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争70多位记者遇难 不会外语的我活着回来了
原创 止小戈 龙哥的战场
大家好,我是龙哥。
战争从未真正远去,这个世界并未和平。2019年的最后一天,驻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美国大使馆,被数千名伊拉克民众围攻。
世界在美国和伊朗的冲突中再一次支离破碎。
这让我想起摩加迪沙,一个充满战争、暴力的地区。一个孩子,坐在树下乘凉,瘦骨嶙峋,双腿溃烂,而脸上,依旧保持着灿烂的微笑。
记者问他,你的双腿已经废了,为什么还这样乐观,他回答道:我的父母被炸弹炸死了,哥哥姐姐也得瘟疫死了,我很庆幸,我还活着。
我惊讶于灾难中孩子的乐观和善良,更庆幸,我们身处中国,这样一个充满和平的国度。
我们厌恶战争,但记者的责任,是把真相带回来。17年前,我的朋友胡国庆,曾亲身前往伊拉克战场采访。那一次,他差点在异国他乡殒命。
这篇文章,是一个记者视角下的战争灾难故事。
我想起17年前的一段经历,那时伊拉克战争刚刚开始。
从第一声枪响开始,伊拉克就变成了血肉磨坊,一串串冰冷的战况数据,并不能记录下多少家庭破碎于此。
2003年3月26日,伊拉克战争期间,我去到伊拉克采访。
「北京某都市报准备派记者去采访伊拉克战争。」2003年3月初,我在网上突然看到这条信息,顿时心生疑惑:都市报也能派记者去采访战争?
当时我正在陕西某报当记者,对于战争这个题材十分感兴趣,我立马找报社老总商量。
“人家派人,我们也派人去。”老总斩钉截铁,采访伊拉克战争的事,就这样敲定了。
2003年,我进入伊拉克
没想到,这个自告奋勇的决定,让我骑虎难下。
家中没人支持我在这时候去伊拉克,反对声音最强烈的是老父亲,他曾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父亲的态度极其坚决,“子弹可不长眼睛,打战是会死人的。”
我决心要去,家人也没有办法。
办理护照时,又遇到了新的麻烦,原单位不给盖章。只问我:“你死了,你老婆找单位要人咋办?”
周围全是反对的声音,我却越发倔强。平时我做事就有些犟,这种关键时刻,怎能掉链子?我下定决心:去,大不了我就不回来了。
大有一种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
一个现实的问题来了,我从未出过国门,外语一塌糊涂,老外说话一句听不懂,工作怎样开展?热血过后,我对这次伊拉克战争的采访,心里还是有点忐忑。
回到办公室,不知不觉地把所有资料又都整理了一遍。还写下了遗言,锁进柜子,再把钥匙交给儿子,嘱咐他:“如果爸爸回不来,你就把柜子打开。”
交代完后事,我和同事张宏伟来到西安城墙下,要了碗羊肉泡馍。吃罢,又去剃了个光头。大夫说,受伤后光头好包扎。
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向恐怖主义作战,并将伊拉克等多个国家列入“邪恶轴心国”。
这场战争,已无法避免。
科威特新闻官说:战争一触即发
临行前,报社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来了很多人,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去了战场,就不一定能活着回来。
哥们儿彼此拥抱,就像生死别离。一个转身,我突然看见母亲在墙角注视着我,眼里噙着泪光,却又强忍着装作没事。
周围的同事,仿佛瞬间消失,院子里只留下母亲孤单的身影,印在墙角。
我内心一阵痛楚,很想冲过去安慰母亲。就像往常出差一样,和母亲寒暄,问她想要什么礼物,带回来给她。
理智告诉我,千万不要儿女情长。我别过头,继续和哥们儿告别,任凭母亲立在墙角,眼角余光却一直在母亲身上打转。
如果过去安慰母亲,不论说什么,母亲都会崩溃,我也会控制不住。心想:“我一旦有个什么闪失,怎对得起她老人家?活着回来,就是对母亲最大的报答。”
报社连头盔、防弹背心、防毒面具、卫星电话都准备好了,此行已是箭在弦上。
此外,报社还提供了3万美元,为我俩办理了100万保险。有人说,我俩这次采访“发了”,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全球没有哪一家保险公司敢给战争担险。
我和同事张宏伟在战区采访
伊拉克战争即将爆发,国内飞往中东的航班全部停运,只能从泰国转机去中东。
登机前,这些救命的装备却令我们哭笑不得。我曾当过兵,有些战场常识,战场上,这些装备,未必能保命,但准能把我俩累死。
我和宏伟商量,把这些铁家伙都寄存到朋友家,轻装上阵。随后,跑到超市买了几瓶辣椒,就飞往泰国。
飞机划破长空,缓缓降落在科威特机场。经过数次转机,3月14日,我们终于抵达中东地区。
一队队美国大兵全副武装,严阵以待。刚走出机场,就吓我一跳,看得我内心打颤。这可是真枪实弹,能打死人的。
