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向提升需用绿色引领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指出,现阶段四川省要把南向和东向开放合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东向在四川省外贸中占比最大,也是与四川省长期合作且基础最好的区域。提升东向开放水平从哪里入手?在何处突破?围绕这些话题,我们邀请专家学者深入探讨。
嘉宾
伏玉林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
吴 垠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主持人
本报评论员周明华
刘志杰
从畅通道上入手
建立“绿色”联盟,综合考虑生态、旅游、运输、港口以及与航空、高铁等运输方式高效衔接等因素,共同将长江水道进一步提升为黄金共享水道
主持人:多年来,四川在开放中一直致力于东向。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要求进一步提升东向,“提升”的重点是什么?
伏玉林: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四川“提升东向”创造了新机遇。中央深改组会议提出,要建设横跨东中西部,对中国经济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打造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这一部署有助于挖掘中上游广阔腹地巨大的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形成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新格局,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场壁垒,建设陆海双向开放新走廊,培育国际经济竞合新优势。四川要把握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机遇,就区位条件看,现阶段首先要深化成渝经济区建设,同时在上海、宁波等东部节点城市进行战略布局,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借道出川、借“船”出海。
吴垠:一方面,建议四川采取“首尾呼应、中部突破”的思路,重点推进东接长三角城市群、中联武汉——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提升成渝城市群的方针,发挥好沪蓉快速运输通道的大动脉作用,以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为基础,构建中国长江经济带生态绿色城市联盟和长江经济带港口联盟,并进一步将合作拓展至环太平洋的国家和地区。
此外,四川的东出战略,必须切合自身优势和长江中下游城市的需求。四川的一大优势在于地处长江上游生态水源涵养地;根据《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生态环境保护正是长江中下游经济区的迫切需求。因此,四川可以将构建“生态绿色城市联盟”作为“提升东向”的重要手段,把长江水道进一步提升为综合考虑生态、旅游、环保、运输、港口等因素的黄金共享水道。按川东内陆开放型城市群级别,以高规格、开放性、生态化、宜居化、一站通关模式扩建泸州、宜宾、达州等内陆港口城市,并且以轨道交通(或高速公路)直通天府新区的两个机场临空经济区,形成四川东向省内高速交通网和长江经济带的无缝隙衔接。
主持人:基础设施过去一直是四川对外开放的瓶颈,把握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机遇,不妨从畅通交通大动脉破题。
吴垠:提升东向首先要从提升东向进出川水、陆通道的速度入手,降低进出川的成本,尤其要利用非汛期加快长江川境段浅滩整治,发展水陆联运,增强长江黄金水道通行能力。其次,构建一体化的东向临空、临江、临港开放经济区,把双流——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宜宾港、泸州港打造成轨道交通网络化支撑、水陆空并用、园区经济共享的内陆开放高地,把向东开放的平台硬件做到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第三,在资阳、遂宁、内江、自贡、广安、巴中、达州等重点口岸和城市,建设出川高铁或高速公路,打造集商、住、产、绿、旅等一体化、复合式的园区,营造更加有利于东向开放的整体环境。
伏玉林: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支撑引导作用。要完善港口、航空、公路、高铁等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体系,构建面向全球开放的资源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通道,尤其要加快高铁建设步伐、挖掘水路运输潜能,优化与全国主要经济中心城市通达性。
在融产业上突破
坚持“绿色”标准,按照市场化、标准化、协同化、数字化要求,进一步提升四川与长江经济带区域和环太平洋城市群产业对接合作水平
主持人:交通基础设施之外,加强与节点城市的合作还要对接先进生产力。如何在提升东向过程中,更好对接先进生产力?
伏玉林:从空间角度看,东向开放合作大致可分为:川渝产业开放合作,面向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开放合作,面向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的开放合作,面向京津冀地区的开放合作。要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具体情况对接先进产业。
重庆是毗邻四川的工业重镇,汽车产量高居全国榜首,是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制造基地,有较完备的电子制造产业链,提升东向,首先要面向重庆开放合作,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共同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武汉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具有横贯东西、联通南北的区位优势,拥有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烟草和能源等五大千亿支柱产业,正在完善港口、航空、公路、高铁等立体综合交通体系,构建面向全球的资源流动和产业转移通道,四川要充分利用人才和资源等优势,加大对武汉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智能汽车、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等产业的开放引进合作。西部地区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发展迅猛,西部走廊正在形成,江浙沪三地在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汽车产业和信息产品制造业领域优势明显,这些产业与四川均有广泛的合作空间。
吴垠:总体上,四川还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发展阶段,在产业对接上既要加大引进高端先进产业,又要做强一批传统产业,形成良性的产业升级换代趋势。要坚持“绿色”标准,做到“三不”——高污染产业不引进、高能耗产业不对接、淘汰型产能不承接。着眼于先进生产力,可以将新能源项目、高端智能终端设备、互联网+农旅一体产业、精密装备制造业、长江经济带共享经济项目作为我们努力寻求合作、拓展发展空间的高端产业引领项目。这些项目的引进,要与改造传统汽车制造、材料加工、传统农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步进行,避免东向产业布局各自为战的情况出现,把高端产业开放引进与传统产业系统改造统一到四川高质量发展的框架下进行。
主持人:开放合作离不开“硬件”,更离不开体制机制等“软件”。如何充分激发人才和市场活力、挖掘城市间合作的潜力?
伏玉林:合作需要平台和载体。一要创新体制机制。高质量建设自贸试验区,积极争取建设内陆自贸港,实现贸易便利化。二要建设合作园区、探索合作模式。运用市场机制,用好国际规则,发挥政府作用,打造特色园区,探索多元平等互惠的合作模式。三要提升口岸能级。利用铁路枢纽、港口、机场申报国家开放口岸,争取设立更多海关特殊监管区、综合保税区等。四要举办商贸会展,优化投促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办好各类重大展会和投资促进活动,扩大各领域开放交流,让四川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进四川。五要建立线上线下商品交易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在东部中心城市建立特色商品展销活动,推动名优产品走出四川、走向世界。六要建立全球川商交流合作机制。实施各类人才计划,为四川发展争得更多资金、技术、资源、市场和人才。七要提升对外贸易质量。支持企业独立或通过合作开发等方式走出四川、走出国门,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吴垠:建立合作机制,促进产业走出去,四川可在会展经济、航运经济、港口贸易、农旅联动、绿色低碳、生态补偿等方面,开展与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大城市的合作洽谈,切实联动长江经济带重点港口城市,在共同保护的基础上实现上、中、下游一体化经营长江经济带,按照市场化、标准化、协同化、数字化的方式推进与长江经济带区域和环太平洋城市群的产业合作。
四川应该根据提升东向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建设产业园区,制定适度可持续的税收减免政策,导入临空、临江、临港特色产业,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优化产业选址和空间布局,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另外,任何发展都需要人的参与。对相关开放区域,要控制好住房价格与投资杠杆率的风险,增加产城综合体及其配套设施的便利程度,最大限度吸引和留住人才。
新闻推荐
四川省第八届少数民族艺术节将于10月在宜宾启幕 摄影、诗歌作品全网征集中
“最炫民族风,竹韵蜀乡情”,由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宜宾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四川省文化馆、宜宾市文化...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