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关于火葬与土葬

眉山日报 2018-01-28 09:58 大字

我们通常会认为,古人讲究“入土为安”,故亲人逝后,多施行土葬。《周礼》言“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按照古代礼法,土葬才是正统。不过在宋代,情况也有不同。

据考证,宋代是中国古代实施火葬最多的朝代。如《水浒传》里,武大郎死后,便用的火葬。明末大思想家顾炎武言:“火葬之俗盛行于江南,自宋时已有之。”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行纪中也多次提到元朝江南人家的火葬之风,而元代的风俗文化,基本沿袭宋代。

事实上宋代官方明令禁止火葬,宋太祖赵匡胤言:“近代以来,率多火葬,自今宜禁之。”不过皇帝的话,并没起到多大作用,民间火葬之风依旧盛行。后人探及缘由,大抵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佛教的影响。佛陀释迦摩尼圆寂后荼毗,即为火化,而后世的僧人皆如此。佛教自唐代到达鼎盛,民间也开始出现了火葬,到了宋代,已然流行起来。理学家朱熹言:“自佛法入中国,上自朝廷,下达闾巷,治丧礼者,一用其法。”可见当时的情况。通过火葬,逝者可升入西天极乐世界,这也为百姓效仿提供了心理基础。在当时的佛教发达地区,包括河北、两浙、福建还有四川地区都很流行火葬。

另外火葬省时省力,也是一大缘由。如穷人家,无力置办棺材墓穴,便将逝者火化后,把骨灰盒存在寺庙内,甚为方便。还有江南一带,经济高度发达,人们“惜地如金”,也就不愿拿出那么多土地来做土葬。到了南宋年间,江南一带甚至还出现了火葬场。

尽管北宋朝廷对火葬之风甚为恼火,然而民间屡禁不止,也只得作罢。以至于后来,朝廷开始允许对在外战死的士兵施以火葬。在北宋全盛时期,更出现了“漏泽园”这样的福利机构,由政府出资,免费为贫穷人家安排火葬。宋代的开明与进步由此可见一斑。然而到了明清时期,朝廷对火葬的禁止极为严厉,从宋代刮起来的火葬之风也就逐渐消失了。

新闻推荐

省政协委员、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实现普惠学前教育 让幼儿园“加量不加价”

省政协委员、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在增加量的同时,还要实现“普惠”,既要解决入园难,还要解决入园贵的问题。省政协委员、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寰摄影报道政府工作报...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