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产电影佳作不少:文艺片和商业片都可以选
2017年的国产片虽然依旧没有顶尖水准的作品,但细数下来佳作却也不少,下面我们来盘点一番。
《二十二》
导演:郭柯
关于是否要将《二十二》这样一部纪录片放在第一部是考虑了蛮久的。作为纪录片,某种意义上确实不当按剧情片的标准来要求;但在中国的院线电影中,《二十二》这样一部纪录片居然能最终获得1.7亿的票房,这是不可想象的。
正因为这一“不可想象”,让我最终决定将《二十二》放在第一的位置。它同《战狼2》一前一后上映,如果说《战狼2》贴合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社会心理,那么《二十二》则揭开了中国人最深的一道伤疤。
更重要的是,它不是在消费这道伤疤。
《二十二》没有把它天然的正义道德加在受采访的那些“慰安妇”身上,而是拍摄了她们和别人一样的日常生活,零零碎碎的絮絮叨叨,没有义愤填膺也没有正义凛然,没有了艺术加工。剩下了真实。
我们不必从她们身上去提取意义,但我们应该知道我们该做的事情。
所以《二十二》以一部纪录片获得了1.7亿票房,我们每个人都是英雄。
《不成问题的问题》
导演:梅峰
编剧:梅峰、黄石
《不成问题的问题》改编自老舍原著,它做的是加法。老舍原著是一部短篇小说,要扩充成一部电影需要做符合原著小说的加工,梅峰抓住了原著的精神(即市侩和精明)进行处理,同时将深度拔高到了文明与落后的辩证关系里。
讽刺寓言最重要的就是分寸感。梅峰导演的《不成问题的问题》做到了这一点。
这部影片分寸感把握得很好,它没有想跃出银幕想方设法直接告诉观众,而是从头到尾都用一种模糊(让你代入主角)却又直白(让你觉得有些事不是那么个理)的办法呈现出来。
从这一点看,本片可称上品。
《嘉年华》
导演、编剧:文晏
《嘉年华》是一部艺术电影。
很多人因为社会问题而选择去看了这样一部讲述性侵的电影,但很多人都认为《嘉年华》很像纪录片,没有那么多的“电影感”。
其实不然,从很多地方我们能看到《嘉年华》不仅有其承载的社会议题,还有着自身的艺术价值。
首先,《嘉年华》是以冷峻的第三人称视角切入故事的,因此故事里没有特地让观众切实感受到性侵者的无耻,也没有强调被性侵少女的痛楚,而是以一个见证全部过程的普通人的视角来看整件事——此举的好处在于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事不关己”的普通人,如何把事情变得和自己有关?
其次,《嘉年华》的艺术感也是很强的。它有很多艺术具象化的表达。比如被性侵小姑娘小文拿着金鱼缸去台阶坐,她选在了阳光刚刚照射到的地方,光亮和阴暗的交界处。
当然,在本片中有一个律师,承担了全片中最有道德感的人。如果是我,可能会表现律师的困境,然后再表现她的坚定。纯粹的好人没有关系,但她有没有动摇、或者为什么没有动摇过,我没法从片中得到答案。片中除了她,其他人都有生活的困境出现。人是社会生活的产物,而这个律师就好像没有自己的其它生活,因此在现在的文本基础上,没办法给出解释,要解释,需要把她的生活表现出来,这时才能更好塑造这个人物。
《妖猫传》
导演:陈凯歌
编剧:王蕙玲、陈凯歌
无论是从冯小刚和陈凯歌打对台戏的意义看,还是从中国年底最后一部大片的意义看,今年的国产片都收了一个好尾。
没有人想梦回大唐,这也不是真正的大唐,但这是陈凯歌的大唐。绚丽至极,如痴如醉。从建构到解构,陈凯歌终于把他过去想要表达的东西全部挥洒。
关于这部电影的口碑非常两极分化,可能很多人不喜欢它,但没关系,它是我今年最喜欢的电影。
《相爱相亲》
导演:张艾嘉
编剧:游晓颖、张艾嘉
《相爱相亲》的故事发生在社会转型期,或者说它尤其强调了这一点。
