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万物当并育扬帆但信风 亚太国家热盼进博会

甘肃日报 2018-10-23 07:00 大字

新华社记者邰背平

早在千年以前,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往来商船如梭,贸易不绝,各国特色商品在海上演绎过一幕又一幕“万物并育”的“商品博览会”。从海上到上海,时光荏苒又千年,亚太地区许多国家的企业正再次扬帆,经由中国搭建的海陆贸易新通道,借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一新巨轮,再次演绎往来贸易的繁盛,分享共同发展的新理念。

对于中国周边一些国家而言,把握市场的春江水暖,才有及锋而试和脱颖而出。作为中国近邻,越南不少企业长期关注中国市场的发展变化,精准洞察中国市场的消费趋势,力图在市场扩容中抢机遇,在消费升级中谋机缘。

地处湄公河流域的越南有一种特产叫“查鱼”。这种灰脊白肚、刺少易熟的淡水鱼经常被制成冷冻鱼片销售,颇受消费者喜爱。为了让中国食客能够品尝到“湄公河的味道”,越南晨星集团多年前开始向中国一线城市的大厨们提供查鱼食材,用中国食客喜好的烹饪方法制作。

“如今,我们的产品已在北京、上海、四川、广东、福建等地走上餐桌,”集团副总经理张永成说,“中国大市场给越南的水产业带来了大机遇和大前途。”

38岁的巴基斯坦企业家阿德南·贝希尔也是中国市场的“观察员”。近年来他发现,在食用盐市场,中国消费者正越来越青睐高纯度、多矿物质的优质盐。精准寻摸到这一市场脉搏的贝希尔从去年开始,把一种采自巴基斯坦凯沃拉盐矿的喜玛拉雅岩盐推广到中国市场并获得成功。今年以来,他已经向中国出口了1000多吨这种有着“盐中之王”美称的当地特产。

中国与亚太地区商品互通有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在长期的贸易过程中,许多人发现,中国市场的秋毫趋势,有时可以在国外掀起了规模相当的产业革命。

印度尼西亚的普拉布米拉贸易公司眼下正摩拳擦掌,争分夺秒地策划参展思路。对于这家成立不久的新生企业来说,过去5年,他们一直在中国消费者喜好中寻找传统商品贸易之外的新思路,试图让中国消费潮流与印尼本土特产无缝对接。

近年来,手串在中国一些城市悄然流行,普拉布米拉贸易公司精准捕捉到这一信号,开始经营起手串生意。公司合伙人宁培说:“中国扩大开放的力度越来越大,给印尼公司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对更加广阔的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事实上,就整个手串市场来说,过去几年,印尼加里曼丹沉香、越南黄花梨、缅甸花梨木、老挝红酸枝等在中国市场一夜走红,竞相登场,也分别在各自国家带动产业链发展,市场“蝴蝶效应”显著而深远。

过去几年,许许多多长期与中国市场打交道的外国商人耳濡目染了中国扩大开放的全球许诺,亲身体会到中国市场扩容的全球红利,更在“一带一路”与进口博览会这两个平台构建起的“双通道”中磨砺智慧。

以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合作为例。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巴基斯坦扩大了市场,提升了竞争力,而进口博览会则为更多巴基斯坦商品走进中国开启了快速通道。

伊斯兰堡国际事务委员会主任赛义德·乔杜里告诉新华社记者,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为巴基斯坦产品提供新机遇,中国的努力正在将巴基斯坦与更加开放的市场和全球贸易联系起来。

不仅如此,中国与亚太地区的商品流通模式也在从传统走向前沿和新锐。一些新合作模式与创新方法即将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亮相,例如“智力分包”与“智力进口”。

作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展商之一,越南FPT软件公司去年在上海开设了分公司。分公司总经理陈越玲说,相比中国,越南的人力成本优势明显,公司的软件业务主要由在越南的软件工程师实施。“中国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等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市场的无限机遇让我们公司前景一片光明。”(新华社香港10月22日电)

新闻推荐

连续三年落地四川 第十五届药博会亮点提前看

探展11月2日-4日,第十五届中国中医药博览会(以下简称“药博会”)将在位于广汉的四川国际医药健康城举行。药博会是...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