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驱动力 推动文艺事业发展
追踪提案:《关于解决四川文艺发展驱动力不足的对策建议》
提案人:平志英
提案缘由——
根据2017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虽然四川综合指数暂列西部之首,但驱动力指数未进前十,落后于同属西部的重庆、青海,在驱动力上略显不足。四川要建设成为文化强省,必须正视并解决驱动力不足的问题。根据中国文化消费指数(2017),四川在文化消费意愿、消费满意度、消费水平等方面均未进前十,可见四川居民文化消费意愿、满意度等有待提升。
提案建议——
转换政府职能,优化政策环境,引来大中型文化企业、文创产业落地落户。加大政策扶持和执行力度,在资金投入、立项、用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盘活面向全省的各类文艺发展资金或基金,对省内骨干文化企业给予大力支持。
注重“形态”“业态”并举,建设全国一流文化设施群落,提升公共环境,吸引有效消费群体。建议在“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大、中型文艺综合体等公共文化设施,使之成为真正能够承载城市记忆、传承历史文脉、提升城市精神的国家级“文化新名片”。
优化文化资源市场配置,建设全国一流的文化创意孵化中心,改善创新环境,满足居民文化产品消费意愿和消费选择。建议通过“文化+科技+资本”的方式,建立全国一流的文化创意孵化中心,形成政府引导扶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集文创开发、制作生产、市场运营为一体的新型产业链集群。
提案背后——
1月19日,“2017中国文化产业系列指数发布会”发布了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7)、中国文化消费指数(2017)。省政协委员、省文联党组书记平志英第一时间了解到四川的相关指数排名情况。“四川的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在西部是第一,但是驱动力指数却落后于西部兄弟省(市),这个问题要引起重视。”
“过去5年,四川省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平志英表示,例如成都锦城艺术宫、娇子音乐厅、西南剧场等公共文化设施,修建年代久远、设施陈旧、空间狭小、分散落后,地标性公共文化建筑不多,也没有大、中型文化综合体,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受到制约。
去年,省文联组织力量集中开展了新文艺组织调研活动,对四川省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新文艺聚落、新文艺个体工作者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平志英在调研中发现,四川省有一大批非常优秀的文艺工作者,他们站在时代发展前沿,创新意识非常强,但常常苦于创意无法落地,也因缺乏有效的组织,长期处于“单打独斗”的局面。
“现在政府对‘双创\’有相关的孵化器平台,应对文化创意产业也建立孵化机制。”平志英呼吁,政府应加大对新文艺工作者政策和环境等方面的支持,建立全国一流的文化创意孵化中心,让他们安心创作、多出精品。
“省委、省政府对四川省文化事业非常重视,近年来已经解决不少文化事业的‘欠账\’,对文化事业发展作了很好的规划并稳步推进。”平志英建议,要充分调动四川省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共同助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本报记者 阳亚舟
新闻推荐
四川省高院工作报告:5年审结贪污贿赂犯罪6930件9540人
5年来——●审结贪污贿赂犯罪6930件9540人,判处原处级以上干部职务犯罪550件588人●审结“小官巨贪”和“微腐败”犯罪2047件●审理故意杀人、抢劫、绑架、强奸等重大刑事案件5.85万件8.34万人●...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