故事的矛盾在于张艾嘉饰演的中年女子的母亲去世了,而中年女子的父亲来自乡村,在家里有过一个没有发生关系的原配妻子,当年追求自由的他毅然跑出了乡村,和中年女子的母亲在了一起,但最后葬回了家乡。当母亲去世后,张艾嘉饰演的女子想把父母葬在一起,可是此时父亲的原配妻子还活着,这时她们之间产生了矛盾和抗争。
这个故事很显然是上世纪社会转型期不同的价值观碰撞后的遗留产物,而社会转型还没过去,人们的不同价值观也还在,因此张艾嘉在今天选择这样一个故事是有现实意义的。
当然,由于故事格局本身并不大,只将目光集中在了两个家庭之间,因此和被很多人拿来跟它作比较的《一一》还是很大距离。
《捍卫者》
导演:廖希、韩平
编剧:啸杨、却却、廖希
这是我今年第二喜欢的电影了。
文字和影像都太单薄,根本反映不出真实历史的万分之一。但哪怕只是撕开它的一个小口子,也足以令人动容了。
电影《捍卫者》说的就是这漫长历史里的短短七天。
1937年,在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年份之一。但大家不一定会去关心淞沪会战的失利,更不一定会关心淞沪会战里一个仅仅持续了七天的宝山保卫战。《捍卫者》里有这么一句话:“我们身后,就是你的浙江,你的贵州,你的江西,我们的广东和你们的四川。今天守卫的是宝山,捍卫的是国土!”
这是一种情感加成,可以说它俗套,但没法说它不够认真。电影本身没什么高潮,可是我们还能怎么奢求它高潮呢?宝山保卫战每一天都很惨,连一点反击的迹象都让人看不到。
它的排片很少,票房很低,但这不妨碍我是如此地喜欢它。
《追龙》
导演:王晶、关智耀
编剧:王晶
你很难把这样一部极为成熟的电影和王晶联系在一起。
但事实证明,当王晶真正想拍一部电影时,他就会回来。尽管在《追龙》之前的《王牌对王牌》和之后的《降魔传》都告诉了我们,王晶还是那个王晶,但《追龙》也是那个王晶。
《追龙》,翻拍自经典电影《跛豪》,王晶是有跛豪和廉政公署情结的,因此在多部电影里都复刻过这些故事,而在本片里更是正面表现。
而在《追龙》里,我们还能看到许多充满艺术感的画面。有无处不在的长镜头,也有妙手回春的剪辑手法。
当它在国庆档上映时,谁也没想到,王晶的电影成了国庆档最好的电影。
《八月》
导演、编剧:张大磊
对很多观众来说,《八月》是一部比较枯燥的电影,这部金马奖最佳影片居然如此平淡。
那么《八月》讲的是什么呢?来到九十年代,面对着国企改革的冲击,已经是中年人的他们不得不屈服于时代,低下他们那“高傲的头颅”(《八月》片中语)。
《八月》讲述的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张晨饰演的姜晨的心理变化。在影片行将结束的时候,透过姜晨儿子晓雷在房门外偷窥客厅里父亲的视角,我们发现刚被人欺负过的姜晨正在看电影,同时在一旁对着空气拳打脚踢。他看的这部电影是罗伯特·德尼罗主演的《出租车司机》,它讲述了一个从越战中退伍的老兵因为找不到工作,所以在纽约开出租车为生,由于寻不到人生的方向,他开始变得愤世嫉俗、痛恨社会。观众很容易就能发现,《出租车司机》是作为《八月》的解读性文本存在的,通过这样一个具有反社会人格的形象,构建出姜晨的内心世界。
八月过去了,该开学了。
《大护法》
导演、编剧:不思凡
《大护法》是今年国产片的另一部惊喜。如果说上面的几部电影都能事先知道质量不会太差的话,那么《追龙》和《大护法》便给足了观众意外。
这是一部动画。但中国的动画终于不再只包括幼供向(如《喜羊羊与灰太狼》)和青供向(如《魁拔》)了,而是开始往有深度的寓言进发。
《大护法》描述了一个类似法西斯的社会,描摹了在法西斯的监控下人们的生存状态,更厉害的是,它描刻了法西斯消失后人们的反应。此外它还在人性上做足、做深,到故事最后反转时,真的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按照电影的结局,本片是会有第二部的。希望第二部不会让我们失望。
