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黄河成为造福千秋的福祉河幸福河— —省政协“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月度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编
民建陕西省委会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陕西师范大学黄河研究中心主任方兰代表省民建
“水—能—粮”视角下陕西省农业节水战略
一、顶层设计统筹考虑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在国家或区域发展的战略规划层面,需统筹考虑区域产业布局与当地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能源生产、粮食生产与水资源之间的均衡关系。进一步建立健全水利、发改、能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之间沟通、对话、协调机制。
二、建立高效节水科技推广与技术服务体系,形成“套餐式”实用节水技术。政府应围绕科技研发加大投入,构建完善灌溉制度、技术体系和应用模式,加强服务推广、人才建设以及技术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要研发适宜陕西灌区应用的灌溉系统及节水方案,针对陕西粮食生产与“3+X”农业特色产业,结合区域水土资源特点,全方位推进农业节水增效,提供成套技术解决方案。
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合理制定调节水价。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按照灌溉用水定额,明确水权,实施总量控制,对高耗水经济作物种植区从高确定水价和水资源税额标准,鼓励水权结余进行市场交易,逐步探索建立水权市场,实施水权转换,引导水资源向高效益、高附加值利用方向转型。按照“效益优先、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适时调整”的原则,探索形成基本水价与计量水价结合的两部水价制,最大限度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
四、以农业生产集约化、能源工业技术化促进高效节水产业体系。农业节水必须建立在横向实行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集约经营,纵向上实现产供销一体的大生产格局之上。推动农业大型国企、农业龙头企业、大型农场以及村集体合作社、民营企业、家庭农场等达成合作,推动农业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强基固本的发展格局。
九三学社陕西省委会农林委员会副主任,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乔晓英代表省九三学社
推进非常规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建议
(一)非常规水源纳入区域水资源统一配置。建议严格执行《水利部关于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的指导意见》,在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总量控制红线考核时,非常规水源利用可以不受规划期和年度用水控制指标限制。建设项目能使用再生水的,一律不再审批新鲜水,并对再生水用户实行分类管理。同时处理好黄河水取用、当地水资源和非常规水源供水之间的关系,将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放在优先地位。
(二)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力度。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制定矿井水利用管理体系和标准体系地方法规或条例,规范矿井水处理利用工艺、技术及设备等,加大疏干水循环利用和重复利用率。完善煤矿矿井水利用的政策保障体系,对于企业给予开发利用矿井水税收优惠等政策。微咸水的利用,可与淡水混合或者经过淡化处理后用于工业生产或农牧业灌溉,加大微咸水地下水源井建设。
(三)建立矿井疏干水的利用控制工程。加快矿井疏干水的利用控制工程建设。由于疏干水的利用量与排放量具有不稳定性,考虑疏干水利用的供水安全和经济因素,建议把矿井采空区作为地下水库,具有调蓄功能以应对可能的水量和水质波动变化,充分利用采空区联通和自净功能,实现矿井水生产、生活和生态化利用。
(四)促进城镇废污水、中水等再生水利用。开展再生水的数量和用途调查,对新建的供水管路和管网设施实行分质供水。对应建而未建再生水利用设施或应利用而不利用再生水的,强制规定使用再生水,对积极创造条件使用再生水的给予激励和奖励。采取多种途径加大对再生水利用的宣传。
省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朱记伟
加强陕西省城市生活节水的建议
一是强化典型用户群节水辐射作用。校园是公共用水大户,要在校园建设节水宣传教育基地,将节水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在机关、单位、学校、医院等用水量大的单位,开展节水行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是创新模式推广节水技术及设施。鼓励和引导节水服务企业参与合同节水管理,加大支持和资助力度,创新合同节水模式,推广节水新技术、设备和设施。加快城市供水管网建设、改造与维护。因地制宜建设海绵化设施,示范推广中水回用系统与雨水收集系统,有效处理生活废污水、雨水,实施开源节流。
三是持续健全节水计量和智慧管控。实行分类、分区计量制度,逐步有序开展小区DMA试点分区管理,建立精细化管理平台和漏损管控体系。实行水资源取、用、耗、排动态监管,建立健全用水统计制度。建立用水实时监控系统和节水大数据平台,推进节水监管系统建设。
四是加快制定节水监督检查办法。尽快修订《陕西省节约用水办法》,制定节水监督检查办法,将节水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逐级检查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情况,监督保障公共机构及居民小区节约用水。探索个人节水行为引导及约束方式。
