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申请贷款 人工智能来判断“贷不贷”“贷多少”
四川新网银行唯一的线下网点。
扫码看专题,走近更多人工智能。
靠AI技术而非当面审核,四川新网银行贷款不良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个人申请小额贷款,正变得方便而简单——不用跑银行、找证明,在网上填信息交材料,不一会儿钱就到账了。这得益于互联网技术支撑的普惠金融快速发展。
普惠金融,瞄准的是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居民等往往被传统金融机构“忽略”的群体,做的往往是“小额生意”。普惠金融正常运转的关键是控制风险,仅通过网络怎么判断谁有偿还能力?是不是骗贷款?四川省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智能金融风险管控”,正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牵头单位是四川新网银行。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成都市城南的四川新网银行“实体店”打探。这也是该行目前唯一的线下网点。□本报记者 熊筱伟 文/图
看前沿
一种方案 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 让它自动判断“贷不贷”“贷多少”
人工智能是怎么做出正确“判断”的?
记者尝试着用手机进入四川新网银行微信号申请贷款,输入手机号、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和家人信息等,3分钟就填完了申请信息。多久能放款?该行表示,从填完信息到放款,平均4分钟就可完成。
靠这些信息就能判断?“在客户同意并授权的前提下,在填写中和填写后,我们实际上搜集了更多相关信息。”四川新网银行首席信息官李秀生介绍,包括设备、操作、影像等近100种具体信息。同时系统还从超过10个外部公开数据源获取信息,“比如学历高,通常还款能力相对更强。”有的信息,如网购送货地址、出行前提前多久规划等,似乎看不出与贷款有直接关联。“这些信息中间蕴藏着一些能反映还款能力的因素,但能否量化,就要靠人工智能来分析判断了。”
分析原理和人工智能识别图片的深度学习类似。“拿样本让人工智能系统做判断,并把正确与否的结果反馈给系统。通过海量数据样本训练,人工智能就逐步建立起各类数据信息和还款能力、信用等结论之间的关系模型。”目前人工智能系统已训练了700万人的样本,用于训练的数据量达4TB。
李秀生表示,通过上述重大科技专项,该行将进一步研究提高人工智能系统的判断处理速度,同时更好适应变化中的客户情况和经济环境,进一步提高系统判断准确率。
一个痛点 不见面只在网上交材料 如何把控贷款相关风险
一进门,这个银行网点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空旷”——占据大厅主要位置的,是色彩明亮的弧形沙发。柜台则只有寥寥几个,在大厅一角。“目前几乎所有业务都通过网上办理,99.6%的业务由系统自动审批。”工作人员介绍,现场主要是咨询和展示。
省社科院金融与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小琪认为,依靠网络是普惠金融发展的普遍选择,原因很简单:小额贷款利润率低,除了更便捷,更重要的是压低成本,才有可能获利。
成立不到2年,四川新网银行累计放款超过4600万笔,累计放款逾1200亿元,贷款不良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传统银行新做一笔贷款的边际成本平均1000元,而四川新网银行是20元。
依靠网络,普惠金融可压低成本。相应的是风险控制难题。传统银行靠当面审核,现场交材料和沟通,借助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里的记录来判断。不少普惠金融的受众没有征信信息,电子材料的造假成本低。
“首先要确定,网络那头的究竟是一个真人,还是以骗钱为目的的机器?没见着人,怎么知道他有没有还款能力、有多大还款能力?”李秀生表示,风险控制至少要迈过这两个“坎”。该行建立了基于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自动审批系统。重大科技专项,就是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提升。
看问题
客户全是个人为何没有小微企业
□本报记者 熊筱伟
根据四川新网银行提供的材料,目前客户几乎全部是个人。这并不寻常——作为普惠金融的传统用户之一,小微企业怎么没有出现在客户名单中?
显然不是没需求。根据世界银行2018年发布的报告,我国中小微企业潜在融资缺口达1.9万亿美元。对普惠金融来说这意味着巨大市场。
“我们也在试水小微企业业务,但现在遇到的一个核心难点是数据,数据拿不到,拿到了也不可信。”四川新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没有足够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也就“无用武之地”,很难对小微企业贷款进行风险评估。
为什么拿不到可信数据?他表示,一方面小微企业管理相对不够规范,由它自己提供的税务、财务等信息缺乏公信力;另一方面建立小微企业统一信用体系所需的工商、税务、公安、司法等相关行政机构数据库又没有打通。
该负责人建议,能否借鉴英国金融数据共享“Open Banking”做法,在客户授权前提下由行业协会等组织开放脱敏的账户信息,如交易数据等。同时政府也在脱敏前提下加大相关政务数据开放力度。
年初印发的《四川省促进大数据发展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将在做好数据脱敏和技术防护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民生保障、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等领域政府数据资源有序开放。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暂无明确时间表。
新闻推荐
金庸作品销量环比增长超350倍 京东当当两大平台数据显示,超过八成的读者为“70后”“80后”
著名作家金庸10月30日逝世引发华人世界的纪念潮。与大家的哀悼情绪一同增长的,还有金庸作品的销售量——京东大数据显示,从...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