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面对“双减”,学校的“底气”该从哪里来?

汉中日报 2021-09-02 10:38 大字

一条信息,在刘习聪的手机里弹出来。

“城里好多课外培训取消了,我想把孩子送回来读书。但这样,他会不会输得很惨?”面对家长的疑虑,刘习聪回了四个字:“尽管放心。”

刘习聪是一名乡村学校教师。他所在的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平口镇完全小学,是湖南省最大的库区农村小学之一,有2000多个孩子在这里就读。

尽管这几年,也偶尔有家长向刘习聪提出这个想法,但最近类似的咨询明显多了。随着“双减”意见公布,学科类课外培训班齐踩“刹车”,作为学习主阵地的学校,愈发成为广大家长和孩子的重要依托。

在各方关切面前,学校该如何应对“双减”带来的挑战?“尽管放心”的底气,又从哪里来?

下午三点半之后,乡村校园也能很精彩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一直认为,“孩子们太委屈了”。

“学校老师在课堂上有自己的教学节奏,而课外培训完全是另一套。培训机构往往只是迎合升学需求,搞知识灌输、题海战术、超前学习,是急功近利的。当孩子们需要同时面对两种节奏、两套标准,学习本来的规律和节奏,怎么能不被打乱?教育的生态又怎会不被侵害?”她说。

在刘希娅看来,教育重心回到学校,“从另一个角度说,正是回归了教育应有的规律,也让学校和老师松了一口气”。

课后服务,在谢家湾小学已经开展了好几年。孩子们根据家长时间来选择自己的放学时间。刘希娅表示:“每个孩子对新知识的接受快慢不一,下午课后的时间段正好根据自己的情况,由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强和巩固。当然,更多的孩子会在校园中的各个兴趣组充分享受童年时光。”

“随着国家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乡村学校也不断在进步和发展,这些年,我越来越有信心跟家长们说,没有课外补习,学校也一定能教好孩子,甚至更有效。”刘习聪说。

平口镇完全小学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校内课后服务。服务分为两种,一是课内辅导,二是兴趣课程。随着课后服务的加强,刘习聪每周一、三、四都会面对不同的面孔,辅导学生们的数学、作文等。“工作时间是变长了,但你问压力会不会变大,我觉得真的也不大。”他说,“和孩子们相处的时间,是最快乐也最放松的。”

想让孩子们减负,老师们得更下功夫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物理老师张翼翔每天的午饭,几乎都是小跑着去食堂买的。没等扒拉完,学生们便带着千奇百怪的问题来到办公室了。

但他很享受这样的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可以感受到学生对物理的热爱,灵感与创意也在师生的交流中不断迸发。

“双减”意见指出,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这意味着,在学校的时间,尤其是课堂上的黄金四十五分钟,至关重要。

想让孩子们减负,老师们着实得下一番功夫。如何把握好校内时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们轻松又完整地掌握各个知识点,这是张翼翔最常思考的事情。

在一次实验课上,经过反复比对后,一位同学兴奋地说:“张老师,原来摩擦力跟速度真的没有关系啊!”这让张翼翔意识到,过去,教师在设计和提出问题的时候,往往处于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只有从孩子们的年龄和认知阶段出发去理解问题,通过大胆设想、求证、实践、分析、总结,才能让学生们把课本上的知识点留在心里。

现在,在他的课堂上,学生看不到“满堂灌”的PPT,也听不到太过绝对的论断。一切,都是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排兵布阵”。“我的课程注重探究的过程,通过现象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再自主选择实验器材、设计方案,将研究方法渗透在实践中。”张翼翔说。

这个过程,既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教师的反思过程。

刘希娅也认为,减轻学生负担,意味着老师需要花更多时间去备课,不断提高课堂质量和作业质量。这要求老师长期保持对学生的观察,精心挑选每一道题、每一个案例、每一个文本,只有花时间去研磨,才能收获精准性和实效性。现在,谢家湾小学的老师们正抓紧时间,每天在办公室埋头备课、探讨交流,研究教案讲义,为新的学期作准备。

减负不断深入,对学校提出更高要求“‘双减’之后,怎样进一步充实校园师资力量,是许多校长的关切。”这是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祁占勇得出的结论。2021年4月至6月,他作为陕师大“百校行”西部基础教育服务对接活动成员,对我国西部省区市的基础教育情况进行了调研。

云南保山施甸县水长乡中心学校校长王国光介绍,他所在的教育集团,旗下既有680多人的小学,也有只有30多人的小学。后者按照标准的1:19师生比,老师人数只有个位数,往往需要整合邻近幼儿园的师资力量,才能勉强让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不再单调。

“在一些地方,教师的结构性缺编比较严重。要丰富校园生活,有赖于更多老师化身‘全能教师’。”祁占勇坦言,“此外,随着减负不断深入,对整个学校的教育方向、课程设置、教师配比、保障措施等方面,其实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教育回归成长本身,当曾经被课外培训冲击的教育步伐回归正常节奏,中小学校应该怎样更好地担起责任?校长和老师们开始了新一轮的思考——

“继续向小班制迈进。”刘希娅认为,班级教学从“大而全”走向“小而精”,才能更好地实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密切互动与交流,真正做到以每个学生为本,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增强孩子们对职业教育的认知。”王国光说,以往,这几乎是一个盲区。但在未来,面向建设技能型社会的“蓝海”,有必要让孩子们在义务教育阶段认识和了解职业技术,鼓励他们去开拓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减轻一线教师的非教学负担。”刘习聪表示,教师不应该被各种填表、评比等无关事务牵绊住,而应将更多精力用来充实改善自身技能与素质,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与水平。

面对桩桩件件大事小情,需要校方不懈努力,老师们更多付出,也呼唤着更深层次的改革、更加全面的支撑。“‘双减’是一个好的开始。只有当整个配套措施都跟上,包括升学制度越来越科学、完善,我们才真正有把握让孩子们享受完整、幸福的童年。我相信,这也是国家政策指引、社会各界共同发力的方向。”祁占勇说。

(据《光明日报》)

新闻推荐

“国资云”搅动云计算市场 谁将是最终受益者

日前,天津市国资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国企上云工作完善国资云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求,国资...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