五是优化完善水价调节机制。研究制定促进节水的水价政策,加快水权、水市场化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水资源稀缺程度和供水成本的水价形成机制。建立促进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的差价水价,加大城市公共用水对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
六是继续加大节水宣传力度。加强节水公益宣传和舆论监督,开展“节水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形成人人惜水、爱水、护水的良好社会氛围。
省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咸阳市副市长程建国
对陕西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科学利用的建议
一、尽快恢复流域生态。针对部分河流出现断流的现象,要以恢复流域生态为目标,从全局和长远考量,完善干支流水资源分配,保证生态基流,做到用水有度、人水和谐,从根本上解决下游断流和生态恶化的问题。
二、加强水资源规范管理。要根据区域水资源条件,制定严格的水资源管理规范。严格按照《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抓好取水许可审批管理,适当调高地下水开采门槛。进一步规范水资源费征收,倡导节约用水,进一步提高用水效率。
三、加强对已有绿化成效的保护。通过设立保护区等措施,加大对森林资源的管护力度,充分发挥森林恢复生态、涵养水源的作用。同时,针对陕北荒漠地带、旱腰带地区等缺林少绿问题,持续实施造林绿化项目,加快国土增绿步伐,做好水土保持,涵养水源。
四、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把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科学合理布局产业,做到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严格杜绝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布局耗水量大的工业项目;农业项目也应考虑水资源情况科学布局,要做到量水而行、量水而产。
五、落实最严格的考核制度。自2013年以来,国家实行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在严格执行“三条红线”的同时,结合省情、水情,把握好政策执行的侧重点。比如,对用水总量考核要把总量控制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作为考核重点,发挥其对产业结构调整、城镇规模布局的引导和服务作用。
省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燕林豹
推动陕西省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的建议
一、以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牵引,把牢农业节水“牛鼻子”。要发挥陕西省在现代农业领域的学科、技术优势和在5G通信、物联网等领域的产业优势,率先实施“智慧农业”改造提升,切实提高农业灌溉用水计量率。要运用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加强农作物实时监控,科学合理确定灌溉用水的时机和用量。加大农村饮水设施管理自动化控制、IC卡智能水表等新技术推广,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以能源产业绿色转型为依托,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建议陕西省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在生态脆弱区、严重缺水区、地下水超采区,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严控新上或扩建高耗水项目,淘汰高耗水工艺和高耗水设备,推动传统能源化工朝着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发挥好陕北地区风光资源优势,制定全省统一的新能源发展规划,统筹做好全省资源调度和匹配,支持隆基、陕西电子、陕西有色等龙头企业布局发展新能源产业,以规模优势推动节能、节水、降耗。
三、以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为突破,优化陕西省水资源空间布局。一是必须加快实施引汉济渭、东庄水利等一批重大引水和水利工程,加快启动黄河古贤水利工程开工建设,为关中城市群建设和万亿级制造业基地提供水资源支撑,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腾出更多用水指标,保障黄河流域陕西省相关地区用水安全和水生态安全。二是加快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深化水资源改革,推进水价改革,培育水权交易市场,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水权交易流通,通过市场机制促进水资源使用权在用水户间、行业间、区域间流转,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
农工党陕西省委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李晓宁代表省农工党
黄河流域陕西段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对策
(一)提升农业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应持续扩大农业灌溉节水工程,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因地制宜确定农业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并严控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积极扩大节水耐旱作物种植比例;完善农业节水补偿机制,激发农户自主使用农业节水技术。
