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上课玩手机被退学,暴露的是学校“失能”

安徽工人日报 2020-09-30 02:33 大字

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陕西高二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被勒令退学”一事引发网友关注。9月28日,当地教育局回应称,学校已决定收回退学处分,该生回家反思后将返校上课。

学生上课玩手机违反校规,理应受罚。只是与上课玩手机行为的严重程度相比,勒令退学显得有些罚不当其过。这也是该事件引发舆论关注的主要原因。

在法治语境下,针对违法犯罪行为,相应的追责处罚应严格遵循“罚当其罪”,即确保所受处罚,与其具体违法犯罪行为的情节、性质、危害程度相匹配,在两者之间保持应有的比例、分寸。对学生来说,勒令退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处分,这意味着,学生将因此丧失继续上学的受教育权利。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对违规犯错学生动辄勒令退学,也有违立德树人、长善救失等教育宗旨和原则。

中学生在成长中犯错,并不是什么反常之事,更非不可理解、理喻。面对犯错学生,真正合乎教育原则和规律、能充分彰显教育机构职责使命的做法,不是简单粗暴的勒令退学,而是按照有教无类的原则,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启发、引导,不断帮助他们认识、改正错误,所谓“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而对于学校这种长善救失的教育职责和使命,相关法律也明确,学校应当尊重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也就是说,对于品行有缺点的学生,耐心教育、帮助,不仅是“教育之为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保护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法定要求。

动辄勒令学生退学、简单将其“拒之门外”,真正暴露出来的,不是学生的“孺子不可教”,而是相关教育机构自身的无能和惰性——除了追求考试成绩、升学率之外,面对各种有缺点的、容易犯错的学生,相关学校事实上缺乏足够的耐心和能力。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学校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应该怎样去践行,这是所有学校和教职人员都须思考的问题。

新闻推荐

“智慧生活”就在眼前 科技让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本报讯(记者王嘉)清晨6点半,在智能家居叫醒服务中,从事软件编程工作的宋平起床了,用电动牙刷刷过牙洗过脸后,来到厨房准备...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