我们偷偷拿出相机,试探着朝着美国大兵虚晃了几下,看他们并未驱逐,胆子就大了起来。赶快偷拍几张,立马跳上车,一溜烟往中国驻科威特大使馆跑去。
持枪美军
从飞机落地起,总感觉空气中有些压抑,直到我们在大使馆门口,遇见一群中国人,才略微松了一口气。他们是来中东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一行十几个人滞留在这里。
当时科威特机场只有飞往埃及的航班,其它全部停运,滞留了大量的外国人。
“要打仗了,我们想回家回不去,你们却跑来了,子弹不长眼,你们跑来干啥?”农民工问我俩。
面对疑惑,我和宏伟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他们。
安顿好后,我和宏伟大体做了个分工,宏伟英语比我强得多,他负责对外联络,跑腿我来。
科威特是个小国,只有200多万人,和中国一些县城差不多。除了荷枪实弹的美国大兵,科威特还聚集了来自全球各地的记者。
科威特和伊拉克接壤,想进入伊拉克采访,必须办理科威特和美军方面的两个采访证。
采访伊拉克战争需要办理的两证
科威特新闻中心安检极其严格,这里时刻在向全世界播报着中东的新闻。2000多名记者,排起了长龙等待办证,手续不复杂,资料却是厚厚的一沓,只需要签字后交给工作人员即可。
看着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同行们,我心里突然踏实下来。看这一队的长龙,我心中就一个念头:不要命的哥们儿真多。
让我感慨的是一些大牌通讯社,那新闻采访车简直像战车一样,配置相当齐全,沙漠里都能发稿。
来办证的彼此都知道是记者,不同种族的同行也会寒暄几句。只有我像个傻子,完全听不懂大家在说什么,唯有微笑和点头,只恨自己上学时不好好学外语。
宏伟用英语和对方交流,对此行帮助很大
在中东地区采访,不仅要会英语,还要会阿拉伯语。由于语言不通,我们还闹过不少笑话。我和宏伟爱吃辣椒,但不知怎么说,比划半天餐馆也不明白。我俩只得跑到菜市场买了一个来给厨师看,他们才明白。
与科威特新闻中心不同的是,美军新闻中心戒备森严,到处都是持枪的军人,手指时刻都扣在扳机上,甚至连接待的工作人员都是女兵。
前线一位女兵在写家书
他们的程序并不复杂,不用反复折腾。提供本人护照和单位介绍信后,要填写一份表格,长达数十页,50多项条款,但核心就那么一句:
“战争期间,记者的采访不受美军保护,后果自负。”
签了“生死状”,证就办完了。
3月16日,科威特新闻发言人说:“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三天后,美国总统小布什宣称,最后开战期限在48小时内。
科威特北部的80号公路通往伊拉克,也是伊拉克唯一的出境公路。小布什宣战当天,联合国在伊拉克的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到科威特。
枪口下的伊拉克民众
科威特的大街上,美军坦克和装甲车川流不息,美英联军的飞机一直在上空盘旋,大战一触即发。
傍晚,一位同行打来的电话:“你们要多留神,防毒面具和手电筒放在枕边。”
酒店的告示牌上也写着,听到防空警报就往地下室跑。我们还特意去地下室查看了一番,除了水和食物,地下室门口还挂着个鸟笼,我们有些奇怪,便请翻译问工作人员,为什么要挂只鸟在门口。
“为了防止伊拉克的生化武器袭击。笼子里的鸟还活着,里面就安全。”工作人员说道。
美国借反恐时机,以伊拉克拒绝交出生化武器为借口,发动战争。让我庆幸的是,直到战争结束,也没人见识到伊拉克的生化武器有多恐怖。
2003年3月20日凌晨,美英联军向伊拉克发动代号为“斩首”和“震慑”行动的大规模空袭和地面攻势。
布什在战争打响后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推翻萨达姆政权的战争开始。期间,美英联军先后向巴格达、巴士拉、纳杰夫等十余座城市,投掷了各类精确制导炸弹2000多枚。
伊拉克打入科威特境内的导弹
与此同时,萨达姆也向全国发表讲话,号召伊拉克人民抗击美国侵略,击败美英联军。
战争打响后,我们在当地雇了一位美女翻译,她会说英语和阿拉伯语两种语言,每天300美金,还提供采访车。
美女翻译来自北京,在科威特生活了七八年。
开战以来,科威特几乎随时都可能听到警报声。我们非常害怕,晚上睡觉都不敢脱衣服,脑海里都是往地下室跑的画面。
没几天,就对警报声麻木了,也没想着去躲地下室。
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到新闻中心去了解情况。大量的伊拉克士兵阵亡,前线一个接一个的死亡数据传来,冷冰冰的,没有一点感情。
愤怒的伊拉克难民
当我们得知有一些记者在战场上死去,还有许多受伤,才真正意识到,这次采访真有可能回不去了。
战场上传来的的新闻,除了死伤,一无所有。越来越多的科威特民众来到医院献血,我问一位献血者,是为谁献血?
