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法门寺的千年宝藏
这是展陈于法门寺博物馆的琉璃器,于1987年在法门寺地宫中发现。
珍藏于法门寺博物馆的20件琉璃器,晶莹剔透纹饰精美,且极具异域风情,是琉璃器中罕见的珍品。它们是怎样跨越万里来到这里,又是怎样在地下深藏千年之后重见天日?
神秘地宫里的“大发现”
“法门寺、法门塔,离天只有丈七八……”当地民谣这样唱道。在陕西省扶风县县城北十公里的法门镇上,坐落着这样一座宝塔。
年逾古稀的韩金科提起33年前的那个上午,仍激动不已。
1987年4月9日上午,法门寺地宫石门开启。此时,距地宫被封藏,已过去了1113年。公元874年,唐僖宗李儇诏命法门寺地宫封门。
这是一次意外的发现。为了配合法门寺佛塔的修复,考古工作者对塔基进行发掘清理,在塔基的正中部位发现了唐代建造的地宫藻井盖。
韩金科是法门寺博物馆原馆长,也是地宫发现的亲历者之一。他回忆,当对法门寺塔的地基探查到中心部分时,发现了下沉式的台阶,台阶上铺满了绿锈斑驳的铜钱,台阶尽头,隐约可见一道被巨大石块封住的石门。
韩金科说:“石门打开,潮湿的雾气和刺鼻的霉味喷涌而出,但随后的发现让我们惊喜万状。有两块唐代石碑精品:志文碑和物账碑。志文碑记载了佛指真身舍利安奉至法门寺,以及自元魏而至隋唐对舍利进行供养的历史。而物账碑则记录了法门寺地宫中,部分随舍利供养宝物的品名、数量、规格、质地等重要信息,其中的“琉璃钵子”,指的就是这些琉璃器。”
琉璃器见证丝路繁盛
在唐代,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往来非常发达,这些琉璃器皿与香料、工艺品等一起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彼时唐长安城的西市,就是丝路沿线商品进行交易的国际贸易中心。法门寺博物馆的琉璃器见证了一千多年前中西方文明交流的繁盛。
在法门寺博物馆收藏的这批琉璃器中,有发现时代最早的釉彩玻璃,也有具有明显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特征的琉璃器皿,采用了吹制、刻花、描金、釉彩等多种制作手法。法门寺博物馆馆长任新来说,这批琉璃器有生产于公元5至6世纪的东罗马琉璃瓶,也有公元9世纪之前伊斯兰特色的琉璃盘,还有典型中国风格的茶盏茶托。
其中的八瓣团花纹描金蓝色琉璃盘,盘中心为圆形描金,内刻八瓣莲花一朵。外围一周为描金波浪纹,波谷内外各刻有类似“忍冬”的花头一朵。最外面为两个同心圆组成的描金环带。其余空白位置均填刻细密的平行线,使得主题纹样更为突出。这件琉璃盘也是早期伊斯兰琉璃器不可多得的精品。
在唐代,法门寺是佛教重地,这里供奉着经由西域传来的佛指舍利。唐高宗、中宗、懿宗等皇帝在大约200多年间,每30年开启法门寺地宫,以宝帐香舆迎佛指舍利于长安、洛阳等地供奉,这些琉璃器就是随舍利供奉的宝物。
地宫宝物再现盛唐气象
在法门寺地宫中,与20件琉璃器一起重见天日的,还有4枚佛指舍利、消失千年的秘色瓷,以及唐代皇帝奉佛的金银器、珠宝、服饰等共计2000多件珍贵文物。佛教文化、唐代宫廷文化、异域文化交织相融的盛唐气象扑面而来。
秘色瓷,在唐代时专为皇室烧制。“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诗人陆龟蒙曾这样称赞秘色瓷。但长期以来,人们“只见其文,未见其物”,只能遐想秘色瓷的“容貌”。
法门寺地宫共出土了14件秘色瓷器,有瓷盘、瓷碟、瓷碗及瓷瓶,器型较大,胎质优良,釉质明亮、润澈,似玉类冰,精美异常。其中的一件秘色瓷盘,口沿作五曲莲瓣、斜腹,由于釉层均匀,造型独特,在灯光的照射下,仿佛盘内有水一般。
法门寺博物馆文博馆员毛小东说,秘色瓷因何而“秘”?目前学术界有皇家器物“秘不示人”、烧制方法保密,仿照“秘草”的颜色以及秘色按照等级、品类划分等不同说法,这更增加了秘色瓷的神秘色彩。
此外,地宫中还发现大量唐代皇家器物,包括皇室日常生活中所用之食器、茶具、熏香器、服饰、钱币以及各类珠宝杂件等,以金银器与丝绸服饰类为大宗。这些极尽豪奢的奇珍异宝,向人们呈现出一幅鲜活生动的唐代皇室生活画卷。□杨一苗 陈昌奇
新闻推荐
新华社西安6月13日电(记者张晨俊)记者日前从陕西省气象局了解到,受副高外围暖湿气流和低层切变共同影响,15日至17日陕西将出...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