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一木总关情 ——讲述西咸新区生态故事
沣渭生态景观区。(西咸新区管委会供图)
6月9日,孩子们在沣西新城中心绿廊游玩。(沣西新城管委会供图)
沣渭生态景观区内的沣河金湾沙滩上,众多市民休闲玩耍。(西咸新区管委会供图)
目前,昆明池·七夕公园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Ⅳ类水标准,个别水质指标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本报记者王睿摄
本报记者 王睿
如何让一座城市成为人们诗意的栖居?绿色是必然的抉择。
在西咸新区88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绿色发展内涵渗入城市宜居环境建设的点点滴滴。漫步在西咸新区,出门就是堪比园林的绿地公园,出游亦有碧波荡漾的昆明池、渭河湿地、沣河湿地,人们崇尚自然的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此有了安放。
今天,发展环境已经成为吸引资本、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宜居环境重要的基础。“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西咸新区不遗余力地做好绿色文章,让绿色成为城市底色和发展亮色,吸引更多“凤凰”在此诗意栖居。
一条河和一个村
6月20日傍晚,夕阳为沣渭生态景观区的沣河金湾镀上了一层金色。晚饭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沣东街道八家村村民们陆续从家里出来,来到沣河边,在金湾的沙滩上,在河边的绿地、小广场上,在河边蜿蜒的步道上,消暑纳凉。
作为沣河能源金融贸易区段的村级河长,八家村委会主任黄根诚也开始每天的巡河:“主要任务是看看河里是否有漂浮物。夏季到了,人们在河边玩耍的时候多了,安全也是巡查的重要内容。”
作为大西安新中心的核心区,沣河给城市增添了很多灵动之气。每天漫步在沣河边,黄根诚最大的感慨是:以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防止有人在这儿倾倒建筑垃圾。没想到一条原来两岸全是建筑垃圾的河,如今变成了大西安新中心里漂亮的湿地公园。
如何让沣河与城市和谐共生?这是沣河综合治理的出发点。“我们坚持以生态治河为理念,减少人为干预,增强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性,体现出人水相亲的生态格局。”西咸新区能源金融贸易区沣河综合治理项目负责人程德说。
这里有历史延续下来的风景。
为了保留沣河原有的生态环境,西咸新区专门做了沣河治理专项生态环境调查,对原河道内的动物、植物、土壤、水等生态因子进行了生态调查,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我们对河道内原有的大树进行了统一编号,在不影响防洪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保留,使沣河保留了原有河道的形态。”程德说。
这里有创新带来的城水和谐。
阔滩低堤,保留河道自然形成岛屿,增加滩涂面积,在滩地上设置健身活动广场、人行步道、亲水平台,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活动空间。
建设海绵城市,堤顶道路、公园道路全部采用无边界设计,雨水通过路面自然散排到两侧绿地。
原来的沣河入渭河口的鱼塘、沙坑,通过引入沣河水,形成错落的水塘湿地景观。滩地上保留原有地形风貌,形成高低变化的台地梯田,极大提升了景观效果。
与沣河相伴的八家村,如今也成为变化中的一员。村民们都已搬迁到距沣河1公里左右的新房里,告别过去城郊村庄脏乱的环境,开始过上城市生活。“守好这条河,咱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黄根诚说。
一个湖和一座城
6月20日午后,昆明池·七夕公园707亩的水面在太阳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各类飞鸟在水面上盘旋。36摄氏度的高温挡不住人们前来的脚步。这个两千年前汉武帝练水军的地方,在陕西柔性治水、系统治水思维的指导下,将再现10平方公里的浩渺水面。这是西咸新区践行生态文明的重大水利工程。
“目前开放的昆明池·七夕公园位于斗门水库(昆明池)试验段。斗门水库按照南北湖设计,南湖规划面积3.4平方公里,是引汉济渭工程输配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城市供水充足时,引汉济渭的来水就会被存储在南湖。北湖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通过与沣河、太平河、汉溪湖、沣惠渠等水系连通,又可以与长安水系湖泊相连,构建水网,恢复生态。完全建成后的斗门水库将融生态性、景观性、文化性于一体。”西安昆明池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规划技术部部长孙豫枫说。
作为一座遗址上的水库,文化让昆明池充满历史的魅力。
走在昆明池·七夕公园,高耸的群雕彰显两千年前汉代水军的威严气派;八水绕长安的示意图让人们感受《上林赋》中“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的描述;鹊桥上,52只石雕喜鹊仿佛在将牛郎织女的故事传唱……
作为一个水利工程,“山水林田湖”柔性治水让昆明池充满生命的活力。
“我们建立了水质监测台账,每天监测昆明池·七夕公园水质的透明度、水温。同时,我们每个月对水质的24项指标进行3次监测,确保随时掌握水质污染情况。目前,昆明池·七夕公园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Ⅳ类水标准,个别水质指标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水体透明度在1米左右。”孙豫枫说。
