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一部记录农耕文化的作品 ——读李国仁的《农历》

攀枝花日报 2016-03-18 19:56 大字

读书札记

□吴兴刚

看到《农历》这一书名时,心绪一瞬间被吸引住了。厚重的《农历》在手时,便迫不急待地阅读。一口气读完这部长达70万字的长篇小说,让我心潮澎湃。

小说以主人公秦汉阳的成长经历为主线,以社会变革中苦竹滩上秦家塆的发展变化为辅线,讲述了自20世纪60年代初到新世纪初苦竹滩上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故事,把大巴山区苦竹滩上的秦家塆两代人不同的经历和生活态度婉转叙述,表现出了作品以点带面的深厚特征,比较全面、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农村、农业、农民近五十年的发展变化。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历经时代变迁,农耕文明源远流长,沉淀出的农耕文化博大精深,包含着佛家、道家、儒家等传统文化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价值观念、道德信仰、风俗人情、处世哲学等,并在历次社会变革中仍然赓续着,不绝如缕,表现出十分顽强的生命力。这也许就是作者因此慧眼独具,取出了《农历》这个响亮、厚重、大气、内涵丰富的书名的原因所在吧。

《农历》是一部直面中国农村发展现实的长篇小说,小说以二十四节气轮回为背景,紧贴中国农村发展变化,并通过其间在中国农村发生的时代故事,让一个个看似平淡的农历节气,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和神秘性,让小说更能让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产生共鸣,受到当代新农村建设者的关注。

《农历》选择的是中国特别具有代表性的四川大巴山为背景,将这一地区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农耕文明毫无保留地呈现给读者,让人在感受到扑面而来、带着数千年农耕文化强大生命力的同时,让正在致力于拓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人们,不得不思索这样一个问题:“面对一个个破旧立新、只有老弱病残的村落,中国农耕文化的传统如何继承光大?若干年后,乡愁何寻?”

《农历》的作者直面乡村社会秩序和底层阶级的生存状态,通过不同成份的几十个人物对象在不同时期为了生活所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复杂人性特点,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个有血有肉、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让亲历者感受到了真实,让后来者看到了真实,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阴暗。这样的叙述,是丰满的,是有感情的,无疑就是一种对中国农耕文明的弘扬和光大,是特别值得肯定的,也是值得写作者借鉴的。

小说别出心裁地以二十四节气及其周而复始的循环与轮回进行谋篇布局,把农人在秦家塆的农事活动、在土地上的春种秋收、在土地上经历的生离死别、在命运长河中的前赴后继,通过对民族文化心理和生活过程较为完整的展示和认识,不仅让小说更加具有鲜明民族习俗特征,更凝结着民族的历史、丰富情感和美好期冀,将作者想要呈现和表达的乡村文化的外在形式和内在蕴涵浑然天成、包含其中。

在《农历》里,秦家塆的乡风民俗、宗教祭祀、传说神话、诗词歌咏,川流不息地从遥远的源头汩汩流转而来,且围绕时代更替、人生的过程而陀螺般展开,形成乡村文化的深厚积淀与浓郁氛围,并且融入主人公秦汉阳和秦家塆各色人等的生活之中。尤其是小说中关于大巴山民歌、关于玉贞婚事场面的描写,灵醒细密、婉转曲致、妙趣横生,让人平生许多熟悉与生动,沉浸其中寻找那一个似曾相识的人物和场景。这种润物无声的形式,不断浸泡、熏染和撞击着,记录下的人生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把一件件周而复始的农事浸淫在民族文化之中,在生命的延续中得以传承、深植和发展,表现出小说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无穷张力。

《农历》中,主人公秦汉阳出身地主家庭,在歧视、贫困和苦难中度过童年和少年时光,青春年华时,感情的挫折和婚姻的失败又让他不得不远离生于斯养于斯的秦家塆。十年后,他面对阔别故乡茫然而又无措,因为他所看到的家乡早已不是过去的样子了——传统意义的乡村以及农耕文明正在消亡。当他带着十年前留在父母身边的女儿返回城市的时候,他发现父亲送给他的那个木匣子里装有的家谱和发黄的《万年历》时,他才明白,他父亲要他不要忘了自己的根在哪里。当我掩卷敲击键盘之际,我毫不迟疑地选择了李国仁的话作结,那就是:“这个根,既是秦汉阳他们家族的根,也是整个民族的根。

新闻推荐

融入宿舍是公共生活的开始

《光明日报》融入宿舍是公共生活的开始新闻事实:四川师范大学杀人案之后,很多人又开始讨论大学宿舍文化问题。曾经象征美好青春、坚实友谊的舍友之情,在很多网友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令人感到欣慰的...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