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曹加勇:将传统文化融入苴却砚

攀枝花日报 2014-04-25 05:07 大字

□本报记者 陈兵 文/图

曹加勇的家在仁和区大龙潭乡混撒拉村,家中一间名为“迤风堂”的大厅里摆放着他这些年雕刻的上百方苴却砚砚台;家中雕砚房内,雕砚师的手正在苴却石原石上抚摸着。曹加勇把这种行为解释为“用心灵的力量感受”。

几天前,曹加勇刚入选“2013年度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典型人物”并受到表彰,成为四川省唯一上榜者。经过二十余载的努力,不惑之年,曹加勇终于跻身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典型人物行列。

坐在院子里,和记者聊起这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曹加勇显得有些兴奋。“很多突破口仍待打开。”曹加勇提高嗓音说,当务之急就是每一件苴却砚作品都要根扎中国传统文化,这样的作品才可能接近完美。

摸索

文化与砚雕结合

曹加勇出生在攀枝花苴却石的产地、大龙潭乡迤资村,因为家境贫寒,高中没念完就不得不辍学。“那时我每天随家人下地干活,以为一辈子就这样了。”但上世纪80年代,当地开始发展苴却砚产业,广招学徒,从小喜欢书画的曹加勇报了名。

曹加勇自幼喜爱书画,读小学一年级时就爱在纸上画手表,后来辍学回家放牛时,他就在石块上画画写字,身边的牛羊山水都是他的绘画对象。

在砚雕学习中,制砚厂厂长倪方泽因曹加勇偏爱书画、喜爱传统文化的潜质,将其列为重点培养学生。凭着勤学好问,曹加勇很快在一群学徒中脱颖而出。当时,师傅经常对曹加勇说:“掌握雕刻的技法不难,只需稍加指点,两三年后雕刻精致的图案完全不成问题。最难的是要有艺术思维和文化底蕴。”

从这之后,曹加勇对砚雕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促使其雕刻技艺有了质的飞跃。

将苴却砚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曹加勇摸索了20多年。如今,自由艺术家张正濂、厂长兼教师倪方泽、文化人张俊山,都成了曹加勇的好朋友,且亦师亦友。谈及他们,曹加勇说他必须感谢这些人,因为他们传递给他的一种理念——苴却砚是艺术品。

学习砚雕技艺,除了老师手把手教外,更多的是自学。曹加勇在工厂打工时,每个月除了基本的生活开销外,剩下的钱都拿来买书,现在家里堆了至少上千本名家花鸟山水画册和著作。同时,曹加勇不放过每一个与“文化人”交流学习的机会。通过不断学习积累,曹加勇开始大胆实践“文化苴却砚”的雕刻。在他看来,这也是支撑他走下去的最大动力。

创作

学习与提升同行

“文化不能停。”曹加勇解释说,一是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渴求不会停歇,二是将传统文化注入到苴却砚作品中也不会停。

在他看来,他和攀枝花上千位苴却石雕刻者最大的不同,就是他特别注重文化的魅力,“大家买的是艺术品、是文化内涵。这不光考量雕砚师的技法,还考量作者的思维和学识修养。心里装了多少,才能表现多少。”

2005年,在《江山多娇》勇夺金奖之后,曹加勇成立了自己的砚雕工作室和龙潭苴却石刻艺术品研制所。如今,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正探索将传统文化注入苴却砚中。

雕砚20余载,曹加勇除了研习传统文化之外,只要有空便到各地采风,感受当地民俗风情。全国几大名砚产地,他考察过多次,学雕刻技法,感受文化底蕴。“每次到长城、故宫,都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由此带来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曹加勇的徒弟小林说。

近年,曹加勇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济公新传》砚获得中国名砚名师大赛金奖,《敦煌飞天》《硕果》砚同时获银奖;他主刀雕刻的《这里得天独厚》苴却石大型浮雕,如今陈列在金色攀枝花展览馆。他认为自己最好的作品还没有诞生,“我打算继续创作几方砚台精品,让大家通过砚台能记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并为此自豪。”

前行

坚守与期待相伴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攀枝花苴却砚有了一定名气,不少苴却砚作品在各类评选中屡获大奖,不少雕砚师获得省市乃至全国雕砚大师称号。

但相比传统的四大名砚,苴却砚仍有明显的差距,尤其是在人才、历史沉淀等方面差距更大。同时,因为起步晚,苴却砚的文化研究也相对滞后,这无疑是一个文化产品的重大缺陷。可以说,攀枝花苴却砚仍处在一个“很多方面都需要突破”的阶段,这也是攀枝花苴却砚行业的现实。

“苴却砚的发展困境需要政府的‘救援\’,更需要雕砚师自救。”曹加勇每年都会外出参加各式各样的展销会。虽然苴却砚的名气还不及端砚等传统名砚,但曹加勇相信苴却砚的未来价值。

曹加勇告诉记者,很多人其实很喜欢苴却砚,但却“百般刁难”压价,尽管对方出价不低,但总觉得攀枝花苴却砚不应该只值这个价,所以就坚持自己的定价。正因为他的坚守,很多次展会上曹加勇一方砚台都没卖出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攀枝花苴却砚产业在上升时期给自己的一个定位和定价。

“文化制砚于我们而言应该是事业而非工作。”曹加勇告诉记者,苴却砚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雕砚师的坚守,也需要大家对苴却砚未来发展的期待。

新闻推荐

攀钢突破钒钛资源绿色开发技术瓶颈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脱硫工程技术每月减排二氧化硫2200吨左右

本报讯(张瑜特约通讯员孟祥林王彦华)日前召开的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传出好消息,攀钢“烧结烟气高效脱硫工艺装备集成技术开发及工业应用”项目荣获2013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近日,攀钢研究院...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