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那些年,一段温存动人的中国故事

四川日报 2018-09-07 06:20 大字

□影子

把有价值的年代叙事拉近到今天的观众眼前,由慈文传媒等出品,四川星空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出品的《那些年,我们正年轻》展现出了一部主旋律题材电视剧的生命力。一群为航天事业付出智慧和青春的“大三线”人,一个科学报国的壮阔理想,一段鲜活细腻的航天人“成长史”……它没有“曲高和寡”,而是把这个“中国故事”讲得温存又动人。

北京卫视热播的这部剧中,张利军、马朝阳、陆若文、向晴组成的“导弹四人组”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身处不同的阶层,性格各异,却因为对祖国航天事业建设的热爱走在一起。

为了一本书“抢劫”首长;在午夜灯火通明的生产车间里,连续奋战数个昼夜;在滴水成冰的冬季基地厂房里,对每一个数据进行反复计算,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作为剧中设计“两弹一星”的重要角色,马朝阳不问世事、醉心研发,不仅“呆”,还有一股“楞”劲。《那些年,我们正年轻》作为一部群像戏,对人物的塑造亮点不少。即便是刻画主角之外的人物,也个个鲜活、立体。传统的主旋律脸谱化人物并没有在剧中出现,反而是将他们共同热爱航天事业的那一份心串连起来了,并对“大时代”下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深深映射。

除了找到了一条合理的叙事路径,为观众打开 一段隐藏在保密文件背后的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编年史一角,这部特别的主旋律作品也对“两弹一星”这个伟大的历史创举展开了真实的全景再现。尤其是无数年轻人怀着对航天事业的热爱,来到了祖国边疆并为之奉献了一生,这样的社会价值在剧中生成了更丰富的阐释空间。

时光再次回溯到上世纪60年代,历史距离不算太远,但也并没有太近。墨绿方正的军装、干净整齐的工人服、厚重笨拙的皮大衣、锈迹斑斑的铁漆缸……这些现在看来已逐渐远去的事物,却撑起了那个时代人所独有的色彩与氛围。

高度还原当时环境的《那些年,我们正年轻》,不仅对当时时代、人物进行了高度“复原”,还通过他们对事业的坚持,乃至放弃,突出了个人的特质,彰显出那一代航天人热爱国防更热爱国家的“大爱”。

从满腔热血来到边疆的航天研究员到因“沟通能力过人”成为车间部主任,再到为工人谋福利的后勤处长,张利军一路走来虽有不舍亦决然服从组织。无论何种身份,他都尽忠职守办好每一件事,包括剧情后期进入改革开放后,他仍努力抓“三产”,使工厂能够正常运营。

为火箭事业的顺利推进,他遭受了诸多误解与委屈,但始终不忘最初的梦想,也完成了自身的蜕变,最终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大爱”是这样被诠释和呈现的——它没有停留在某种居高临下的说教姿态当中,而是把剧中每一个人物最真实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风貌尽然展现。有豆瓣上的年轻观众评论,“电视剧里有很多纪录片片段,说明是花了功夫收集的。我看评论里说那个年代如何如何,我不了解,但我看我家大人们看得挺开心的,也没有吐槽。那个年代的人是比较单纯,但也不是没有娱乐精神的。我觉得哪个年代的人都需要张利军这样的人。”

2018年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在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中,有无数人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却因工作的保密性而不得不默默无闻。为了航天事业的发展,他们可以来到边疆,为了能更好地把“导弹送上天”,他们可以脱下军装,就像剧中乔院长所说的:“用我们的所学造福人类,这是我们搞航空的人最大的心愿。”《那些年,我们正年轻》将远离观众却又与观众息息相关的航天事业展现在观众面前,展现了那个时代年轻人通过奋斗实现人生理想的正能量。毫无疑问,这种对于航天事业的热爱、对于祖国的大爱在每一处叙事中、在每一个人物中落到了实处。通过小人物的命运去展现时代的发展变革,其实也叩问着每一个和剧中人同龄的你我。

这是那一代共和国年轻人最真实的写照,即便从物理意义上的时空看已与今天的我们有了一段距离,但这部剧依然能为年轻观众提供正向价值传递的参考系。

新闻推荐

49国无人机专家聚首成都 2018全球无人机大会下周一开幕

2018全球无人机大会下周一开幕华西都市报讯(记者殷航)翼龙Ⅱ无人机、“双尾蝎”型无人机、悟Inspire2无人机、P30植保...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