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丝绸之路万里情

西安日报 2020-06-12 13:07 大字

八万里丝路云和月作者:肖云儒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时间:2020年4月

■肖云儒

在行走中阅读文明,在体验中融通历史,在广袤的西部、无尽的丝路上,收割思想!

从空间上来讲,丝绸之路是地球之弧;从经济上来讲,丝绸之路是地球之链;从精神上来讲,丝绸之路是地球之虹。多彩的人类文明汇聚于此,若霓虹飞天。这条神奇的路,贯通着人类已经逝去的文明和即将复兴的荣耀,值得倾注毕生心血。

这条路,有人终生与之无缘,有人终生与之结缘。

张骞50年的生命中,有17年行走在这条路上。加上前前后后筹备性、延展性的工作,他的有效生命有一大半献给了这条路。

从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算起,整整过去了2152年。时光到了公元2014年7月19日,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指导,由陕西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局主办、陕西广播电视台承办,全国多家媒体共同参与的“丝绸之路万里行”全媒体文化体验活动正式启程。这支由全国多家媒体组成的团队,从西安出发,沿着张骞走过的路,以近60天的时间,途经亚欧八国,2014年9月10日,顺利、圆满到达了罗马。

在这次文化体验活动中,我们是记者又是行者、司机,我们走着、写着也拍摄着,观察着、感受着也思考着。在匆匆的行程中采集鲜绿的感受,收割金黄的思想。

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之路

一路走来,我们考察或经过的世界文化遗产有40处以上。从西安开始,你忘不了敦煌、高昌、塔拉兹、撒马尔罕、希瓦、戈里石头城、卡帕多西亚露天博物馆、梅黛奥拉修道院、圣索菲亚教堂、雅典卫城、奥林匹亚、威尼斯、佛罗伦萨、罗马斗兽场、庞贝古城……丝路沿线各国(包括途经伊朗、伊拉克两河流域的南线)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达300余处,占到全球世界文化遗产的一半。你会强烈感知到,人类文明瑰宝在丝路聚集的密集度,的确世所罕有;丝路文化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的确至高无上。

现在谈丝绸之路,大都从具体史实,譬如张骞凿空西域出发。我想将这个话题延伸得更远更深,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内部要求和动力机制来开始丝路文化的叙说。

1949年,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在专著《论历史起源及其目的》中,第一次把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希腊、印度等地的人类文化突破性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这既是一个重大的文化现象,也是人类思维的初始建构。公元前500年左右,铁器由东方传到西方,剩余的粮食催生了最初的贸易和货币,工商航海业扩大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创新思考能力,部落制被不同王国、帝国取代……新的社会动向,迫切要求做出新的思考和解释。

那时候,埃及已经被波斯帝国划入阿契美尼德王朝,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也已衰败,只有地中海文明中的希腊、罗马文明,中华文明和印度文明焕发着活力。这三大被隔离的文明,三足鼎立承担起对世界做出新解读的重任。于是在东方和西方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孔子、老子、佛陀、苏格拉底等大思想家。这些文化的集大成者,从不同方位思考着类似的问题,如生命起源、根性思维问题,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神的关系问题,制度的构建和作用,王权的道德基础等问题。这些都是人类社会的一些根本问题、终极问题、元问题,所以,他们被称为元典思想家。这个诞生了世界几大元典文明的带形地区,正是后来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由此看来,丝绸之路其实就是世界元典文明带。

到了现代,这些文明已经由传统的文化凝聚和展示,提升为自觉的文化传播、文化活动、文化研究和文化产业。西部的许多大学正在成为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人才培养基地,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高峰论坛和研究中心,都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文明的传播,包括丝绸之路的文明传播,已经纳入社会发展创新的总格局,成为国家和地域软实力(文化观念与形象体系)和硬实力(文化设施与产业体系)的体现。

丝绸之路——经济共赢之路

张骞,只是有史可据、代表国家凿空西域的第一人。事实上,早于他三四百年的轴心时代,已经有许多先行者筚路蓝缕地前行在丝绸之路上。在陕西、湖北的博物馆里,展览着秦、楚时代的波斯金币和金银饰品,秦代商人乌氏倮也早以牛羊换黄金,又用黄金去大宛国购买汗血马供征战使用。同时,在罗马、伊斯坦布尔的博物馆里有早于汉代的中国丝绸和陶器。这些证据表明,早在先秦到秦汉,丝绸之路的文化与商贸交流已经开始。

