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仁心连建奇功 记第十一届“中国医师奖”获奖者连建奇
本报记者车喜韵
“获得‘中国医师奖\’,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更是我们唐都医院集体的荣誉。每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都是在团队精诚合作下圆满完成的。”8月20日,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科副主任连建奇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个奖对我而言,不仅是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它将鞭策我在今后的工作中,特别是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义无反顾地投入战斗,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连建奇长期从事传染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从医近30年来,他多次参加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
在汶川创造生命奇迹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连建奇第一时间奔赴抗震救灾一线。抵达汶川后,他顾不得休息,连夜深入重症监护病房,运用丰富临床经验,短时间内使一名难治性休克患者转危为安,创造了生命奇迹。
连建奇回忆:“当时在重症监护室里,一名16岁的女孩微笑着对我说‘别人都是两条腿,我只剩一条腿了。\’听了小女孩的话,我流泪了,这是我从医以来第一次落泪。我暗自发誓,一定要更好地为伤病员服务。”
此后,连建奇相继参与了“坚强女孩”“芭蕾女孩”等多名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2008年,连建奇被中国科协和原第四军医大学分别授予“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
远赴西非抗击埃博拉
2015年1月,连建奇作为中国赴西非抗击埃博拉医疗队队长,率17名队员飞往非洲利比里亚,执行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任务。
连建奇的爱人当时在海南照顾生病的父亲,他一人在西安照顾即将中考的女儿。接到任务后,他将女儿托付给西安的亲戚,毅然奔赴疫区。
“除夕那天,我在病房值夜班,接诊了一名症状疑似埃博拉的患者。”连建奇回忆说,“经过会诊,我们确诊为埃博拉出血热。经过3周左右的治疗,我们才将这名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死亡率高达50%—90%。在利比里亚的2个月里,医疗队成员们克服天气炎热、吃住条件艰苦、传染病疫情严重等困难,坚守在抗击埃博拉疫情的最前沿,为控制当地埃博拉疫情作出了积极贡献,创造了“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社会零扩散”的奇迹。
连建奇还利用自己的英语特长,为当地培训了64名医疗专业教师。2015年9月,连建奇荣获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抗埃优秀医师”荣誉称号;2015年11月,他又被外交部等7部委授予“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先进个人”称号。
始终以服务患者为己任
2009年全球大流感流行期间,连建奇被任命为陕西省流感防控指导专家和医院甲流救治组组长。他多次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知识培训,并为患者会诊。
由于甲流流行期间就诊患者数量骤增,作为定点收治医院的唐都医院原有的发热病房无法应对。在医院领导的安排下,连建奇多次画图纸、定方案,规范了就诊流程,为后续患者救治奠定了基础。
“记得有一名两岁的小男孩,高热几天未退,病情危重。患儿家属焦急万分,深夜带其前来就诊。我安排组织全院6个科室会诊,很快确定诊疗方案。会诊结束已是凌晨2时许。随后,我又陪同胸外科医生在手术室为患儿进行了肺灌洗治疗,成功挽救了患儿生命。”连建奇介绍。
2016年和2017年,全国禽流感爆发,连建奇指导参与了陕西省6例H7N9患者的抢救工作,成功救治5例患者。连建奇说:“其中一位患者病情严重、生命垂危,家属多次想放弃治疗。但作为医生,我没有放弃希望,守在患者身边,尽最大努力,最终成功挽救了这名患者的生命。”为了挽救他的生命,连建奇不顾疲劳,放弃节假日休息,常常工作至深夜甚至凌晨。连建奇被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授予“2016—2017流行季H7N9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连建奇是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获得者;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归国人员留学基金1项、科技部重大专项(任务级课题)4项;取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150余篇,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得军队和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
新闻推荐
2014-2016年度,四川巴山建设有限公司承建“南充市嘉陵区安福镇安(福)蓬(南)道路改建项目”,本工程已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现就相...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