《绣春刀2:修罗战场》
导演:路阳
编剧:陈舒、路阳、禹扬
《绣春刀2》其实和第一部讲的是同一个故事:都说的是小人物在大人物的政治斗争中微不足道、不过是个随时会被牺牲的蚂蚁,而自己需要抗争。
因此在主题表达上,第一部和第二部其实是一致的。——而也正因为这个重复的一致,使得第二部的分数会略低于第一部。
但尽管如此,第二部依旧保持了它的水准,无论是演员演技(当然花瓶角色除外)还是画面呈现。
在桑林《电影动作设计》这本书里,就详细描述了《绣春刀2》的动作设计和画面剪辑,告诉我们看起来行云流水、干净利落的动作场面是如何表现的。
《芳华》
导演:冯小刚
编剧:严歌苓
也许有朋友会对我将《芳华》放在这么靠后的位置表示抗议,但从我个人角度看,《芳华》这部电影更多是徒有其表。
《芳华》的艺术审美是很高级的。无论是人物角色的造型,还是静态画面的构图,以及动态画面的表现形式(如迅速剪辑和长镜头),都是几乎能做到的最有质感的水准。
但《芳华》的价值审美却是混乱的。当你用个人感知代替时代感知时,你就会不可避免地自我分裂。
曾经的你有多相信,当它破灭时你才会有多幻灭;曾经的你有多痛恨,当它离去时你才会有多庆幸。如果你没有什么相信的,那么你一定会把过去和现在割裂开来。
《明月几时有》
导演:许鞍华
编剧:何冀平
《明月几时有》是很多人心中的年度最佳,认为它给出了不一样的抗战视角。但在我看来,它始终差着一口气。
它很寡淡。有人爱极了它的寡淡,有人则觉得它的寡淡索然无味。我是后者,因为它没有表现出自己的根。它能做到尽可能不用配乐来感染观众,以一种寡淡的视角来缓慢呈现时代画卷。
但是人物,最重要的是人物。无论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无论讲故事的手法是什么,人物塑造都是最重要的,只有将人物立在了观众面前,观众才会有机会去深入体会人物内心,从而感知到导演想传达的情绪。
《明月几时有》败就败在这里。
《明月几时有》只是造出了一个时代,在这幅画卷中,人物是疏离的、现代的,背后是空荡荡一片什么都没有。
此地空余黄鹤楼。尽管我们能从影片中知道许鞍华想要表达的很多内容,但我们却无法感受到《明月几时有》里的那个世界。
《一念无明》
导演:黄进
编剧:陈楚珩
《一念无明》也许是余文乐出道以来演技最好的电影。
它将目光对准了社会上不太被人关注的一群人:躁郁症患者。
余文乐在其中饰演的就是这样一个躁郁症患者。但本片并没有过多描写躁郁症患者的内心,而是将余文乐和饰演他父亲的曾志伟放在一个逼仄的空间里,并以此作为基石,展开一幅画卷。
在这幅画卷里,有余文乐饰演的阿东自己的想法,有曾志伟饰演的黄大海对阿东的想法,有笼民里其他人对阿东的想法……几乎描摹了所有人对躁郁症患者的看法,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很残酷甚至有些黑暗的电影。它很真实地描写了都市社会人们的冷漠心态,心安理得与无动于衷。
《少年巴比伦》
导演:相国强
编剧:陈建忠
《少年巴比伦》一方面想表现青春,另一方面想表现时代。
电影讲述的是青春期的悸动和九十年代的工厂里的下岗潮。如何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本片想用一个找关系进厂的年轻小伙来穿插二者,但从最终的效果看,这是割裂的。
当电影只能用旁白而不是故事剧情或者人物情绪来表现时代的话,那么电影只能是苍白的。
《老兽》
导演、编剧:周子阳
《老兽》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老炮儿》。
电影前半段很是精彩,虽然节奏上有些拖沓,但整个情绪很饱满,涂们的表演也足以撑起这部电影。
但是等到了结尾,故事犹如泄气了的热气球,突然从高空坠落,重重摔在地上,让观众一阵恍惚:发生了什么?
