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节水管水,咱们也是“蛮拼的”——探秘生态绵阳的“治水之道”

绵阳日报 2015-03-23 00:14 大字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一项惠及绵阳城区百万市民的重大民生水利工程——“引涪(江)济平(政河)”工程在江油龙凤镇启动。这一投资约3000万元的引水工程,将于今年国庆前完工。工程建成后,每年将直接从涪江上游向平政河输水上亿立方米,从根本上改善绵阳城区水生态环境,还市民一条清澈的平政河。

作为全国第二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绵阳市积极探索水资源管理经验,让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为全国水资源相对丰沛地区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探索出一条成功的路子。独具绵阳特色的节水经验和管水模式,正逐步被全国各地借鉴推广。

□ 蒋晓署 本报记者 魏星奎

旱涝交替生态绵阳遭切肤之痛

绵阳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合理,让绵阳常常为水所困。多年水文资料显示,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全市70%的降雨集中在每年6—9月,60%的降水集中在境内西北部山区,造成旱涝交替连年频发。季节性干旱使得局部地区个别时段出现缺水情况,梓江、安昌江等河流甚至出现断流现象,用水矛盾有时十分突出,成为严重制约绵阳市农业生产的心腹之患。

从水利工程分布运行情况看,结果同样不容乐观。在涪江以东地区,已建成的700多座水库分布不平衡,加之年久失修,不少水库塘堰淤积量已达库容的30%左右,造成一方面洪涝灾害严重,一方面枯水期农业生产遭遇“用水荒”。

此外,因水源工程建设滞后和渠系不配套等原因,造成江河有水蓄不起,水库有水送不出,不少地方不得不“靠天吃饭”。

而与此同时,绵阳市整体节水意识仍然淡薄,水资源利用方式比较粗放,整体用水效率低。目前,绵阳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6,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灌溉用水被白白浪费掉。城市供水管网漏损严重,大量珍贵的水资源被漏损掉。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绵阳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水危机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急需破解的生存问题。严格管好用好有限的水资源,从根本上解决绵阳市的水资源问题,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在全市上下早已形成共识。

自2007年成功创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城市后,绵阳市在水资源管理利用上又踏上了新征程。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要将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全市长期坚持的一项战略任务,通过总结推广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经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从制度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市水务局局长向地平告诉记者,全面落实好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政策,让水资源更好地服从服务于绵阳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当前全市水务系统干部职工义不容辞的责任。

水危机下绵阳独创“管水模式”

去年10月,一则《四川绵阳推出“河长制”加强水生态修复》的新闻在新华网等重要网站推出,引起了包括国家水利部等相关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河长制”推出的背后,是绵阳创新水资源管理的一个务实举措。针对河道管理混乱、河水污染加剧的现实,去年9月,市水务局在全省率先一步,在游仙区芙蓉溪流域创新推出河道管理地方行政首长负责的“河长制”。

“河长制”明确河流所辖乡镇负责人为“河长”,所辖派出所所长为“河道警长”,河道巡逻员及村民构成水生态保护的末端,在全流域设置10个公益性岗位的河流保洁员,经常沿河巡逻并负责做好河道保洁工作。

随着“河长制”的推行,全市水务警务室也于去年11月24日挂牌成立,其主要职能除了城区涉水违法事件行政执法外,还要协调各地公安部门配合水务部门打击涉水违法行为。水务警务室自挂牌成立以来,现已查处各类涉水案件10起,其中包括5起非法采砂、5起非法电捕鱼。游仙也因此被水利部列为全国首批河湖管护机制体制创新试点县。今年,水务部门将在全市条件成熟地区全面推行“河长制”、“警长制”。

加强水资源保护,不断改善水生态环境,“河长制”仅是其中之一。

为加强水资源管理,绵阳市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一步,出台了四个管水“红头文件”,坚持制度管水,着力构建起完善的管水政策体系。

根据省上下达绵阳市的用水总量,绵阳市出台了《绵阳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拟定并下达了各县市区用水总量、用水效率、纳污能力控制红线。绵阳市还出台了《绵阳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的通知》,从制度层面,为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提供了政策依据。

同时,绵阳市始终坚持执行严格的取水许可审批制度和水资源论证制度,认真落实用水监管措施。对有下泄流量要求的取水项目,市水务局明确要求,在工程设计方案中要有相应的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同时,加强取水许可检查,督促水电站按审批规定下泄水量,以维护河湖生态健康。

科学治水让水更好服务绵阳发展

今年1月4日,武都水库正式开闸放水,对灌区内充蓄不足的塘库堰展开了首批春灌补水蓄水工作。历经23天的充蓄,1600万立方米武引水欢快地流进了游仙、三台、盐亭等旱区蓄水工程,充分保障了开春后灌区127万亩农田春灌用水需求。

严格保护、合理调度水资源,提高管水的科学性,才能让水更好地服务于绵阳经济社会发展。在加强水资源合理调度,确保工业农业生产用水的同时,市水务局还针对绵阳城区用水实际需求,实时适度合理调度水资源,全力维护城区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针对芙蓉溪枯水期水质差,对沿岸群众生活有一定影响的情况,市水务局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召开芙蓉溪生态调水协调会,制定调水方案,连续三年在枯水期通过沉抗水库向芙蓉溪补水,改善了水质,提升了水生态环境。

为保障城区百万人口饮水安全,每到枯水季节,市水务局都及时召开协调会,协调武都电站、通口电站、龙凤电站、开元电站等,坚持上下游兼顾,生产生活兼顾,既保证群众生活用水,又保证电站正常发电。

为进一步改善城区水环境,近两年来,市水务局加大投入力度,先后组织开展了平政河清淤、芙蓉溪清淤一系列工作。今年初,市水务局又启动了“引涪济平”工程建设,从龙凤电站下游引水到平政河,从根本上改善平政河水质。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威胁。对此,市水务局高度重视水资源监测工作,已连续10多年对绵阳城市规划区20多处地下水井水位、水温等进行观测,对涪江、安昌河、芙蓉溪等8条重要江河及鲁班水库、沉抗水库等12座水库进行水质监测,每年监测次数达200多次。

针对水质超标的断面及时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有针对性地通过清库、引入生物技术修复水生态环境等措施改善水库水质。同时,各地水务部门也对网箱养鱼、肥水养鱼进行了取缔整治。

在已建成11个水文站的基础上,绵阳市将在今年内力争完成投资3000多万元,在全市一些中小河流上再建设12个水文站,为今后河水水质监测、防旱抗汛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新闻推荐

100万吨调味品项目落户江油工业园

本报讯(王良波)近日,由四川巨鑫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巨鑫集团江油总部基地建设及年产100万吨调味品加工项目”与江油工业园区成功签约。据了解,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0亿元,共分两期实施:一期计划投...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