(二)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推进省内南水北调工程。解决陕西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必须节流与开源并举。陕北应加强生态保护,加大水资源的污染防治与监管工作,改善水资源质量,进一步缓解水资源的供需压力,新建大、中、小、微相结合的调蓄工程,实现引黄调蓄系统化,推进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大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为陕西省沿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和保障。
(三)加大沿黄地区污水治理措施,提升污水处理率。建立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长效机制,重视黄河流域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对污水源头的管理,制定流域辖区企业排污标准,加大惩罚力度,加强企业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提升陕西省沿黄地区在污水治理和再生水工程建设的资金补助,加大再生水资源产量,提高污水利用率。
(四)以绿色简约生活引导,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意识。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知识理论纳入学校教育,强化全社会水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法治意识,树立全民爱护、保护、节约水资源的社会职责;大力推进公共机构水资源节约,强化公共机构尤其是机关单位水资源节约观念;加强生活废水收集处理和二次利用,城市园林绿化、道路清扫等优先使用再生水,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和百城提质工程建设,提高雨水资源利用水平。
省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省工业有机废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永红
关于工业废水节约集约利用的调研与思考
结合在杨凌、渭南两地进行的专题调研考察和课题组多年的积累,个人认为:渭南市整体发展已受到水资源状况的严重制约,反映出来的问题、挑战与机会较多,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工业废水水污染控制方面。近年来,渭南市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和具体工作。以渭化集团为例,该厂通过工艺治污、中水提质与分质利用等措施,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也存在着废水排放执行标准过低等问题。
对标环保部2015年“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要求,建议以渭化集团为代表的大型企业利用“水平衡测试—水网络集成—外排污水深度处理回用”过程系统工程,提高其清水使用率、废水回用率、废水排放标准,并采用高新工艺技术手段降低单位产品耗水量。
二、市政中水、再生水资源化利用方面。目前杨凌、渭南两地将中水用于热电厂用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从技术上来讲,将市政中水用于工业企业应该是可行的,建议渭南市政府与渭化集团一起探讨此建议的可操作性。
今年,生态环境部已启动为期两年的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包括渭河)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借助此次排查之机,建议省环保厅、工信厅、节水办等部门与相关研究单位进行协作,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切实摸清、量化陕西省各地主要工业企业取水与节水水平、工业废水治理现状、单位产值耗水量与面临的其他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
九三学社陕西省委会资源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省地下水保护与监测中心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王清发
加强地下水涵养 确保渭河生态基流
(一)依法依规加强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建议对集中大量开采地下水的涉农项目,应当依法办理取水许可审批手续,做好前期规划设计等工作。由国家投资已经建成机井划归灌区管理单位或者农户用水协会统一管理,作为两水联合调度的地下水水源。今后凡在已建成灌区内开展的由国家投资惠农灌溉项目,项目的规划实施由灌区管理单位完成,以便统一管理和调度。
(二)建立健全水价体系,利用经济杠杆助推两水联合调度。物价、财政、水利等部门应足额确定合理水价,将一定比例的工程运行、维护管理等费用,由政府财政补贴;在非抗旱季节实行调节水价,由财政增大补贴比例,鼓励农户多利用地表水灌溉,以补给地下水,也使得抗旱季节有更多的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在灌溉末期通过灌区的排水渠系小流量长期行水对地下水进行补给涵养,利于排水沟道工程不遭破坏和通畅,发生的费用由政府财政进行补偿。
(三)加强末级渠系管理维护,确保灌溉效能发挥。在不改变现有产权现状的情况下,由财政安排专项田间灌溉工程维护经费,由灌区管理单位承担田间灌溉渠系的维护工作。
(四)加强排水设施维护与管理,开展盐渍化土壤改良。一是明确排水设施的管理与维护权限及责任,并落实专项经费加以维护和管理,以确保排水设施通畅,有效降低地下水位;二是在微咸水区域规划布设一定数量的机井,开采地下水用于农田灌溉,以补充地表水灌溉水量的不足,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潜水蒸发和盐分积累,实现改良土壤和涵养保护地下水。同时,通过排水也增加和保证了渭河的下泄流量。
本版图片由 记者 杜静波 摄
新闻推荐
加速西安 我为群众办实事 技术帮孵化 资金帮引进 支持科技创新发展 西安火力全开
“在我们固定资产不足的情况下,依托专利技术抵押,很快解决了一千万的融资!”日前,通过西咸新区秦创原平台创新的纯无形资产质...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