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文图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人们一般均认为
□唐明 文/图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人们一般均认为中国造纸始于公元105年,蔡伦是造纸的始祖,但这并不完全正确。其实,纸的发明与应用远在此之前。当然,蔡伦对于中国造纸术的推广与改进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他将原本制纸原料的丝絮,用更便宜易得的材料替代,例如树皮、破布、渔网等。因为材料来源丰富,纸的产量大增,进而推广到一般老百姓都能使用。后世各种制纸技术的改良,多是依照蔡伦的方法加以推广。有关造纸术的著作以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记载最详尽,第十三篇《杀青》中关于纸料、竹纸、皮纸的记载,可说是我国传统造纸术发展到最高峰的总结性叙述。
在四川的东部的华蓥山区,目前还有传承着最原始的古老的手工造纸技术。竹质纸的生产,在过去,对解决剩余劳动力、繁荣社会经济功不可没。虽是手工制作,但每道工序极其严格认真,纸质细腻,厚薄匀净,结体绵柔,色泽金黄,是一种特有的工艺品。目前的用途比以前就更加单一,人们用它祭祖敬神,打成“冥钱”。此外,好像也有人用来贴背疗病。但由于现在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成本的降低,古老的造纸术逐渐失去了它的经济价值和生活功用,因而这一传统的手工工艺濒临消亡。
造纸的工艺主要有八道工序:破竹打捆——下“红水”塘——洗净沤竹——下“清水”塘——石碾纸浆——下槽舀纸——上榨水分——晾晒“打纸”。
(一)破竹打捆。将收回的嫩竹破成节,5尺左右长短,每节又截成四破,打成捆,每捆20斤左右。
(二)下“红水”塘。把成捆的竹材整齐地放在一水塘里,在原料的表面,撒上足量生石灰,以起腐蚀催化作用。塘子大小因地制宜,浸泡时间在5个月左右。由于水里有生石灰的化学作用,因此水塘的水都成了暗红色,所以人们就通俗地称这塘子为“红水”塘。
(三)洗净沤竹。把浸泡了5个月左右的嫩竹从“红水”塘打捞起来,用清水洗净,然后又放在空坝里或塘子旁再沤15天(夏季)——20天(冬季)。
(四)下“清水”塘。把在干处沤过15——20天的竹材又放在一口清水塘子里,继续浸泡40天(夏季)或2——3个月(冬季)。由于水塘的水都是干净的河水,因此人们就通俗地称这塘子为“清水”塘。
(五)石碾纸浆。将竹材从“清水”塘捞起,此时的竹材已经变成绒絮状。把变成绒絮状竹材放进石碾子的石槽中,反复碾压,使其变成纸浆。
(六)下槽舀纸。舀纸是整个手工造纸的最关键的一环。把碾压后的纸浆倒进舀纸用的大石缸,就放水把纸料和匀,用一根竹棍(花槽棍)搅拌,捞去粗长纸筋,再用三爪棍细捞,然后用五爪棍再细捞,最后只剩下细绒的纸浆。后再放水,将拌好的纸料用耙头踏紧,以免舀纸时一下子全部浮起。在舀纸的过程中,只能根据需要量陆续搅浮。舀纸是用一张特制的“帘子”放在帘架上,帘架有两个提手,两手提着帘架,到槽子里舀纸浆水,横舀一遍,竖舀一遍,浆水能否均匀流布整个帘面,决定纸张是否厚薄均匀——这是舀纸技术的关键所在,全凭手势掌握。这是一项极为繁重、重复、单调的体力劳动,一天下来,一般人都腰酸背痛,非常疲劳。特别是三九严寒,风雪漫天,槽水结冰,仍要破冰舀纸,手浸在槽水里,寒冷刺骨,舀上一两个钟头,背上已冒汗,手脚仍麻木。
(七)上榨水分。纸舀好后,将湿漉漉的草纸叠成墩子,要用特制的机械榨干水分。
(八)晾晒“打纸”。像揉面一样慢慢地卷过去,然后又抓住另一角,依样揉过去,四个方向各揉一遍。那一沓纸在手里就跟橡皮泥一样,任敲敲打打,任意变换着形状,却不能有一张破损。有时还要用嘴吹动纸角,以确保每一张纸的顺利分离。把分开的每盒纸再进行晾晒。过去生产量大的时候,大家就在江边的开阔地去集中晾晒,但也有遇到大风大雨的时候,那就片纸无归,损失殆尽。以前一盒30张,现在一盒11张,250盒为一挑,一盒纸只买两毛钱。
新闻推荐
近日,部分学生向四川省教育厅反映,极少数高校为提升就业率,采取弄虚作假手段,严重侵害了学生利益。7月13日,省教育厅办公室发出《关于严禁毕业生就业率弄虚作假的通知》,要求各高校严格遵守实事求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