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590克 身长29厘米 超早产儿住院152天 康复出院
590克新生宝宝住院152天康复出院
10月25日,早产儿久久的爸爸妈妈来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接她回家,眼里洋溢着浓浓的幸福。她的主治医生和护士们看起来格外高兴,围着久久,抱了又抱。从5月26日入院到10月25日出院,这个刷新陕西省人民医院新生儿住院时长、孕周最短和出生体重最低纪录的女婴,在过去的152天里,在新生儿科留下了太多故事。
“她的微笑给了我很大信心”
胎龄24周+4天,体重仅590克,身长29厘米,还不到足月宝宝身长的三分之二。刚从手术室复苏后转过来的久久,那时候还没有名字。“只有手那么大,全身皮肤呈胶冻状,缺氧,一分钟呼吸仅能达到14-20次,氧饱和度极低。”主治大夫芦红茹这么形容刚出生的久久。
据新生儿科主任张勤介绍,医学上把胎龄小于28周出生的婴儿叫做超早产儿,孕周越短、体重越轻,早产儿的死亡风险越高。而22至25周出生的婴儿,又称作“生存性不确定”或“生存极限”婴儿,对此类婴儿的治疗是新生儿科医生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久久才24周。我们医护团队面临的挑战非常大。”她说。
医护团队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由于久久是超未成熟儿,各系统器官均发育不完全,肺部条件更差。实现正常呼吸,是她能够活下来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经过对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规范治疗后,久久肺部状况明显好转,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同心协力下,久久的呼吸支持逐步从插管有创通气过渡到无创通气。8月16日,久久撤除呼吸机,出院时她已经完全脱离吸氧。
同样大的孩子在母体内仍处于生长发育期,如何让久久实现在母体外的正常发育,是医疗团队面临的第二大难题。“前期以肠外营养为主,慢慢通过母乳喂养,加大肠内营养补给的比重。”主治大夫芦红茹一锤定音。医护团队通过脐静脉置管及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手术打通了肠外营养的“供给通道”。出生后第4天(矫正孕周25周),久久排出了黑色的胎便,这意味着外部输入的营养久久可以吸收,营养方案可行,更意味着久久的胃肠道系统发育良好,她正在努力地,一点儿一点儿长大。
152个日夜的陪伴
在经历了70天深静脉营养治疗后,久久终于在第75天过渡到全肠道喂养。然而,由于孕周及体重太小,除慢性肺病外,久久还是出现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那段时间,芦红茹常常伏在久久的床边观察这个孱弱的生命。她回忆道,“这些我们都预估到了,但是还是比较担心。久久肺部力量很弱,很少听见她大声哭,但是我每次见她的时候,她都紧紧地抓着我的手,朝着我笑。我觉得她的微笑给了我很大信心。”为了解决久久视网膜病变的问题,医疗团队联合眼科进行动态眼底检查,坚持每周一次床旁眼底检查,掌握疾病发展情况。因久久出现了急性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眼科分别为她实施了2次抗视网膜病变手术,眼底恢复良好。
152个日日夜夜,每日都有个体化的诊疗计划,从输液量、热卡、营养成分配比,微量元素补给,呼吸支持方式,抗感染用药,全面细致。“出生体重590克到出院时4020克,体重增长了近7倍。”芦红茹说道。本报记者张毅伟
新闻推荐
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溯源、寻根、凝心、铸魂”的传统盛事,更是中华儿女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