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育锻炼 上下学路上就可以完成
4岁之前,父母陪着孩子走走路,做做游戏就挺好。
5岁之后,可以慢慢学游泳、跑步。
7岁8岁的时候,可以参与一些球类运动,做相应的训练。
开学之际,一位骨科医生爸爸送给孩子们的贴心礼物——
众所周知,中国现在的孩子营养越来越好,喝进口奶粉,吃鱼肉蛋禽,但身体未必就越来越好。
教育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监测结果表明:中国学生的体质在以惊人的速度下降。与2000年相比,现在的孩子长得更高了、更重了,但跑得更慢了、跳得更近了、力量更小了、耐力更差了。除反映速度素质的50米跑成绩下降幅度较小外,其余各方面素质的下降幅度明显。
当然,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除了要“武装”好孩子的头脑,还要“武装”身体,让他们长大后有足够的体质迎接各种挑战。
但怎样“武装”才是正确的呢?为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教授曾建成特意约请大周末,从一个医生的专业角度和一个父亲的育儿经验,为刚刚开学的孩子们送出了一份最诚挚的礼物。
孩子不宜过早进行负重 和过长距离的训练
4岁之前,父母陪着孩子走走路,做做游戏就挺好。5岁之后,可以慢慢学游泳、跑步。
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生长发育规律,体育锻炼也是如此。作为一名医生,我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建议是:尊重自然规律,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比如青少年骨质柔软,骨骼弹性大而硬度小,易在过大外力作用下发生弯曲和变形,这时候负重练习就要慎用。而他们虽然身体灵活性和柔韧性好,但牢固性与稳定性差,在外力作用下易脱位,对抗性练习时应注意保护。另外这一时期的孩子,肌肉的发展慢于骨骼的发展,肌肉力量弱,易疲劳,所以不要急于练肌肉力量。最后,人的心血管系统生长发育完成最晚,青少年时期不宜过早进行专项耐力训练和过长距离的竞赛活动,但可以进行一些匀速、低强度的耐力练习来发展心肺功能。
看起来有点难,实际上并不难。孩子4岁之前,父母陪着孩子走走路,做做游戏就挺好的。到5岁之后,可以慢慢学游泳、跑步这些,但也不是一来就是几公里那种。其实你看我们中学体育测试,初中最长就跑800米,不会跑更长的了,这都是有科学道理的。
一般来说,你和孩子在一起时,可以观察他对哪些运动有兴趣,这样到孩子七八岁的时候,可以根据他的爱好,参与一些球类运动,比如乒乓球、羽毛球。如果发现孩子有特长,也可以带他们去参加相应的训练。
报培训班,家长不能把娃儿
交给老师就了事
至少要陪着上一节课,看一看,听一听,看教练是不是适合你的孩子,教育理念是否正确
在循序渐进的时候,要注意因材施教,很多家长都忽略了这一点。每个人的身体情况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孩子先天性关节松弛,那对他来说,吊单杠、攀岩这些就不适合,打羽毛球这种需要动关节的运动也不适合,那么他可以走路、跑步。
还有的家长,把孩子送进各种培训班就觉得自己的任务完成了,孩子训练,自己玩手机。教练哪里有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呢?就拿游泳来说,现在好多游泳班,教练根本不下水,拿一根竿竿在一边指导就是了,按理说是应该在水里教的。
现在的各种运动项目,家长给孩子报班时,往往只关注教练获得过什么名次,运动成绩怎么样。其实成绩好的运动员,他可能只是自己练得好,不见得就教得好。所以在给孩子报班时,家长一定要至少陪着上一节课,看一看,听一听,看这个教练是不是适合你的孩子,教育理念是不是正确,钱浪费是小事,练废了娃娃才恼火。
在我看来,如果找不到可靠的教练,如果做不到因材施教,那宁愿就让他去走路、跑步、游泳、骑车,这些都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也是日常生活中常常涉及的。
父母最好陪着他锻炼,
但不能逼着他运动
运动应该成为一种习惯,给人愉悦的感受,而不是一定要达到什么目的
我不管作为一个医生,还是孩子的父亲,都特别反感逼着孩子去运动锻炼。在我看来,喜欢运动本来是一种习惯,那么我们就应该好好去培养他,给他美好的感受。就如同让孩子天天做奥数题,如果他不喜欢,只会让他越来越不喜欢数学。尤其是进入逆反期的青少年,还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疏远。
怎样才能让孩子找到运动的快乐呢?其实就是刚才说的,从他小的时候,就陪他做游戏、走路、跑步,让他从内心觉得,运动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不但可以让身体放松,还可以结交到更多的朋友。而且像投篮进球了,射门球进了,那种感觉是非常美妙的。反过来,你逼着他一定要拿到什么样的成绩,那就很容易适得其反。我想,绝大部分的家长,是希望孩子通过运动达到身心健康,而不是要去拿世界冠军。以运动为职业的人是极少数的。说到底,我们不能以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去获取家长希望的东西。
孩子学业重,
确实没时间锻炼怎么办?
