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跟着汪老吃昆明菜

都市女报 2018-04-17 14:37 大字

去昆明之前,打印了厚厚一叠汪曾祺先生的文字,全是关于吃的。

为什么要去昆明,大半原因是想去吃好东西。我是汪迷,在汪先生的笔下,昆明除了有绿汪汪的翠湖以及文林街的“摩登茶”,还有很多很多奇怪的吃食,蒸菜、干巴菌、乳扇、乳饼黑芥、韭菜花、茄子酢、汽锅鸡、火腿月饼、乌鱼……我个人最想吃的还是当季的菌子,“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每读到这段,我必然流口水。

到昆明的当天,就有口福吃到菌子。在酒店的晚宴上我发现了一盆黑乎乎的、切得粉碎的菜,在众人还在迟疑的时候,我马上敏感地判断这应该是某种菌类,于是先下手为强,狠狠地挖了一大勺下饭,清香无比。后来公布答案是虎掌菌,所有菜里最贵的一道。

吃完酒店的东西,不甘心,晚上和女伴们又跑去吃烧烤,在云大旁边的夜宵街。这是一家位置隐蔽的烧烤铺,破烂无比,里面却别有洞天。因为晚上吃得太饱,我们只点了肉皮、豆腐、青菜,豆腐有嚼头,烤猪皮入口即化又奇辣,我埋头苦吃。

第二天在翠湖晃悠,当然要背诵一下汪老的名句,“翠湖这个名字起得好!湖不大,也不小,正合适……昆明的树好像到了冬天也还是绿的,尤其是雨季,翠湖的柳树真是绿得要滴下来。湖水极清。”导游说这是吴三桂的私家花园。在翠湖边我是存了心去寻核桃糖的,因为我还能背诵汪氏另一段名言,“昆明的核桃糖极便宜,便宜到令人不敢相信。华山南路口,青莲街拐角,直对逼死坡,有一家高台阶门脸,卖核桃糖。我们常常从市里回联大,路过这一家,花极少的钱买一大块,边吃边走,一直走进翠湖,才能吃完。然后在湖水里洗洗手,到茶馆里喝茶。”

不知道为什么,遍寻不着核桃糖,只好用泡馆子代替。在靠近西南联大旧址的一个地方,寻了一家叫卡夫卡的咖啡馆,逍遥了一个下午。“联大学生在茶馆里往往一泡就是半天。干什么的都有。聊天、看书、写文章。有一位教授在茶馆是读梵文。有一位研究生,可称泡茶馆的冠军。此人姓陆,是一怪人。他曾经徒步旅行了半个中国,读书甚多,而无所著述,不爱说话。他简直是‘长\’在茶馆里。上午、下午、晚上,要一杯茶,独自坐着看书。他连漱洗用具都放在一家茶馆里,一起来就到茶馆里洗脸刷牙。听说他后来流落在四川,穷困潦倒而死,悲夫!”

老实说,昆明不是从前的昆明了,在我的脑子里,昆明应该是雨中的木头楼,

烟雨故国,但这种感觉就是在阳光灿烂的陆军讲武堂也寻不到了。也许是天气的缘故,也许是到处在修路的缘故,我们吃到最昆明的一餐其实不在昆明,而是在离昆明五六十公里的轿子雪山下的一个小镇。坐在包着破烂红丝绒的小板凳上,我们吃到了此生吃过的最好的牛肉和猪肉,有着令人心碎的松木的微香,还有吃到喉咙发出呻吟的凉拌松树尖。当然我来不及呻吟,因为我在猛食红豆烂糊酸菜汤、花椒叶炒鸡蛋、翠绿的苦菜汤……

回到广州后,我丢掉了汪先生的那一叠美食指南,因为我愤怒地发现,我重了5斤。

黄佟佟,作家,《VOGUE》 《ELLE》《GQ》《COSMO》特约人物采访记者,新浪、腾讯、腾讯大家特约作者,英国金融时报网特约撰稿人。

新闻推荐

高速公路动态监管试行两公司被约谈

因得分接近动态调整的分值,日前,两家高速公路营运公司被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管理局约谈。为促进高速公路服务质量提高,四川省建立起高速公路动态监管机制,将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