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对述职报告相互抄袭的再反思

黄海晨报 2018-06-29 12:04 大字

卢绪海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近日报道,浙江仙居县委第一巡察组对县卫计局进行巡察时,发现该局领导班子成员的述职述廉报告存在严重的材料照抄照搬问题,其中有一篇报告从2013年用到了2017年,连续5年提到的“不足之处”完全相同。

无独有偶,四川内江东兴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在近期开展的一项检查中发现,辖区各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2017年述责述廉报告也存在着照抄照搬、相互抄袭的现象:有的报告仅仅改了个职务和时间,有的报告只是把“十八大”改为了“十九大”,还有的报告明明是两个年度的,却有95%的内容雷同。

报道一出,好多人表示很“震惊”,感觉“不可思议”。有评论者认为,“文风体现作风、作风反映政风”,述职述责述廉报告(以下简称述职报告)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反映出一些官员“不思进取,思想懒惰”,这种弄虚作假、欺骗组织的行为,“不仅是能力问题、更是思想问题,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作风问题”,其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危害极大,必须严肃问责。

我认为,对于述职报告相互抄袭的问题,不能仅仅就事论事对个别官员进行问责,而是有必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刻的反思。

首先,述职报告存在抄袭现象,一点都不让人“震惊”,甚至可以说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

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包括述职报告在内的有关部门的各种工作报告,普遍存在着“今年抄去年的”“线下抄网上的”“地方抄中央的”等东拼西凑互相抄的现象,这几乎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即使报道中提到的巡察组和两风监督室,他们也不敢保证自己写的工作报告就不存在抄袭,相信或多或少的都会有,只不过是抄袭的比例大点、小点的区别罢了。

尽管述职述责述廉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但发生报告照抄照搬、相互抄袭的问题绝非个别现象。如果有人对此感到“拍案惊奇、叹为观止”,那只能说明他们少见多怪。

其次,述职报告相互抄袭肯定有一定的危害性,但其危害性也没有某些人讲的那样夸张。

同一份报告连续用了五年才被发现,这一方面反映出同级监督“形同虚设”,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某些部门的工作形式主义严重。几乎可以肯定,报告交上去就被束之高阁了,根本没有人认真看——— 这从反面证明,述职述责述廉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在某些部门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抄袭报告的危害性其实也是有限的。

事实上,不认真编写报告并不等于不认真工作,甚至并不等于不认真汇报工作。有些官员照着一张白纸照样能把自己的工作汇报得异彩纷呈;同样地,就算五年用同一份报告汇报工作,人家也能每年都汇报出不一样的精彩来。所以,不认真编写述职报告,与“不思进取,思想懒惰”也无多大关系,顶多反映出他们不愿意花过多的精力来应付此类“鸡肋”工作而已。

第三,真正需要值得警惕的是,有些人心思没有用到工作上,却靠妙笔生花的述职报告把自己包装成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

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工作干得好不如会汇报进步得快的现象,也就是经济学中常讲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举一个发生在身边的例子。我所在的部门早在十几年前就引进了述职制度,有一个同事是个电脑游戏迷,一年下来大部分时间玩游戏去了,工作乏善可陈。按道理讲,这样的人一述职,就会原形毕露——— 当时我认为他离下岗已经不远了。然而,这位同事在述职时避实就虚,不仅把别人的工作成绩全搬到了自己身上,还对别人的工作失误进行了深刻剖析,分析得头头是道,结果他的“深度思考”成功地蒙蔽了领导,述职考评分比那些兢兢业业工作的人都高。后来他不仅没有下岗,还受到了组织的提拔重用。

这个人就是那种“在汇报上做文章,在造假上下功夫,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典型代表,虽然他在做报告上是用了心、下了功夫了,但其危害性远远大过那些抄袭报告的官员。这种人身上的问题,才真正的“不仅是能力问题、更是思想问题,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作风问题”!

总而言之,对于述职报告存在严重抄袭的问题,仅仅对个别官员进行问责是不够的,尽管也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但治标不治本。只有举一反三,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对症下药,我们才能彻底解决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

新闻推荐

读书之法与成就人生

□阎嘉(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在新时代开端之际,复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议题再次被提上日程。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