《记忆大师》
导演:陈正道
编剧:任鹏
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记忆大师》的核心逻辑是有问题的。
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记忆大师》最大的亮点是黄渤和段奕宏的演技。
对于悬疑片来说,知道结局后往往就没那么有趣了,尤其是不怎么经得起推敲的逻辑,很难让观众有再看一遍的欲望。
但在本片中,黄渤和段奕宏的好几场戏却让我后来反复拿来看。这两个人的角色都有很细微的心理变化的过程,而在处理这样的过程时,二人交锋好比华山论剑,直叫过瘾。
此外本片导演陈正道曾导演过《催眠大师》,再加上本片,假以时日有望成为国产悬疑片的扛鼎人物;而如果只看现在国产悬疑片的整体质量,那么他已经是了。
《暴雪将至》
导演、编剧:董越
这又是一部由段奕宏演技撑起来的电影。
尽管导演/编剧想用悬疑片的效果表现出被时代抛弃的大背景,并且让段奕宏主演的角色说出“我姓余,多余的余”这样具有深意的话来,但是从最终的呈现结果看,故事处于一种拧巴的状态。
不知从何时开始,国产悬疑片特别喜欢模仿《杀人回忆》,总是不厌其烦地重复那个模式,并希望借此表现出自己的时代情结,但照猫画虎总是容易走偏,《暴雪将至》就是这样一部走偏的电影。
但好在这部电影里段奕宏有着非常精彩的演技,能让我看到最后。
《战狼2》
导演:吴京
编剧:吴京、刘毅、董群
无论什么态度,在盘点今年的电影时,离不开它。
无论什么态度,在讨论电影与社会文化时,也离不开它。
它已经和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一样,成为2017年的影视作品文化现象。
这就是吴京导演的《战狼2》。
就如同上文所述,《战狼2》贴合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社会心理,这部电影非常聪明。从故事开始它就用吴京来处处展现自己的聪明,当它聪明得有些让人觉得可能过火了的时候,张翰饰演的角色和非洲人们出现了,于是把这份聪明克制住了,于是《战狼2》就更加聪明了。
要论及《战狼2》成为影视票房第一背后的社会心理,就要追溯到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被迫打开了大门。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开始失去往日的荣耀,清朝皇帝再也不会傲慢地让英国使臣下跪,国土也一天天一次次被割让出去。这样的沦丧持续了一百多年,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外国侵略者才真正大规模离开中国这片土地。近代史是中国的受压迫史,也是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历史。
然后很多年过去了,《战狼2》里的中国,已经是那个遇到即便是正在打仗的军队,只要举出中国国旗,双方也会停火片刻放行。这样举动的背后,是中国这个强大国家的身影。
国强则军强,军强则国安。
《闪光少女》
导演:王冉
编剧:鲍鲸鲸
很多人不喜欢《闪光少女》,认为它刻意强调了西洋乐与民族乐之间的区分。
很多人不喜欢《闪光少女》,认为它夸张放大了二次元和三次元世界的界限。
很多人不喜欢《闪光少女》,认为它名字难听、海报(原来那款)劣质。
……
有很多不喜欢《闪光少女》的理由,但喜欢它的理由只要有一个就足够了:它很可爱。
电影本身很可爱,一群少年追求认同和梦想的故事;电影里的角色们也很可爱,徐璐演的陈惊、彭昱畅演的至今不知道名字的男主、不知道演员是谁的千指大人等等,每个角色都充满了青春的气息。
《十万个冷笑话2》
导演:卢恒宇、李姝洁
编剧:寒舞、卢恒宇、李姝洁、赵聪、隋佳林、高信影
这是一部动画片。在经历了第一部的失利后,第二部卷土重来,居然回到了原先动画剧集时的水准。
为了照顾第一部没看或者已经忘了的观众,第二部其实是第一部的前传。——当然,这不重要。
