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古村“活”起来美丽乡愁有寄托 ——河北沙河古村落保护见闻
“咔哒、咔哒……”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沙河市王硇村一家农家院落里传出织布机的声音。走进去一看,几位农家妇女正在操作织布机,五颜六色的土布如同桑蚕吐丝一般吐出来。
店主人王香鱼正在向游客展示不同花样的土布。“这纯手工织出的老粗布手感舒适、冬暖夏凉、透气吸汗,是外地游客来我们这游玩首选的纪念品。”
王香鱼的家乡王硇村位于太行山东麓,是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清一色的石屋石楼建筑群依山而建,红墙青瓦,既有北方的豪迈,又不失南方之婉约。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闭塞,村民们虽守着这世外桃源般的美景,却过着清贫的日子。由于交通不便,村里的土特产只能靠肩挑、驴驮才能卖出去。村里的年轻人更因娶不上媳妇,多数人跑到外面打工,有些人迁居外地安家。
王现增就是外迁者之一。在随后的打拼岁月中,手头富裕的王现增开始重新打量自己的家园。“村里的一石一屋,其实都是‘宝贝\’。”王现增说。王现增决定回村竞选党支部书记,并着手对古石楼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
王硇村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创建人是明初御赐探花、钦点镇京总兵王得才。王现增告诉记者:“王得才是四川人,对老家的石楼很熟悉,所以王硇就有了南北合璧的特点。”秀丽的高墙、精致的门楼,融合了五行八卦等中华传统建筑理念……走在村中,就如同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之中。
经过修路、修缮古房屋、打井、栽种果树以及在村口建设现代化新民居等系列举措,历经十多年修缮保护,2013年王硇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4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6年被评为河北省最美古村落。
如今的王硇村,村里街道平整,村容整洁,有着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村外的山坡上果木遍野,山水相依,俨然成了一个让现代人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桃花源”。
2014年,王香鱼在村里开了这家“金梭姐妹织布店”。2017年,这个粗布店销售额达15余万元,带动王硇村近30名留守妇女在家就业。如今,王香鱼把粗布店的业务进行了拓展,增加了刺绣、千层底踏山鞋、手工鞋垫等新项目,她还注册了网店,许多购买过她产品的游客可以在网上直接选购。
43岁的村民王延方不出去打工了,在自家的小院中开起了农家乐。在他的精心经营下,他的“太行农家”先后荣获“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等称号。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外出的村民逐渐返回家乡,王硇这个古老的村庄又焕发出新生机。“如果没有人在村里住,村庄就没有生命。”王现增说,有今天这一切,都源于对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一直以来的一个要求是,居民修缮、改造房子外观不能“随心所欲”,不能破坏村落的整体和谐性。
如今,沙河拥有一批特色鲜明、历史文化厚重、民俗活动丰富的古村落,这也成了当地百姓记住乡愁的依托。截至目前,沙河市已普查建档传统村落19个,其中,王硇、樊下曹等16个特色突出的古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随着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不断加快,古村落旅游悄然兴起。据统计,目前沙河市乡村旅游年接待各类游客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00万元。
如今,在王硇村,许久不拉磨的毛驴又重新派上了用场,碾出的小米满眼金黄。不仅如此,老粗布、纳底儿鞋、薄皮核桃等太行土特产也插上了翅膀,飞出了太行山。(新华社石家庄1月18日电)
新闻推荐
曲径通幽的川东大竹海(王晓林摄)大竹,与竹结缘,因竹闻名,为“川东绿竹之乡”。《寰宇记》:“以邑界多产大竹为名。”“竹多竹大”是大竹之由来。大竹为中国唯一因竹得名的县,名中带竹,竹赋其名。大竹,境内...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