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扎根家乡 “点亮”贫困户幸福生活 ——记达川区木头乡新安村“第一书记”杨亚东

达州晚报 2016-05-31 18:47 大字

[摘要]——记达川区木头乡新安村“第一书记”杨亚东

近日,天刚刚亮,达川区木头乡新安村第一书记杨亚东就出发了,他拉着几个电力同事往村里赶。

“杨书记来了!”新安村村民们老远看到杨亚东,马上迎了过来。

“杨书记,又给村里拉电力材料啊?”“是啊,你看你们家里的电线全都裸露着,多危险啊,该换换了!”“要得,有啥子能帮忙的随叫随到哈!”村民们的回答让杨亚东心里热乎乎的。

为50多户贫困户更换电线

2015年9月,杨亚东被组织委派到木头乡新安村担任“第一书记”。在此之前,他是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达县供电分公司草兴供电所一名基层电力工作者。

上任前,对于如何当好“第一书记”,杨亚东心里也没底儿。为此,他找来很多涉农书籍“恶补”,并且跟自己定下“三要”:要扑下身子,与百姓打成一片;要虚心学习基层干部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管理技能等;要准确掌握村情民意,科学制订工作方案,真心为群众办正事。

由于自己也是木头乡人,杨亚东上任后,把心融在了这块土地上。既是家乡人,应为家乡苦干。杨亚东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干的。他带领村班子成员走村入户,了解群众的生活情况。一个月下来,他走遍了所有村民小组,走访了151户贫困户,实地考察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状况。

在入户调查中,杨亚东看到不少贫困户家的电线都存在老化的问题,群众用电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杨亚东决心为村民们更换电力设备。接下来,他将村里的情况如实向达县供电分公司作了汇报,最终筹集来电线、电灯、开关等设备,先期为10户特困户更换了电线和开关。

此外,杨亚东还为村里40多户贫困户更换了电线,看着村民能安全用电,杨亚东的心无比甜蜜。

创新思路将发展青花椒产业

关于新安村的情况,杨亚东的工作日记本上有一段这样的记录:新安村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1024亩,其中农田525亩。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76户,人口1421人,贫困户151户,全村无主导产业。村委活动室较为破旧,办公室里没有一件现代化的办公设备,没有一块像样的制度栏、公示栏。而这些文字、数据,似千金重担压在杨亚东的心上。

驻村的第一个月,他多方筹集、积极向供电分公司反映,最终筹集资金8万余元,用于村委“活动阵地”建设,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接通了自来水,添置电脑、打印机、桌椅板凳等办公用品,并设置了宣传栏、公示栏等。在他的努力下,村委会班子成员终于告别了做资料靠求人、开会靠站、渴了没水喝的时代。

村里没有主导产业,杨亚东挖空心思寻找出路。一方面,他邀请达川区的农业专家到村里实地考察,采集土地化验;另一方面,他多方打听致富渠道,创新思路。根据专家的化验结果,再结合村里的实际,杨亚东认为,发展青花椒项目是一条最适合的出路。那么究竟怎样来发展,杨亚东也有想法:先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村干部筹款购买树苗,村民们只需要加入合作社,根据自家土地面积种植,等青花椒结果卖钱后,再根据村民们的种植面积进行分红,“下一步,将具体着手这件事情,今年9月,我们可能将引进一批树苗。”

扎根基层融入新家

如今,杨亚东已在新安村干了大半年了,村民们对他的态度也从当初的质疑到现在的充满信心。

“一个共产党人,就应该为群众服务。”这是杨亚东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为改善民生,他四方奔走,动员2、3、5社村民自筹资金,并结合各界捐款的数十万元为三个社硬化公路1.4公里;关注村里留守儿童、贫困老人,他组织单位领导同事和其结对子,进行帮扶;密切干群关系,维护村里稳定,他亲自前往现场,为闹矛盾的村民协调沟通,化干戈为玉帛;加快科技兴农、土地流转,他引进业主来村投资,加快建设……

杨亚东在村里大半年的时间,一件接一件地做实事,村民们都记在心里。村民蒋安元说:“杨书记真心为咱百姓办好事、实事,村里百姓都相信他、拥护他、支持他、感谢他!”

(本报记者 彭凡珊 张文)

新闻推荐

两男子结伙连租4车骗得15万 女友虽被当“枪手”同样被刑拘

女友虽被当“枪手”同样被刑拘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