不重要的原因是,这部电影的卖点在于它层出不穷的笑点和冷梗,这些梗不是网络上那些烂俗的死梗,而是基于剧情和人物产生出的新梗,充满着趣味的冷笑话,构建了一个宏大的无厘头世界。
一个一本正经在无厘头的宏大故事,确实是“冷笑话”。
《羞羞的铁拳》
导演、编剧: 宋阳、张吃鱼
尽管《羞羞的铁拳》没有任何悬念地大卖了,但是我依旧无法满意。
尽管《羞羞的铁拳》里确实有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笑点,但是整体来看还是生硬了许多。
开心麻花在喜剧电影的招牌来自《夏洛特烦恼》,可以打包票地说,抛开《夏洛特烦恼》最后那让很多人不满意的结尾,这部电影的本子放在五年内、十年内都算得上是最顶尖的喜剧特点。比如马冬梅的爸爸叫马冬、夏洛的爸爸在夏洛出生时下落不明、周杰伦说“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活在他的阴影下”,以及那首被用到有了条件反射的《一剪梅》,这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喜剧本子,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什么时候该抛梗,全都是经过小剧场几千次的表演从观众的笑声中磨出来的。
而《羞羞的铁拳》显然就没那么好看了。
《羞羞的铁拳》的卖点变成了单薄的洗刷罪名,很多笑点的设置都比《夏洛特烦恼》生硬,尽管它依旧是一部还可以的喜剧,但那也只是“还可以”了。
《喜欢你》
导演:许宏宇
编剧:李媛、许伊萌
陈可辛去年监制了《七月与安生》,今年监制了《喜欢你》。没有想得到,这部爱情喜剧居然能在套路上做得很成熟。
归根结底要感谢演员的选择。能演好鬼机灵的女演员太少了,周冬雨是一个;而能演好霸道总裁的男演员更少了,稍有不慎就会变成装酷,但金城武能做到。如果不是这部电影,谁也想不到他俩会在电影里擦出火花。
但电影好看就好看在它让这两个不同世界的人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原谅他77次》
导演:邱礼涛
编剧:李敏
这部电影关注的人并不多,但和彭浩翔的《春娇救志明》比起来,它显然成色更好。电影里有着大量的细节,描摹了男女恋爱中男生和女生不同视角下的不同想法,而这些不同想法就是潜藏在恋爱关系里的不安定分子,直到最后一刻,它们会全部爆发出来,无法收拾。
如果说《喜欢你》是两个人互相喜欢上的过程,那么《原谅他77次》就是爱情中的两个人在磨合、争吵到最后都精疲力竭、不愿继续的结果。
虽然大家都还互相有着感情,但是那又怎样呢?还是会有第78次争吵的,既然这样,那真的不如分手,“性格不合”不只是套话,它可能是真的。
而最后一根稻草出现之前,你是不会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最后一根稻草的。
故事发生在分手后男主想办法挽回女主的时候,如果按照商业片套路,最后结局一定是皆大欢喜。但在我看来,最好的是那个结局:最后女主选择了不再原谅男主。
结语 大世界
如果翻一翻2018年的院线电影,那么《大世界》很可能会成为一月份国产片里的佼佼者,这一部参加柏林金熊奖的动画,仿佛告诉观众,手工作坊依旧可以做出好作品,只要你用心。
只要你用心,你就可以做出大世界。
【作者孔鲤,微信公众号“书林斋”(微信号:Kongli1996),微博@孔鲤】
新闻推荐
12月26日,省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法院打击扶贫攻坚领域职务犯罪的工作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省高院近日制定出台了《全省法院服务保障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依法严惩涉扶贫...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