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故事·文化圈
1.四川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阿来。2.巴蜀文化研究专家袁庭栋。从一个新生婴儿到23岁的花样少年,一纸风行的华西都市报一路走来,与天下文化界人士一路同行,一起见证社会,发现文学,探讨意义,成为彼此携手交心的好友。其中四川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阿来正是这样一位华西好友。
四川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阿来:
线上线下寻找真正的同行人
作为四川省作协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学者型作家,阿来是华西“名人堂”系列的首批受访者,在日常的文化新闻报道中,阿来也是华西都市报上的常客老友。阿来也透露,他一旦有机会,就会找来华西都市报看几眼。如今大多数人爱看新闻电子版,阿来说,他就算看电子版新闻,“在茫茫的资讯海洋中,我还是能经常看到转载自华西都市报的新闻,印象很深。”
3年前,华西都市报创刊20年之际,阿来曾真挚称赞:“在这些年里,华西都市报为宣传四川文化,做出的贡献和影响力,大家有目共睹。希望华西都市报越办越好,继续保持自己的优势。”在即将到来的2018年,时值华西都市报创刊23周年,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将开启第一届“好友节”活动,举办一系列互动答谢活动,更大范围地传递温暖共鸣的好友故事,弘扬感恩共勉的好友情怀,倡导分担共享的好友精神,彰显携手共进的好友力量。
好友,友谊,意味着同行、陪伴,灵魂的共鸣,身为一名文学创作者,阿来也从自身角度和概念内涵的角度分析了其意义,“可能作家需要孤独吧,我个人对友谊并没有刻意追求,但是如果有同行知音有读者共鸣,我肯定也会很高兴。从文学表现的角度来说,现代社会的好友、友谊比起传统社会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跟爱情、亲情不同,伟大友情的产生,需要比较长的共处和交流,才能真正理解对方,并缔结坚固的关系。但是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很快,如果不是因为工作,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共处、交流。而且,真正的友情往往也需要经受住考验,比如在一项伟大的理想事业中,共生死,同命运,一起成长。而我们现在是和平年代,没有那么多的外界考验。”
当下,社交网站的发达,让人与人的关系更加在线化、虚拟化,不少人因此感到灵魂孤独。阿来也分享了他的观点,“我想,要减缓这种孤独感,还是要多进行深阅读,在线上进行一些有意义的信息获取,不是为了社交而社交,而是寻找到真正的同行人、灵魂好友。”华西都市报创刊23周年,一路陪伴的阿来也“支招”:“不管新闻载体如何变革,只要持续提供优质的内容,‘华西\’这个品牌影响力,肯定还会持续下去。只要战斗力还在,开拓新战场,胜仗还是可以打的。比如加强报纸自身的优势,为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读内容,同时将积累23年的活力、精神、气质,在开创的新媒体封面新闻上得到进一步体现。”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巴蜀文化研究专家袁庭栋:
好友不需要时常见面,而在于心灵相通
“《华西都市报》创刊23周年了,祝贺祝贺。我读《华西都市报》也23年了,值得值得。”听闻《华西都市报》正在举办好友节,巴蜀文化研究专家袁庭栋连连感叹。
袁庭栋,被誉为“成都文化活字典”。2010年,他历时4年所著的《成都街巷志》出版,是第一部通过成都的城、河、桥、街巷,触摸历史的力作,著名诗人流沙河称赞该书“功德无量,空前绝后”。这部书拥有1200幅图片、70万字,出版后,6个月售罄。近日,这部书经过增补修订,再次出版。
“《华西都市报》是我的老朋友。我每日必读,遇到好文必剪。”12月24日,袁庭栋告诉记者,《成都街巷志》所用许多资料,都来自连续积累二十几年的剪报,这些剪报摞起来,已超过一米高。
“《华西都市报》是许多人的老朋友。”袁庭栋说,创办23周年,它见证了四川23年的发展,记录了四川人五彩缤纷的市井故事,是一代人的共同回忆。
谈及“好友”这个话题,袁庭栋也向记者聊起了自己的友谊观。在他眼里,真正的好友不需要时常见面,而在于心灵相通。
至今,他依然记得,在《成都街巷志》出版后,他开始着手写一部百万字的著作。初稿写完后,他发送给一位80多岁的好友指正。令他吃惊又感动的是,这位好友字斟句酌地修改,一个标点也不放过,力求更完美的文本。“他的不留情面,恰是对我最好的帮助。”袁庭栋说,这就是他心目中的好友。
谈及老友《华西都市报》,袁庭栋说,2017年,报纸王牌栏目《宽窄巷》推出天天副刊,成绩斐然。2018年,“我肯定会继续订阅《华西都市报》。原因很简单,它不断有好的文章问世,有很多具有保存价值的宝贵资料。希望《华西都市报》愈办愈好!”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毛玉婷
新闻推荐
“美丽中国品味四川”川菜弘川——2017川菜挑战大赛决赛昨日在成都新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来自全省21市州的84家名店、87位名师、173道名菜齐聚一堂,共同角逐“名店、名师、名菜”三项代表川菜品牌...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