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钟华与巴蜀抗战史研究院张光秀共同推荐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它是川人抗战精神的体现”
“它是川人抗战精神的体现”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被推荐为四川十大天府文化地标。
张光秀在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前。
抗战老兵钟华。
80多年前,350万川中男儿奔赴抗日前线,以付出64万人伤亡的惨烈代价,最终迎来抗战的胜利。李宗仁将军曾评价:“八年抗战,川军之功,殊不可没。”
为纪念川军英魂,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创作了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又名无名英雄纪念碑,希望以此弘扬川人不惧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它是川人抗战精神的体现。”4月4日,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抗战老兵钟华与巴蜀抗战史研究院秘书长张光秀共同推荐“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为四川十大天府文化地标之一,并呼吁年轻一辈了解抗战历史,学习抗战精神。
著史
它经历并记录了川人抗战历史
“每次看到它,当年的峥嵘岁月就历历在目。”90岁高龄的钟华常散步至人民公园,每次都会在这座纪念碑前凝望良久。
“出川抗战的川军,就是在这里誓师的。”1937年9月,上万川军部队代表在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举行完出川抗战誓师大会后,便奔赴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
在上海蕴藻浜河畔,打响四川抗战的第一枪;在山西东阳关山头力阻日寇进攻,两千川军将士壮烈牺牲;在缅北、滇西的密林之中,至今还留有远征军昔日的铁血战场和被历史掩埋的墓碑……
“很多青年还不到20岁,就瞒着家人参军抗日。”钟华说,一同出川抗战的人有很多,但能活着回来的很少。
“这座纪念碑是川人抗战的丰碑,是无数无名英雄用生命换来的。”钟华说,它经历并记录了川人抗战历史,如今坚守在成都闹市。
纪念
从老兵到市民 碑前祭奠抗日英魂
身着单衣短裤,脚穿草鞋、打着绑腿,胸前挂有手榴弹,背上是大刀、被盖和斗笠……这是这座纪念碑上的塑像,也是川军当年的真实写照。
“闭着眼都能感觉到抗战的艰苦。”对巴蜀抗战史研究院秘书长张光秀而言,这尊川军的巨大塑像既亲切又陌生,陌生是没有经历过抗战生活,亲切是因为塑像原型就是她的父亲——川军45军125师373旅745团3营传令班长张朗轩。
1944年,为纪念出川抗战的川籍将士,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以抗战回川的张朗轩为原型,塑造了令世人难忘的无名英雄纪念碑塑像。“父亲在2008年去世,但我每次看到这个塑像,就感觉父亲还在身边。”张光秀说,从城东到万年场,几易地方后,这座纪念碑最终矗立在人民公园外。
如今,除了健在老兵常来祭奠外,更有众多的市民、游客在清明等节日,自发赶到这座纪念碑前,献花、默哀,缅怀阵亡在抗日战场上的英烈。
传承
“希望年轻人弘扬川人抗战精神”
“健在的抗战老兵越来越少。”据统计,目前川内健在抗战老兵仅千人左右。钟华说,大部分老兵都在90岁以上,能清晰口述当年历史的更是不多了,“年龄上来了,老战友们走的也越来越快,但希望年轻人在看到这个纪念碑时,知道当年的抗战历史,不忘当年的无名英雄们。”
“这些年,作为川军将士的后人,我们也重走过父辈去过的战场。”张光秀说,每一次出发都会来到纪念碑前告别,“幸运的是,很多年轻人会来询问,主动了解抗战历史。”
“它就是川人抗战历史的缩影。”因此,张光秀、钟华联名推荐它,“更希望年轻一代了解抗战历史,弘扬川人抗战精神。”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杨力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远雄)4月4日,由四川省桥牌协会、乐至县政府主办的“帅乡乐至”2018年四川省桥牌锦标赛在乐至大地春园林美食城火热开赛。副市长周齐铭、市政协副主席孙军出席开幕式。据悉,此次...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