“谁需要就献给谁,哪怕是我的敌人。”
怎么能给敌人献血呢?我对他的回答有些吃惊。
战争给民众带来灾难,但人性总还是渴望和解。
科威特民众来到医院输血
几乎每天我都要跟报社和家人报平安,报社领导反复提醒我们,不要进入伊拉克。他曾采访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深知战争的可怖。
但战争采访不上前线,我费这么大的劲跑来干啥?何况我当时很想当“英雄”,毕竟从小就看了许多“打仗”的电影。
战争期间,任何人都无法出境,我一直在等机会,我得上前线。
3月26日,国际救援物资经科威特送往伊拉克,新闻中心组织记者前去采访,我随记者团进入伊拉克。
伊拉克平民举白旗投降
伊拉克和科威特的边境有一道铁丝网,开战后,铁丝网被美军坦克冲出一道道痕迹。当车队驶入伊拉克,道路明显变窄了。
路边的碉堡里,全是荷枪实弹的美军,枪口朝上,手指放在扳机上,气氛骤然变得紧张。这可是战区,我真担心他们突然开火。
大约行进了两个多小时,我们已进入伊拉克境内100多公里。采访车突然停在离小镇不远沙漠里,周围没有任何障碍物。
新闻官解释说:这是保护记者,担心有人打冷枪。
伊拉克难民见记者来采访,情绪激动,高喊口号:“萨达姆万岁!”“美国人滚出去!”现场气氛十分紧张,持枪美军时刻注视着周围,随时准备开枪。
伊拉克难民高喊口号“美国人滚出去!”
难民看到装食物的大卡车驶了过来,纷纷爬上车顶,掀开雨布,将车厢里的食物向外抛去。
记者们都很激动,快门声甚至盖过了难民们哄抢食物的嘈杂声。我更是爬上爬下,拍个没完没了。
我突然看见有个小男孩推着小车搬食物,这个题材太难得,我想追踪采访小孩,这也是国内采访惯性思维。我甚至忽略了这是战区,处处危机。
我紧随小男孩拍个不停,经过一段沙漠感到有点累了,转念一想,不对呀,这么好的新闻怎么那些老外不来呢?他们又不傻。
回头一看,天呀,采访车跑了,我的脑袋瓜子瞬间全蒙了。一个人站在沙漠里感觉天昏地暗,周围除了难民,就我一个背相机的外国人,这不是要命吗?
跟踪采访伊拉克小男孩
沙漠里有雷区,但一般都会有块牌子提示,用阿拉伯文写着:红线内是雷区。
跟踪采访伊拉克这个小男娃回家,我差点进了雷区,幸好我反应及时。
天色渐晚,但我还依稀能看见采访车队。我一边跑,一边拼命挥手。我多么希望车里有人能回头看一眼,有个“傻记者”被落下了。
车队渐行渐远,慢慢化为一个黑点,被苍茫的沙漠吞噬。
除了从战场归来的美军战车,没有任何交通工具。我想去拦一辆战车,跟他们一起回去,但他们手里的枪,让我内心直发怵,万一他们把我当成人体炸弹,我可就没命了。
为了证明我的身份,我将相机挂在胸前,高高举着双手。
科威特在南方,那边安全些,但100多公里,我不知道能不能活着走出去。难民们见我掉队,高举双手,都在嘲笑我,翻译不在我又没法沟通。
我突然想起,来时我们特意准备了五星红旗,伊拉克民众对中国有好感,可翻遍摄影包也没有找到,五星红旗忘在酒店了。
难民们突然蜂拥而至,将我围住,一个劲的比划要钱手势,我腰里虽然带了一万多美金。可面对这么多的难民,一旦拿出来还不把我给撕了。要是谁带我出境,身上美金全给他都行,保命重要呀,还当什么“英雄”!
