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地 文化如阳
(上接第一版)
文化重建,激励德阳人民穿越灾难,化危为机,加快重建,科学重建
“5·12”特大地震的发生,不仅摧毁了灾区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家园,同时,也摧毁了人们幸福快乐的精神家园。全市文化重建同经济社会重建一样经受着特殊考验。
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全市规划文化重建项目822个(文化779个,广电43个),规划资金近17亿元,实现了灾后文化恢复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这一目标,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发展水平至少推进10年以上。从市到县,一批文化地标性设施即将建成。灾后恢复重建的孝德新城、绵竹年画村、玄郎村、什邡马祖村、红豆村、罗江调元镇和白马关镇彰显鲜明的文化特色。
全市现有7个文化馆,6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12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598家农家书屋,1444个行政村均建有文化活动阵地(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9.5%,87.7%的20户以上行政自然村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全市现有全国文化先进县、模范县2个,全国群众文化先进社区2个;省级文化先进县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个,“四川省先进文化乡镇”32个,四川省民间艺术(特色文化)之乡4个。
围绕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加快职能转变,完善管理方式,强化了依法行政和行业监管。国有文化单位以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体制创新,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加快。对保留事业单位性质的,已完成事业单位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实现竞争上岗、全员聘用、目标管理、绩效挂钩。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年均增长20%以上。全市文化(包括新闻出版发行)产业经营单位近4000家,从业人员4.5万人,经营年收入达到48亿元。已初步形成新闻领域经营性产业、文化娱乐产业、出版印刷产业、旅游文化产业、工艺美术品产业、电影放映和文艺演艺培训产业等六大体系。
针对灾后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有着特殊的需求,德阳各级党委政府将精神重建摆上重要日程,体现出高度的责任和担当。从 “心连心”艺术团慰问演出到几个人的文艺小分队面对面演出,从《爱在天地间》赈灾义演到遍布城乡的心理抚慰,从群众文艺调演到“三下乡”、“四进社区”,从“素质提升工程”到感恩·自强·奋进宣传教育,从常态新闻报道、应急舆论引导到大型宣传展示……极大地激励全市人民从灾难中穿越,化灾难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奋力推进加快重建、科学重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
2009年2月,德阳出台了《德阳市文学艺术奖实施办法》,相继设立“德阳市哲学社会科学奖”、“德阳市文学艺术奖”和“德阳市三星堆文艺奖”,加上此前设立的“五个一工程奖”,构成德阳推动文化精品创作的良性激励机制。有了这样一个工作机制,文化队伍建设厚积薄发:社会各领域涌现大量文化人才,全市现有国家级会员87人、省级会员406人、市级会员近4000人;有了这样一个工作机制,推动精品文化精品创作生产:围绕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等题材,生产创作各类文学艺术作品上万件;市舞蹈家协会、市舞蹈学校的舞蹈《姑娘》获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铜奖;民营文化企业金桥川剧团以三星堆文化为背景打造的大型情景川剧《青铜魂》在省第六届川剧艺术节、第十三届振兴川剧调演中获得七项大奖;电视剧《中江表妹》探索和创新了业内筹资运作新方式。
当前,德阳正在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的热潮,把中央和省委的新精神、新要求与德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对全市文化改革发展工作再审视、再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德阳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重,加大投入与体制改革并重,发展繁荣与加强管理并重,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潜力和优势,着力打造德阳文化的特色和品牌,提升文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提升德阳文化产业实力和文化整体形象,力争在文化改革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努力建设中国西部文化强市。
面向未来,一个经历磨难崛起坚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现代文化名城,正展现在世人面前。面向未来,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即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新闻推荐
肩负科学发展 执政为民新使命 ——三论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四川日报评论员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一定要牢牢把握大会的主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中央精神和四川实际结合起来,把科学发展具体化,不断加深对做好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