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马晓燕矿区的春节氛围是从腊月二十三浓厚起来的这一天

攀枝花日报 2011-01-28 20:19 大字

□马晓燕

矿区的春节氛围是从腊月二十三浓厚起来的。这一天既是民俗中的“小年”,也是祭灶的日子。巧的是,这一天也是我父亲的生日。因此过这个特别的日子于我们家有着多重含义。屈指算来,在矿区已经过了26个春节,但印象最深的还是1984年过的那次,因为那是我们全家第一次团团圆圆地过年。

过完父亲的生日,母亲便忙开了。母亲把和父亲商量好的要置办的年货写在一个小本本上,然后逐样准备,一直要忙到二十九。这期间,母亲忙并快乐着。但最忙的还是大年三十这天。大清早,父亲便起床,把新油漆过的大门重新认真擦拭一遍,然后贴上大红的春联,门中央贴上一个倒着的福字。不爱睡懒觉的我一步不拉地跟着父亲。见“福”字贴倒了,我着了急,连忙告诉父亲字贴倒了。父亲笑着摸摸我的头说:“孩子,倒着贴,也就是说福到咱们家的意思。”13岁的我恍然大悟,使劲点点头,把这个重大发现告诉还赖在床上的姐姐和弟弟。吃过早饭,父亲拿着头天晚上磨得锃亮的刀走向鸡笼,把一支最漂亮的大红公鸡抓出来,拔掉鸡脖上的几根毛。我捂住眼睛不敢看,9岁的弟弟则凑得近近的。等我睁开眼,那只漂亮的大红公鸡还在地上作最后的挣扎。这时,父亲已把养了几日的鱼剖了,正在去鳞。父亲一边忙碌着,一边对我说:“燕儿,知道过年为什么要吃鱼吗?”,我茫然地摇头。父亲说:“过年吃鱼,意味着咱们家年年有余”。我心里想着,这个春节和千里之外的乡下还真是不太一样呢,看来得入乡随俗。再看那边系着围裙的母亲已经利落地把那只公鸡收拾妥当了,脸上一直洋溢着喜悦的表情。我知道,母亲盼了十多年,终于能全家在一起过个团圆年了,母亲的愿望成真了,我们三姊妹的愿望成真了,这实在是令人兴奋。两个炉子的炉火烧得正旺,我们围在父母的周围打闹着,满心的喜悦。

吃年饭的时间还是按照四川南部乡下的习俗,在中午吃年饭。平素几乎排不上用场的那张硕大的圆桌摆满了美味佳肴,我馋得直咽唾液,趁父母不留神的当儿偷偷从这个盘,那个碟抓些好吃的忙不跌地塞进嘴里,然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心里愉悦得不行。母亲摆上七副碗筷,我数了数,全家只有5口人,怎么多出2副?看到我们眼中的疑问,父亲严肃地对我们说:“这2副碗筷是你们过世的爷爷和外公的。”父亲边说边往2个酒杯倒上酒,还让我把大门打开。母亲则蹲在地上往一个瓷盆里烧着纸钱,父亲和母亲嘴里不时地念叨着,大意是过年了,请过世的老人也来儿女处一起过个年,再送上点纸钱,希望劳苦一生的老人在另一个世间也过得富足些。母亲的最后一句我听得真切,让老人们保佑我们三姊妹健康快乐地成才。这时,只见父亲把杯中的酒洒到地上。我一时难过起来,仿佛又回到儿时乡下在慈祥的爷爷和外公膝前撒欢的情景。父亲说:“好了,孩子们,可以开饭了。”然后拿着早已准备好的一串长长的鞭炮摊到门口放起来。在震耳的脆响声和浓郁的硝烟中,庆祝团圆的年饭开筵了。

那年的年饭,善良的母亲醉了,还几度哽咽,那是喜悦的泪花。母亲为全家终于能够在一起过年,并且从今后一家人再也不分开而高兴。

那个春节,那桌年饭,那种其乐融融的景象,至今仍铭刻在记忆的深处,并随着时光的流逝、年岁的增长而愈加清晰。

新闻推荐

四川机电学院首次单独招生考试昨举行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马琪)27日,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首次单独招生考试在该院马家田校区实训大楼开考,424名考生参加了考试。根据四川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和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的要求,机电学院2011年单独...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