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在三尺钳床上挑战不可能 记“三秦工匠”、陕西群力电工有限责任公司钳工霍威

宝鸡日报 2019-04-23 09:10 大字

本报记者郑晔

轰鸣的车间、油漆磨光了的工作台,看似粗笨的钻床上放着一只吹鼓的气球,气球上是一张仅0.1毫米厚的A4打印纸。只见钳工霍威右手摇动钻床手柄,左手轻轻按压A4纸,眼睛紧盯着钻头与气球。“成了!”不到一分钟时间,霍威轻松地在气球上给A4纸打了三个孔,而气球完好无损!当众人赞叹他这毫厘之间的硬功夫时,霍威却说,只有敢于挑战不可能,才无愧于“三秦工匠”的称号!

每一次铸模都要有进步

1995年,20岁的霍威以技校第一名的成绩被分配到陕西群力电工有限责任公司。“我是群力的子弟,父辈们为企业的发展奉献了一生,从进入工厂的第一天,我就下决心继承群力人精益求精的精神。”刚进单位,霍威就在心里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每天都要有进步。

行话说,“车工怕车杆,钳工怕打眼”,说的是钳工的眼头要像标尺一样准。在师傅的带领下,霍威从修磨钻头练起,反复尝试角度、力度,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体会钳工“心要静,要一丝不苟、心无旁骛”的含义,经过上千个日子的锻炼,他终于可以得心应手地在各种材料上打出尺寸合适的孔。

模具是生产产品的工具,有“工业之母”的称号。群力电工年产百万只军用继电器,500多个品种,上万种规格,对模具的生产要求极高。霍威要求自己,如果制作一副模具第一次用15天,那么第二次就尝试用10天,第三次再尝试用5天,一次比一次要有进步。

2010年以前,群力电工的注塑模具一模最多生产16件,为了提高零件生产效率和质量,决定研制开发一模32件无毛刺罩子模具,这就要求模具的配合间隙、镶件的垂直度和位置度控制在0.02毫米以内,加工难度相当大。霍威主动请缨,承担了该模具的加工任务。经过3个多月废寝忘食的摸索试验,先后克服罩子不易成型、壁厚不一致等难题,最终实现了塑料件自动化生产。按月产100万件计算,平常需要四台机床三十天完成,现在仅需一台机床二十天就能完成,开了公司塑料件自动化生产的先河。

一天比一天有进步,一次铸模比一次有提高——正是这看似简单的目标,支撑着霍威挑战自己,挑战不可能。而他,不仅轻松实现“气球上给复印纸打孔”、“目测配钥匙”等绝活,进厂第二年就拿下公司青年钳工技术比武第一名;32岁成为“陕西省技术能手”;从高级技师晋升为首席技师只用了短短三年时间;41岁,以他名字命名的“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成立。如今,霍威的锉、刮、研、配等钳工技术不仅在全省同行中出类拔萃,而且达到了国家级水准。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公司钳工的精度意识也从0.05毫米提高到0.01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六分之一。

挑战不可能让老设备焕发新生命

三十年前,群力电工从德国进口了一台罩子级进模生产线,当年,德国专家调试完成就离开了。慢慢地,工人们发现,这个“高傲”的铁家伙不仅“神秘”还很“自大”,用它加工零件就必须用配套的德国进口材料,否则就“罢工”。后来,进口材料因为各种原因买不到了,这台设备也就闲置下来。2016年,公司决定由霍威带头进行技术改造,让这台德国生产线用国产材料加工出产品。消息传出,工友们都认为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没有设备说明,没有技术参考,霍威只有带着工友将几十种修理方案逐一排查,在0.01毫米间寻找最佳契合点,但无论怎样调整参数,加工出来的产品总是有破损,没人知道哪个方案能彻底攻克它,只能一丝一丝、一遍一遍地试,过程枯燥得几乎让人崩溃。经过70多次失败的探索,一年后,这个沉睡多年的“德国产”终于被“降服”了。霍威一鼓作气在它身上找到了制作级进模的诀窍,把一个模具一次只能加工一道工序的老套路,变成了一个模具一次可以完成数道工序的新方法,减少了零件误差,降低成本50%,提高产值三倍。

正是这种精神,让霍威制造的模具大多数使用寿命超过一千万次,并连续十几年保持着无返修纪录。

创新无止境传技无保留

一个孔、两个孔,一年、两年……今年44岁的霍威,在模具钳工这个看似枯燥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4年。24年不曾停歇的脚步,带他迈上了钳工工艺的新高度。2007年以来,霍威先后荣获“陕西省技术能手”、“陕西省技术状元”、“陕西省杰出能工巧匠”、“陕西省首席技师”、“宝鸡工匠”、“国企工匠”、“三秦工匠”等荣誉称号。

面对荣誉,霍威显示出超出常人的坦然:“我的技术不仅属于我自己,更属于培养我成长的企业。同样,我获得的荣誉是我们这个团队多年来不停探索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群力集团年轻的技术骨干,霍威现在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把多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公司的每一位钳工,为此,他已经着手把自己的工作经验系统地总结成为易学易懂的操作手册,凝练成攻关创新的新诀窍,再手把手传授给年轻的技术工人。而面对后起之秀,霍威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要想做一名好工匠没有秘诀,只有要求自己在技术标准上一次比一次高,在个人能力上一次比一次优秀!

新闻推荐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 建设“三位一体”智慧学镇打造“一带一路”创新源头

本报讯(记者王睿侯燕妮)经过2年紧张建设,4月22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简称创新港)科创基地顺利通过验收,将于今年9月迎来西安交...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