鼓励2公里以内走路上学,5公里以内骑车上学,晚饭后再走或跑半个小时
作为家长,我也知道,现在的青少年学习很紧张,也没有太多合适的场所去运动。
但我认为时间是管理出来的,比如早上上学,他可以骑车或者走路,因为你就是开车送他,从出车库到路上堵车再到找地方停车,也要花这么长时间。所以鼓励2公里以内的,走路上学;5公里以内的,骑车上学。
放学也一样,骑车或走路回家。放学后因为时间没有早上赶,还可以在小区里再跑一两圈。利用上学、放学的时间来锻炼身体,家长也可以陪着一起,既锻炼了身体,又增近了亲子关系,还了解了他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晚饭后,也最好花二三十分钟,到楼下走走或跑跑,只要时间管理得当,这都是没有问题的。
1
误区
吃苦
很多人都觉得,体育锻炼就是要吃苦耐劳勤学苦练,娃儿一喊痛或表示受不了不想去了,家长就本能地觉得是娃儿偷懒,吃不得苦。事实上真是这样吗?
曾医生说:
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应该提倡,但在体育锻炼中过分追求吃苦是不科学的,青少年的身体还承受不了。我诊治的病人中,有不少就是受伤的青少年,一个十岁的小姑娘,因为学舞蹈,背部受到严重损伤,不得不做手术。至于青少年膝关节、跟腱等关节拉伤、损伤的就更多了。
让人心痛的是,这些孩子的家人在到医院之前对运动可能造成的危害几乎不知道,孩子拉伤了韧带,还以为孩子吃不了苦;孩子不想跑步了,还以为孩子意志力不强,不但不停止,反而加量加重伤情。
那么,怎样判断孩子是不是拉伤或损伤了呢?正常的酸痛,一般睡一觉洗个热水澡第二天大部分的不适就缓解了,基本上三五天就没事了;如果一周都没好,而且越来越严重,那基本上就要看医生了。
2
误区
跳舞
现在送孩子去跳舞的家长挺多的,尤其是女孩子。但跳舞受伤的报道也不少。比如湖北小姑娘晓月在压腿时因为锻炼过度引发神经性损伤;广西女孩叶良琪也因为下腰时不慎摔倒,经诊断为脊髓损伤中位截瘫。
曾医生说:
家长想的是,舞蹈能让人身形美,还能培养灵动气质;武术能强身健体,增强意志力。不过有些运动看起来酷炫,但有时确实不适合某些孩子的身体,或者说受伤的风险很大。比如为了体现舞蹈的美感,有时候就需要做一些超过关节活动度或脊柱生理曲线的动作,这无论对骨骼、还是韧带、肌肉等软组织都是有潜在风险的,容易造成踝关节扭伤、膝盖软骨受伤、肌肉拉伤、背部受伤等等。如果再遇到一个不够专业的老师,青少年受伤的风险会更大。
成都商报记者 蒋庆 李学莉
新闻推荐
新华社成都9月1日电记者1日从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近期,该局组织抽检了粮食加工品、食用油、薯类及膨化食品、豆制品等各类食品共计428批次样品,不合格样品15批次。不合格样本中有10个批次...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