到公元前240年左右,安息王国(伊朗)将欧亚两头的行走合龙连接成一道桥梁,为丝绸之路的贯通作了很大贡献。《史记》记载,张骞第二次出使到乌孙、大宛,曾派副使去安息,对方有隆重的欢迎仪式,这成为丝绸之路在国家层面正式开通的标志。后来因汉朝与安息关系对立,东汉的班超本想直接去大秦(罗马)被阻,但他的属下甘英却到过土耳其一带。当年很多波斯商人来中土,愿意改汉姓留居下来。汉唐时期波斯人是“富人”的象征,李商隐曾以“穷波斯”“瘦人相扑”作为反话调侃波斯人。

当前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使古丝绸之路上自然经济背景下自发的商贸活动上升为沿途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思路,并且进入了全球市场经济总格局。中亚诸国和土耳其、希腊,已经与中国在油、汽、光伏等能源产业,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集装箱码头,以及森林开采、现代农业方面进行有效合作,收获了一批硕果。

丝绸之路——民族团结之路

从张骞开始,丝绸之路就是和平、和睦解决民族和国家纠纷的典范。古高昌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玄奘与高昌王结为兄弟,高昌王给了玄奘很多盘缠和沿途通关文牒,帮其顺利前行。玄奘取完经,本可由尼泊尔直接回国,为了感谢高昌王,又特地绕道高昌,兑现讲经三年的承诺。

一百多年前,陕甘的回民从黄河流域沿丝绸之路西进到中亚楚河流域,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辽阔的草原接纳了这些异域的子民。他们在那里安居乐业,以自己的勤劳、善良和精良的务农务果务菜技术赢得了信任和美誉,成为这些国家一个活力充沛的新民族——东干人。

而祖居楚河流域的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人,几百年前也有一支迁徙到中国青海,在黄河岸边的循化骆驼泉定居,成为中国的撒拉族。文化界的许多耆宿都在作品中提到过撒拉族诗人阿尔丁夫·翼人怀念故土的《黄金诗篇》。

丝绸之路沿线迁徙和融合的民族,现在成了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的生力军。东干的陕西乡党中有许多年轻人从西安和中国其他地方的高等院校毕业,以他们对故土的感情和所学知识,在当地或从事中石油等中资援外企业工作,或从事与中国交流的其他工作,均十分活跃。

丝绸之路——国家发展之路

经济文化的合作共进、民族民心的理解交谊一旦形成,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合作就有了稳固的基础。从古代开始,丝绸之路就是一条合作之路,就是汉朝联合西域各国围堵阻击屡屡进犯的匈奴的一个大谋略,就是汉朝的政治、经济“连横”。

在人所共知的当下世界政治地图上,中国向西华丽转身,不但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而且早已通过上合组织、亚信组织全面加强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友好合作。

“一带一路”很像一个太极图,陆上丝绸之路是阳鱼,由西安辐射性地朝北欧、中欧和南欧延伸。海上丝绸之路是阴鱼,由我国沿海许多港口出发向南、向西收束性地指向地中海。一阳一阴,一陆一海,将欧亚大陆紧紧相连。这是中国拥抱世界的两个臂膀。

“走出去、谋发展”的丝路精神

那么,什么是丝路精神?如果可以用个人感受性的语言来表述,我想说,丝路精神,其实就是“走出去、谋发展”的精神。“路”是行走,上路就是走出去,朝外面、朝他乡他国走。“丝绸”是做生意。走出去搞什么?搞和平的友好的经贸活动,不但是物质商品(衣物)而且是文化商品(美丽)的交易。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大有深意,宏博而望,面向世界呀!这是一代英主为张骞的大视野大眼光点赞呀!所以,我们说,张骞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走出去、谋发展”,要求我们有“博望眼光”和“丝路意识”,逐步将经济社会发展仅仅局限于内线作战、向心交会的思路,改变为同时注重,甚至更注重“走出去”,在外线作战和离心交会中谋发展的思路。这会让我们对许多问题有新的看法、新的做法。

近年来,西方思想界在研究丝绸之路的动力机制时提出,当代若能由古代丝绸之路的内向超越转向外向超越,促成丝绸之路经济带辐射更广大的地区,极有可能促成第二个“文化轴心时代”的到来。这条古老文明线将成为当今世界崭新的经济文化发展线。

“我古老的丝路,一定会对年年投下的种子,报以绿荫!”我绝对相信这位佚名诗人的诗句。

丝绸之路万里行,丝绸之路万里情。

丝绸之路万年青,丝绸之路万古存!

(本文为《八万里丝路云和月》前言,编发时有删改。)

新闻推荐

陕西省新一轮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来了 合伙创业最高可贷100万元

本报讯(记者顾荣)6月11日,省财政厅、省人社厅和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联合召开通气会,介绍新一轮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相关情况。...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