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赵伯平与七月剧团

咸阳日报 2019-07-10 07:36 大字

赵伯平生于1902年7月1日,是从三秦大地走出的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还被称为文艺战线上的“志愿兵”,对陕西戏曲文艺的创建、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卓越的建树和独特的贡献。

1939年7月,中共陕西省委机关驻云阳镇时,经伯平、汪锋提议,省委批准成立了党领导的第一个职业化革命戏曲团体——“七月剧团”。赵伯平提出剧团的宗旨,就是教育人民,打击敌人。随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这个剧团一直活跃在陕甘宁边区的关中老解放区,与工农兵相结合,为工农兵服务,为战争和生产服务。

赵伯平从小爱好戏剧。学生时代就参加宣传演出,反帝反封建。在抗日战争期间,他长期担任陕西省委领导职务,主管宣传教育工作,为创建关中秦腔剧团、发展革命文艺、宣传团结抗日政策做出了特殊贡献。赵伯平不仅为“七月剧团(后几次更名为西北剧团、八一剧团、关中八一剧团)制定工作方针,进行艺术指导和思想教育,而且更为可贵的是为剧团创作了不少剧本。当时的“七月剧团”,所以唱得很红,主要是演了伯平创作的被称为“新秦腔”的现代戏。

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办剧团是件新事,也是件难事。为了帮助剧团健康成长,赵伯平从政治到生活,从导演到演员,从音乐到唱腔,从服装到化妆,什么是开衩袍子马蹄袖,什么是前五后六八字步,怎样打板,怎样保护嗓子,手把手地言传身教。

有一次演出时,有个演员把“国民党把民财并未都用在抗战上”一句台词,错唱成“并未有”用在抗战上。伯平看完戏后,把剧团领导和那位演员找来严肃地说:“你们犯了‘一个字’的错误,怎么把‘都’,字唱成了‘有’字?!‘并未都’的意思,是说国民党把民财没有全部用在抗战上,是消极抗战,这是事实。而你唱成‘并未有’,是说国民党把民财一点也没有用在抗战上,这不是事实。如果国民党说我们造谣,这一字之错,就会闹出大乱子来!”

赵伯平进一步又从剧团的战斗作用上强调说:“你们是剧团,也是炮团,一个剧本就是一门炮,一句台词就是一发炮弹,要瞅准目标,百发百中,不能乱发,更不能滥发。”他鼓青年演员刻苦学习,“要想戏路通,全靠少年功”,“不经七冬八夏,哪会唱、念、做、打?!”“五年的胳膊十年的腿,二十年练不好一张嘴”。他还用具体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教育演员,不练好基本功,“字不正,腔不圆,一辈子唱戏都是粘、粘、粘!”要求演员在“练”字上下苦功。

他创作的被称为“新秦腔”的现代戏。其中主要有《新考试》《大上当》《祁半仙》《抓汉奸》《特种学校》等。这些剧本,虽然题材各异,但都从不同角度有力地宣传了党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政治主张。尖锐地揭露了国民党投敌卖国、反共反人民的反动本质。尤其是他的剧本风格,突出的特点是妙趣横生,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喜剧色彩很浓。如《抓汉奸》中一个敌军官唱道:

“军装穿得齐而整,

好在人前摆威风。

见了上司恭而敬,

把冷娃耍给老百姓。

弟兄不听我的令,

一训二打不留情。

白天吃的磨擦饭,

黑夜念的降日经。

乡党说咱太懵懂,

亲戚说咱胡咕咚。

管它懵懂不懵懂,

得威风来且威风。”

“七月剧团演的戏,为咱百姓出了气!”就是广大农民群众对赵伯平剧本既朴素而又中肯的评价。

赵伯平说“戏情即世情,欲知世情看戏情”。1941年秋至1942年夏,他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改编了大型传统戏《三滴血》,突出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把《韩宝英》改编为《石达开》,突出反对不顾大局、拥兵自重的分裂主义;改编大型现代剧《民族魂》,突出团结抗战、反对投降主义。这三个剧本,由八一剧团排练上演后,很受群众欢迎。1942年10月,八一剧团徒步赴延安公演,历时两个半月,演出60余场,观众12万人次,轰动延安。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演出时,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人看了戏。在陕甘宁边区政府礼堂演出时,林伯渠、谢觉哉等领导同志看了戏。毛泽东说,戏的内容和表演都好。并委托中央办公厅给剧团赠送了书有“推陈出新”四个大字的幕幛和一条10米长的横额,上书“为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而奋斗”。群众对这种“旧瓶装新酒”的戏,不但不反对,而且赞不绝口,拍手叫好。

(节选自《赵伯平》)(B)(13)

新闻推荐

年底前陕西省取消高速路省界收费站

7月9日,陕西省政府召开全省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视频会议。陕西将在2019年底前,取消全省高速公路省...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