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培养科研兴趣 提升创新能力

雅安日报 2018-09-08 09:22 大字

开展大学生科研创新竞赛活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和影响力,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9月4日,为营造良好学风,融入时代内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科研学术能力,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立足学科专业特色,举办了“绿创未来”本科生科研创新综合技能大赛。

展示营造科研学术氛围

本次大赛中,共有85位同学参加初赛,经过激烈角逐之后,一共有16位选手脱颖而出,挺进决赛。

16位参赛选手借助ppt,详细讲解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各方面的情况,其中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结论等。他们的研究方面不仅涉及重金属污染、雾霾污染、生物多样性,同时还有有关气候研究等内容,使在场的同学对科研与创新有了新的认识。

参赛选手郑循雯的讲解课题是《响应面法优化浓H3PO4联合H2O2(PHP)法分离地肤组分的研究》,她研究的“利用浓H3PO4联合H2O2(PHP)法”条件温和、原料通适、性能高效,在预处理上的创新得到了认可。

另一位参赛选手黄皓,在比赛中透彻地将自己的课题《模拟增温和生物炭添加下农田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养分的耦合关系》讲解给在场同学,解释其通过开顶式气室法(OpenTopChambers,OTCs)作为模拟增温装置的方法,探讨增温与生物炭共同影响下土壤微生物量的响应以及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养分的耦合关系。

诸如此类的创新项目还有很多,讲解结束后纷纷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助力本科生学术创新

决赛正式“开战”后,赛况一度紧张。选手之间,你追我赶;选手与评委之间,唇枪舌剑。

作为评委,张延宗老师直言不讳地指出比赛中存在的问题。他从专业的角度提醒在场同学:“本次大赛之所以称为‘创新\’,体现在三方面,理论创新、实验方法创新、结论创新,而非单纯地把材料更改,这是对‘创新\’一词的误解。”

针对选手们的不足,张小洪老师也提出建议:“科研过程中,要讲究严谨仔细,在讨论气候变化的问题中,一定要收集足够多的数据,才能保证结论的可靠性。”

袁志香在大赛结束后总结说:“本次比赛中,各位评委提出的问题多,是希望同学们要更上一层楼,对课题要更仔细,更严谨。同时希望以后同学们能够更加广泛地选题立项。”

参赛同学们感谢老师指出项目存在的短板和缺陷,并表示在接下来的学习实践中将不断吸取养分,将创新项目做得越来越好。

大赛激发科研兴趣

回溯至大赛启动之时——2018年3月,先后有108项投入前期的方案设计,113名同学参与了分析测试技术竞赛。

到6月,共有85位同学参加初赛,正式提交完整竞赛成果的项目35项。经过激烈角逐之后,一共有16位选手脱颖而出,挺进决赛。

在最后进入决赛的16个项目中,已经发表CSCD以上论文4篇;待刊3篇;投稿SCI论文4篇;申请专利一项。

张世熔表示:“这个活动,是让大家自由发挥、自由安排的活动,是我们环境学院的特色。而活动的顺利进行,不仅离不开各位参加比赛的同学,更离不开我们各位在参赛选手背后默默付出的老师们。”

的确,创新大赛带给同学的不仅仅是对科研的兴趣,同时还有同学们对专业知识的渴望,只有在学好专业知识之后,才能进行更严谨、更有意义的科研。

环境科学院2017级同学倪憬逸表示:“此次比赛让我有了更大的学习动力。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师兄师姐们对知识的精益求精,让自己受益匪浅。”

最终,夏振华同学获得本次大赛一等奖,彭雅茜同学和周晨颖同学获得二等奖。

罗开怀

雅安日报记者张雨蝶

新闻推荐

带给孩子们“爱的教育” 记四川师大附属上东小学教师、共产党员周聪

周聪和学生参加班会活动“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浓浓的爱中。爱是班主任教书育人的动力基础,实践...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