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大格局视野下的文明探源 陕历博“彩陶·中华”展参评第十八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三秦都市报 2021-04-15 08:20 大字

近日,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组织开展的第十八届(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4月14日记者获悉,由国家文物局、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彩陶·中华——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大型精品彩陶文物展已通过资格审核,进入到评审阶段。

为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最新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转化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物展览形式,展示我国古代彩陶在早期中国形成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彰显黄河流域尤其是渭河流域在孕育中华文明过程中所发挥的主根脉地位,陕西历史博物馆策划举办了“彩陶·中华——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大型原创展览。期望将其打造成一个定位高远,主题鲜明,内容宏大,荟萃考古新发现和学术新成果,具有高层次文化品位,全方位视角解读,大格局视野下的文明探源的精品展览工程。

“彩陶·中华——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大型精品彩陶文物展于2020年1月21日—2020年7月15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展览汇集16个省、市、自治区的36家文博单位的245件(组)彩陶及相关精品文物,是迄今为止国内博物馆涉及彩陶分布范围最广的一次展示。展览内容分为“艺术·源流”“观念·社会”“寻根·中国”等三个单元。彩陶是着色陶器的一种类型,特指烧制前绘彩的陶器,它不仅是史前人类的实用器具,更是史前时代卓越的艺术成就。从世界范围看,距今8000年前,亚洲大陆的东西两端率先出现了最早的彩陶,中国彩陶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沿着自己的脉络发展,延续时间长达5000余年。在第一单元“艺术·源流”中,重点解读了彩陶绘彩艺术,呈现渭河流域彩陶的发展演变序列。“5000年前的庙底沟文化时期,不仅是中国彩陶发展的鼎盛阶段,也是中国史前社会的重要转折点。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数量增加,社会出现分化,以礼制为核心的人文观念初现端倪,并以彩陶为载体对周围不同的文化系统产生影响,加速了文化一体化的进程。在各地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华夏文明繁盛之花在中原大地上盛开。”据展览主办方介绍,第二单元“观念·社会”,以彩陶作为连接点,描绘了庙底沟时期的社会与文化景象,解构融合与统一的文明起源模式。

渭水流域是中国彩陶文化的摇篮。半坡文化的鱼纹、庙底沟文化的鸟纹及其衍生而来的花纹均兴起和繁盛于此。炎黄二帝,一路高歌猛进,引领华夏走向了文明时代,最终构建起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中国文化的源何来、根何在,我们为什么自称“华(花)人”“龙的传人”,答案或许都隐藏在庙底沟文化的彩陶中。此次展览的第三单元“寻根·中国”,追溯鱼、鸟融合,华夏之花等彩陶图案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事实,以彩陶探寻华夏文化最初的源头。展览通过渭水流域彩陶发展历程的纵向脉络以及仰韶时代庙底沟文化彩陶的横向切面,勾勒出5000年前中华大地上,文化融合与统一的壮丽图景,探索中华文明的渊源与华夏民族的深厚根脉。

配合展览,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展了全域式宣传推广,同步推出了20多场彩陶系列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会,出版了一部展览图录、一部普及性读物,研发了多组彩陶文创产品,开展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延伸性教育活动。展览开放后,以鲜明的主题、深邃的观点、精彩的内容、精美的展品、创新的表现方式和极具深度广度的教育传播手段,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展出期间,线上线下观者如潮,获得了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一致好评。本报记者赵争耀

新闻推荐

陕西考古发现:2000多年西汉铜镜仍光可鉴人

新华社西安4月13日电(记者杨一苗李华)考古工作者近期在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的西汉时期大型墓葬群中发现了80多枚精...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