我故意装作看不懂手势,听不懂话,一直摇头,表明我没钱。
小男孩好不容易抢到一包食品,转眼被别人抢走
眼看天快黑了,心里更是着急。天黑后会发生什么,完全没法预料,难不成今天我就要交代在这了?
我快速往南边走去,难民紧随其后。我突然见到路边有辆破旧的吉普车,我恳求司机送我去南边,并做出手势给他美金。
司机比了个开枪的手势,连忙摆手不去。意思是那边有美军,他会被打死的。
父亲要孩子不要靠近美军
正说着,隐约看见远处开过来一辆白色吉普车。我决定,死活都要将他拦下来,我一下子冲到马路中间,闭眼孤注一掷:除非你把我撞死,否则我决不让路。
相机挂在胸前,我举起双手,证明我是记者。车越来越近,看到车盖上写着TV字样,我激动地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
司机见我不让路紧急刹车,车一停下,我立马钻进车里,趴到坐垫上。
难民见我将采访车截了下来,一下子冲了上来,打开后备箱就抢东西。几个外国人用英语大喊:快跑!快跑!
司机加大油门冲了出去,后备箱都没来得及关,我的两条腿还挂在车门外。
冲出几公里后,司机见后面没人才停了下来。
难民疯抢食品
三个外国人下车整理器材,发现只抢走了三箱水和两箱食物,好在采访资料没丢。我是记者,这可是记者冒着生命换来的,一旦丢失,我怎么对得起人家。
吉普车一路狂飙,几个外国人有说有笑,我也听不懂他们说些啥,也许是说,这个中国记者太“二”了。
帮助我的西班牙同行
当车靠近科威特边境时,手机终于有信号了,我赶紧和报社夜班联系。通过翻译这才知道,几位救命恩人,是西班牙一家电视台的记者。
回到科威特后,我仍心有余悸。
有天深夜,突然听到爆炸,楼里的记者们,连衣服都来不及穿就往外跑,担心是恐怖袭击。
跑到楼下一看,原来是汽车炸弹,很快这次事件就传遍了全世界。
汽车炸弹爆炸后
3月29日,我正和新浪网做现场连线,正说着,一声巨响传来,距离我们不远的观海桥被伊拉克的导弹炸毁了,现场连线只好中断,我迅速拿起相机跑去采访。
幸好导弹打偏了,没落在酒店里。
在这场战争中,有70多位记者遇难,我只能感谢上苍,让我活着回来。
4月初,我们计划绕道埃及再回国,但又害怕被伊拉克空袭,最终选定了一个安全的方案,先到香港,再回大陆。
离开那天,科威特机场一片混乱,许许多多的记者和游客,滞留机场。许多人目睹了战区的惨烈,只想离开这个战火荼毒的地方。
对于我们外来者,还可以逃离。对于当地的平民和孩子,他们又能去哪呢?那是他们的家乡。
滞留在科威特机场的旅客
2011年,奥巴马宣布,撤回全部驻伊拉克美军。美军撤军后,并非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帮助伊拉克人民开始一个新的历史篇章。
除了残垣断壁,只留下了数以万计的孤儿寡母。
今年,美军在伊拉克击杀了伊朗苏莱曼尼,随后伊朗动用导弹袭击了驻伊拉克的美军基地。
双方的火箭弹和导弹,都落在了伊拉克境内。伊拉克民众心中的警铃,瞬间拉响。
1月5日,伊拉克对驻伊美军下了“逐客令”。
时至今日,伊拉克仍然没有得到安宁。但承受苦难的,为什么偏偏都是这些平民呢?
全文完
⊙文章版权归止戈传媒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改编
原标题:《伊拉克战争70多位记者遇难,不会外语的我活着回来了丨中东迷雾03》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一份报告,记录2019年汗水,书写2020年梦想。1月16日,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进入第三天议程,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关切”在...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