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铸造“绿色”强力引擎 走出“工业强省”坚实步伐

四川经济日报 2017-12-11 08:50 大字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易陟 杨萍 唐千惠 鲍安华 实习记者 朱方润 文/图

在为期3天的2017中国国际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展示交易会暨中国(成都)国际绿色产业博览会、中国(成都)节能环保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绿博会”)上,“绿色”这个关键词贯穿始终。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四川省出台了《四川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壮士断腕化解落后产能、推进转型发展,坚决守住绿水青山。2016年7月,省委十届八次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提出把推进绿色发展融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跨越”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构建适应绿色发展的空间体系、产业体系、城乡体系和制度体系,加快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四川。

淘汰落后产能企业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在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迈进过程中,四川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十二五”期间,四川省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累计完成技改投资2.25万亿元,年均增长12.0%。四川省以优势产业为重点,推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支持企业采用先进设备和工艺,建设了一批绿色工厂和循环经济园区,工业在园区的集中度达到70.5%,创建了两个国家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批准建立55个省级新兴工业化示范基地,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清洁能源装机占全国的22.3%。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势在必行。四川省在总结“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各行业先进产能和落后产能现状,结合行业发展规划、全省节能减排和技术改造总体安排,进一步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同时,规范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流程,确保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稳妥有序退出市场,为新的先进生产能力发展腾出广阔市场空间、环境容量和资源保障。

“近几年,川投集团通过推动传统产业向旅游和高新技术等绿色低碳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了一批煤炭、火电、铁合金等传统产业,焕发出传统产业第二春。”川投集团总经理刘体斌介绍,川投集团通过股权转让、破产、清算等方式,退出了一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十三五”期间,川投集团还将通过资源整合,重点发展牙科产业、康养产业、新能源产业等绿色新产业。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四川省累计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488户。仅2013到2014年这两年四川省就关闭小煤矿753处,涉及产能7129万吨。在平均每年净输入钢材1000万吨的情况下,2016年化解钢铁过剩产能420万吨,实现5年目标1年完成。今年以来,四川省淘汰粗钢77万吨,推动产能置换,规模前4的水利企业产能占比达到57%。全省水泥、平板玻璃,行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0%和84%,处于全国中上水平。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建设绿色制造体系

2013年到2016年,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1%,比全国平均多下降9.48百分点。通过开展千户企业节能行动,百户企业节水行动,“十二五”期间,累计实现节能1600万标准煤以上。

与国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相伴随,四川将节能环保产业纳入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在培育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等21条重点产品链发力,还着力打造成都、德阳、自贡、资阳、攀枝花等一批具有区域乃至全国影响力的节能环保装备、产品研制基地。此外,四川省还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服务业,加强行业监督管理,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技术实力的节能环保服务公司。

据四川省经信委副主任王文胜介绍,四川省将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列入5大高端成长性产业的重点培育,狠抓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加快德阳,中德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园。同时,在资源综合利用装备领域,四川省积极推广工业低温的发电,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利用,垃圾焚烧新技术等技术,组织编制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应用标准。2016年全省节能环保装备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5亿元,比2012年增加45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省把资源能源节约放在工业转型升级的突出位置,加大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力度,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重污染产业发展,扎实推进工业污染治理,大力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中国二重、四川长虹等8户企业围绕绿色关键工艺技术突破、绿色供应链构建等领域积极进行探索,宜宾海丰和锐等企业成为国家第一批绿色制造示范单位。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推动绿色工业发展

推动四川工业绿色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四川省整合发展科技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动产业创新发展,高端发展,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王文胜介绍道,2016年,全省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今年前10月,全省高技术产业增长17.2%,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高8.9%。

四川省突出军民融合特点,与12家中央军工集团和中国工程物理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10大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打造成德绵广经济区军民融合产业,产值规模超过2870亿元。在着力建设多层次科技创新平台方面,四川省亦迈步于前列,目前已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66家,省级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94家;组建北斗导航,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17个。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四川省支持发展众创,众包,众辅空间,建成孵化器600多个,在孵科技型企业超过3万家。

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面,四川省以循环经济为主线进行了新探索。除了实施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做好电机、配电变压器能效提升及内燃机、铅酸蓄电池等重点领域绿色发展,四川省还总结、遴选一批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典型,整理出企业、园区和地区构建循环经济链条的经验做法并在全省进行推广。

在工业污染防治方面,四川省以清洁生产为中心构建了新模式:将工业污染防治的重点由末端治理转向源头和过程控制,实施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计划,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支持企业实施中、高费清洁生产方案,并加强对清洁生产企业后续评价和跟踪问效。此外,针对热点、重点问题,四川省探索开展了工业领域灰霾专项治理和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清洁生产专项行动。

铸造绿色发展新引擎

助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四川省制定的“十三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提出,预计到2020年,全省能耗总量需控制在2.29亿吨标准煤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要下降16%、18%;全省年用水总量要控制在321.64亿立方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和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需下降23%。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促进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四川省将开展万千百亿工程,在10大重点领域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军民融合的重大工程。同时,把结构调整摆在更突出的位置,深入抓好产业、技术、产品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突出全产业链培育和优势再造,着力构建信息安全集成电路、轨道高效发动、天然气化工等全产业链。

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一方面,四川省推动产业园区建设由大而全向小而专,小而特,小而精转变,着力打造资源利用效能化。重点规划建设绿色园区,循环经济园区,资源综合示范基地,创建一批国家新兴工业化示范基地。另一方面,四川省按照高效、清洁、水污染防治装备的要求,在固体废气领域抓好一批战略性、支撑性、带动性强的节能环保装备重大项目实施,积极培育成都、自贡节能环保装备研制基地,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抓紧实施“十三五”清洁生产审核计划,在化工、建材、轻工等重点行业持续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效果评估。

新闻推荐

强化先进典型示范引领 5年间涌现1819个“四川好人”

12月10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获悉,全省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将于12月14日召开,届时全省精神文明创建成功经验将进行全面展示。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深...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