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新领域、新视角、新探索 ——评《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研究——基于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的视角》

四川经济日报 2018-08-14 07:38 大字

杜受祜

促进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大创新。当前,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食品安全、面源污染、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要根源,农业生态资源的过度使用、农业生态环境的持续污染,已严重影响到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补偿”式发展,守住农业生态环境底线,同步推动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与生态环境损害下降,迫在眉睫。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李晓燕研究员撰著的《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研究——基于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的视角》(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关注这一前沿与热点问题,在大量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完善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

第一,从农业生态环境双重功能的视角审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该书从现实尺度上反思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制度根源,认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功能定位不准是补偿机制低效的重要原因。该书提出,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一直将农业生态环境简单地纳入生态公共服务的范畴,片面地推行政府主体的补偿机制和政策路线,从而造成补偿主体利益错位、补偿机制不畅、补偿效率不高、补偿的可持续性不强。农业生态环境不同于一般的自然生态环境,它既有生态功能,又有生产功能;既是公共产品,又是农业的基本生产条件;既存在政府失灵,又存在市场失灵。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要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有机统筹起来,这就要求进一步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构建多方主体参与,政府市场互补,市场供求、农民增收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与政策体系。

第二,从理论深度上剖析农业生态环境的双重功能和补偿的双重“失灵”,从发展维度上分析新形势下政府与市场有效结合、区域差异化补偿、重视发展权补偿的要求,据此提出以多中心治理下机制协调为主的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新思路。该书提出,多中心治理下的机制协调包含四个层次:一是协调农业生态环境的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协调市场补偿机制和政府主导型补偿机制,将二者纳入统一的机制框架,以克服农业生态环境补偿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二是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涉及政府、民间组织、消费者、农民、企业等多方利益主体,并有公共品和非公共品属性之分,应以多中心的公共经济理论为基础,实行“多中心分类补偿”。三是实行“多中心分类补偿”,需要科学划分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公共品和非公共品属性,有效界定政府主导型补偿与市场化补偿的合理边界。四是机制协调包括从市场补偿的角度,构建内生价格补偿机制;从政府补偿的角度,优化政府主导型补偿机制,并进行支持农业生态环境多方治理和市场化补偿取向的政策创新。

第三,在分析农业生态保护者利益损失和权益获得的基础上,针对在不同时间段呈现出不同的补偿诉求,提出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阶段性实施的重点。该书认为,多中心治理下的机制协调必须是动态的、灵活调整的过程,以近期、中期和远期来区分时间阶段,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实施重点分别是:近期给予受补偿方经济补偿,即以国家重点补偿项目的政策补贴、财政转移支付等为主,直接给予资金补助增加收益;中期给予受补偿方发展权补偿,即培养农业生产地的生态保护者自我发展能力;远期的实施重点是生态补偿项目之后的接续发展,即支持当地实施产业转型战略,因地制宜培育多元的接续产业。

该书在理论思考和实地调研紧密结合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深入研究农业生态环境补偿问题及其制度完善,是一部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的经济学著作。对于正在推进的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建设、城乡环境治理和保护都具有较强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术顾问,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新闻推荐

告别喘不上气的生活 双肺移植让他重享畅快呼吸 四川省人民医院首例肺移植患者康复出院

昨天中午,58岁的吕华(化名)步履轻盈地走出病房。他告诉医生,自己还有10多天就满59岁,现在就像重获新生。吕华是四川省人民医院...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