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文化建设要实打实地推进 ——访仁和区区委书记陈可红

攀枝花日报 2011-12-06 09:53 大字

□本报记者 杨荟琳

“文化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但文化建设却不是,它需要我们实打实地推进。要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能一味地提文化体系建设,更需要我们有一些具体的载体去填充,就像盖房子,不仅要建框架,更要搭主体。”11月30日,仁和区区委书记陈可红在谈到该区文化建设时如是说。

大体系要填入实内容

10月15日至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随后,四川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召开,为全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迈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仁和区应该如何作为?

陈可红认为,当前最紧迫的就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是社会的公共理性,也是一个地区要实现长远发展的基石。”陈可红认为,缺少文化内涵的经济发展,就像沙上之塔,不能长久。为此,仁和区必须全力推进文化体系建设,在人民群众心中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体系\’是理论完备性的一种标志,但也只能是理论领域内的表述。要把一个老百姓记不住的理论东西变成百姓举手投足的行动,就必须要有实践的形态。当前仁和需要在文化体系的理论大框架下,丰富实际内容,这样文化才能实现真正的大发展大繁荣。”陈可红认为,要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理论体系,更需要引入实践主体。

陈可红告诉记者,仁和现在正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大框架中填入思想教育、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等实践性的内容,“一提到精神文明建设大家都觉得很空,但如果我们把它和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乡镇等创建活动相结合,就能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除此以外,仁和区还将依托四川省文联文艺创造培训基地这个平台,鼓励创造一批能够体现仁和地方特色、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品力作。对于未成年人这个群体,仁和将课堂搬到了大龙潭乡混撒拉村的芒果基地、大田镇的石榴基地,让未成年人到特色农业体验实践基地去劳动,去感受劳动的艰辛,从而养成他们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针对不同的群体、不同的部门,我们开展不同的活动,这样让大家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也能在心里筑建起核心价值体系。我们经常说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是这个意思。”陈可红认为,唯有填入具体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筑得更加牢固。

大建设和细管理要同步进行

享受文化不仅仅是精英群体的专利,也需要基层群众的参与。国家提出了要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重点就是要让更多的人沐浴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当前,仁和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初具雏形,如何把体系进一步延伸,从而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

“我们不能光注重建设,更要注重管理。文化体系的建设主体是人,发挥效益也必须靠人去管理。”陈可红说,目前,他们正按照“基础在于建、核心在于管、关键在于用”的工作思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基层公共文化活动设施分布不均的问题。”陈可红说,仁和区虽然近几年建设了一批农家书屋、文化大院,但总体来看还是分布不平衡,许多偏远民族地区的群众还不能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为此,仁和区提出了完善全区三级文化网络的目标:2011年底,仁和区图书馆、文化馆将免费向公众开放;2012年,每个乡镇将建成1至2个农村文化大院,完成19个城市社区书屋建设,规范81个农家书屋,建设3至5个流动书屋。

“对于一些有场地和设施的地方,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它们更好地发挥效益,为群众更好地服务。”陈可红认为,要让这些公共文化活动设施发挥效益不是简单地动员群众来使用,还要考虑到设施的管理、维护。只有在完善的运行管理体系下,才能实现物尽其用。对此,仁和下一步将探索并建立服务仁和区文化发展特点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基本框架,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管理办法,规范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运行管理,搭建一个数字化服务平台。

软文化要产生硬实力

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一定程度上应该是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近年来,仁和区通过引进一些项目,文化产业已有了一定发展,但比照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要占全区GDP5%的目标,仁和区的文化产业发展还有一段路要走。

“为什么文化发展速度常常滞后于其他领域发展的速度,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小,人们的积极性不高。”陈可红认为,很多地区的发展都是经济先行、实践先行,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再单纯地靠实践推进经济已动力不足。正如陈可红所说的那样:“当前我们已经处于一个刻不容缓的历史转折点,文化已经从历史舞台的幕后走向前台,从边缘走向中心,我们已经进入了文化发展的崭新时代了。”

文化是软实力,但也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对此,陈可红深信不疑:14年前一部《泰坦尼克号》,从中国人的口袋里卷走了3.6亿元人民币。

“既然他们的文化能产生如此强大的敛金能力,我们的为什么不行。关键是我们的产业规模太小。”经过思考后的陈可红认为,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要条件。“我们仁和有苴却砚、有民族风情浓郁的村落,这些都是发展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资源。”陈可红说,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苴却砚产业,我们已经着手进行苴却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从苴却石资源的保护和开采、苴却砚的加工和销售到苴却砚文化城的建设等方面,全面系统推进苴却砚文化产业的发展,并开始有意识地引入一些龙头企业,带动苴却砚产业做大做强。

陈可红坦言,光靠苴却砚产业的发展,实现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的5%这个目标,是有难度的。下一步,他们将重点打造三张文化名片,“除了苴却砚、还有两张分别是生态宜居城市文化名片和阳光康养旅游文化名片。”陈可红认为,当前,他们可以依托仁和的“谈经古乐”“板凳龙”“羊皮鼓舞”等充满民族特色的文化表演,引入乡村旅游范畴,“这样不仅能够壮大我们的文化产业,还能做大我们的旅游产业,何乐而不为。”

新闻推荐

机电学院荣膺“四川省第二批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称号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马琪)日前,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法制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文,命名四川省103所大、中、小学校为“四川省第二批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榜上有名。据了解,依法治...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