广,并上报中央改革办。

在骤降的寒流中,记者深入有一小块土地“伸入”陕西境内的蒿地村,探访这个村发展集体经济的“秘笈”。“所谓‘421’模式,就是四支队伍、两个实体产业、一个经营网络。”该镇党委书记侯光鸿介绍。

进一步采访得知,四支队伍就是依托村农技能手组建的农业技术服务队,对外开展核桃代耕代种、代管托管、苗木嫁接等农技服务;依托村文化能人组建的红白喜事服务队,对外开展设备出租、宴席承接、迎亲支客等优质服务;依托回村创业组建基础建设服务队,承接砌坎补路、建房修池等工程建设和基础设施日常管理维护;依托“购买服务”组建城乡保洁服务队,承接卫生保洁和家政服务。提供服务,获得劳务报酬。

记者去年走基层来到转斗采访时,正在砌砖的房屋如今已是标准化的蚕房,且已养蚕一季。该镇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合作模式,“引进社会资本+注入产业扶持资金+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投资方式,发展蚕桑、金银花两个实体产业。

西成高铁朝天站设于转斗境内,“扯篼子”小花生是国家地标产品,创新互联网+,构建一个营销网络。

蒿地村集体资产公司董事长杨发林悄悄告诉记者:“1至11月,公司实现利润22.6万元。”

蒿地村由外部“输血”到自我“造血”的实践,充分证明这办法那模式、这措施那经验,在实践中管用的就是好办法。

打赢项目攻坚之战:给转斗发展装上“永动机”

抓项目无疑就是抓发展。

西成高铁、双峡湖水库的相继实施,给转斗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转斗的变化,一年一个样。

今年,市委深化项目年活动,倾力开展项目大比武。作为一个乡镇,在项目年中有何作为?

北风呼啸,潜溪河转斗场镇段,大型机械正在河床上作业。“冬季枯水季节,正好施工,必须赶在明年汛期来临前完成桥墩。”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魏长奉说。

这座与高铁站遥相对应的水库移民安置点大桥,投资1700余万元,桥长近110米。竣工后,转斗的“一环路”将正式形成。

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浙江省路桥区帮扶的核桃、草莓基地“安家”转斗镇。

骤然降温阻挡不了项目建设热情。校场村水井湾山梁上,村支书闫加华带领一帮人,正在修建核桃生产管理用房。“校场村核桃基地建设项目,路桥区投入扶贫资金150万元。”该镇副镇长马力说。项目建成后,科技含量增强,核桃品质提升。核心区面积300亩,丰产管理800亩,林下套种小花生。43户贫困户将从中受益。

流转土地、平整场地,校场村肥沃的200余亩土地上,转斗镇草莓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正如火如荼进行着。该项目更是争取到路桥区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600万元,该镇6个村集体经济组织都将参与,221户贫困户693人将直接受益。不久,转斗高品质草莓,通过高铁,一天之内进入成都、西安、北京市场。

核桃、草莓两个项目,正在快速推进,而利益联结机制,也早已谋划好。

……

河床里、山冈上、水库旁、平坝边,机械轰鸣,人流不息,一个个项目不惧寒风,奋力向前推进。实践表明,项目建设年乡镇大有可为。“项目的竣工,让转斗的明天无疑会更加美好。”侯光鸿信心满满。(紧转A2版)

新闻推荐

颍淮大讲堂举行专家报告会 孙正东出席

本报讯(记者徐立成)12月21日,颍淮大讲堂举行专家报告会,德国轨道工业协会中国代表处全权首席代表、德国首席磁悬浮专家、四川...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