在昆明池·七夕公园,每一个景观的打造都独具匠心。一个喷泉就是一个推动水流的装置;一片种植在水边的千屈菜、芦苇,就是水面漂浮物的自然过滤器。“作为湿地的一种延伸,我们还将探索在水面上设置景观浮岛,在上面栽植菖蒲、千屈菜等净水植物,净化水质,美化环境。”孙豫枫说。
作为一个亲水胜地,昆明池正成为大西安的新标志。
每到傍晚,不仅周边的群众在此游玩,9公里之外西安高新区的人们也纷纷驾车前来休闲。仅在“五一”国际劳动节,这里就吸引了17.89万游客参观游览。
据悉,今年7月,国际名校赛艇赛将在这片清澈的水域拉开帷幕;8月,中央电视台的七夕晚会分会场也将设在这里。走过千年,以国际视野、国家标准、省级战略打造的昆明池,将生态文明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正成为一座城市的传奇所在。
一片林和一壶茶
一片绿荫中,陕西商帮的商人整装备货,与妻儿依依告别,踏上丝路前往西域互市;往前走,一路艰辛,两匹马驮着茯茶奋力向前,陕西商人瞭望远方,何时才能到达目的地?在西咸新区泾河新城茯茶镇外的茶马大道路旁,一组以茶马文化为主题的街景雕塑,把陕西商人艰辛的经历生动地再现出来。
6月8日,微雨让茶马大道满目葱绿。街边绿地里,有老人带着孩子在蒙蒙细雨中漫步。走到雕塑前,孩子调皮地围着雕塑马转圈,一个关于茯茶的故事也许就扎根在孩子的心里。
今天,道路绿化已不仅仅是栽树、植绿。一条道路就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它展示着城市的文化内涵、人居环境,是一座城市发展前景最直观的对外展示窗口。西咸新区结合新区主要轴线、历史遗迹等重要节点,打造示范性花卉景观大道。城市道路沿线的城市公园、口袋公园和街头绿地已成为西咸新区公园绿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的重要承载地。
“茶马大道是泾河新城的一条重要市政道路,在对道路绿化景观的提升中,我们立足地域文化,以茯茶镇为依托,深度挖掘茶马古道文化、茯茶小镇特色茶文化,打造以茶文化为底蕴的景观文化大道。这些雕塑就安置在路两侧的街边绿地和街头小广场中,人们在绿地、树林里休憩时,就能感受泾河新城独特的茯茶文化和陕西商人的拼搏精神。”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城乡管理局高级园林工程师申慧婷说。
走在茶马大道,道路4米宽的中分带、2.5米宽的侧分带和两侧20米宽的绿化带里,国槐、银杏绿意盎然,6.8万平方米的绿化面积让茶马大道掩映在一片绿色之中,让人如同走在一条林中大道。
不仅茶马大道绿树成荫、绿地成景,在茶马大道的支路上,茶坊一路的大叶女贞、雪松和大量盛开的樱花与杏花,突出春季主题;大片的紫薇使夏季的茶坊二路成为紫薇花的海洋;金秋时节,茶坊三路的金灿银杏与火红枫叶营造出色彩斑斓的秋季景观;在茶坊四路,配合冰裂纹铺装主题,种植红梅等冬季树种,烘托冬季主题。
“为了形成街头绿地景观,我们搭配栽种了樱花、紫薇、大叶女贞、雪松等植物,形成色彩丰富、层次错落有致的植物搭配形式,打造一个‘三季有花、四季有景、主题明确\’的街边花园。”申慧婷说。
一条路和一个梦想
一条道路能否承载一个城市的梦想?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答案是肯定的。
自贸大道,是陕西自贸试验区空港新城功能区内的一条主要干道。陕西西咸保税物流中心、东航—赛峰飞机起落架深度维修基地、陕西梅里众诚动物疫苗生产基地等一系列国际产能合作平台和项目落地于自贸大道沿线,使这里成为陕西对外开放的窗口。
在这样一个彰显陕西国际范儿的区域,如何让道路成为展示空港新城城市品质的窗口,是空港新城城市绿化工作的起点。
“我们委托新加坡知名机构编制了空港新城生态景观规划,突出‘林环城、城抱绿、水穿绿\’的城市绿化空间布局。目前,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了城市中心公园设计竞赛,正在组织开展唐顺陵遗址公园规划设计国际竞赛,力求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高水平进行绿化设计。”陕西空港新城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颍飞说。
自贸大道沿线8米宽的中央隔车带、机动车道两侧各3米宽的隔离带和人行道以外两侧各50米宽的景观绿化带,共同构成空港新城一次建设面积最大的道路景观绿化带。
中央隔车带里,银杏、白皮松、雪松等植物组成树阵,高低起伏的树冠在高处形成具有节奏感的绿色天际线;在树阵的分隔处,樱花、玉兰、海棠等开花植物,为绿化带增添了艳丽、活泼的气氛;大树下,是舒缓起伏的草坡,上面点缀着球形造型植物,干净自然。而在道路两侧各50米宽的景观绿化带里,广场、健身区、廊架等公共服务设施散布在起伏的绿地里,整个景观绿化带如同一个美丽的公园。
“从简单绿化到园艺设计,街边绿地已成为城市风格的形象代言。空港新城探索的‘常绿乔木+草坪+鲜花+微地形\’构成的城市绿地景观系统,营造出现代、简洁、明快的绿化风格,与自贸大道临空经济特色相得益彰,将成为高品质的公共空间。”高颍飞说。
链接
西咸新区生态之城建设看点
本报记者 王睿整理 植绿
未来3年西咸新区将加快大西安中央公园、空港城市中心公园等示范公园建设,推进“五路两侧”绿化及街头绿化微景观建设。
★建立“留白增绿、拆违还绿”台账,每个新城每年至少建成3个示范型街头绿地及口袋公园,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至2020年,西咸新区将开展绿地公园新、改扩建项目共15处,建设秦皇大道、秦汉大道2条花卉景观大道和15条绿化示范路。
治水
西咸新区将打造以昆明池为核心的“一池、三河、六脉、九湖”的“1369”水系格局,建设成为“关中平原柔性治水先导区,西北地区城水融合示范区”。
★2018年水系建设项目16处,年内新增水面2000亩,新增生态湿地3000亩。
★至2020年启动水系建设工程45项,包括沣河综合整治、退水渠改造等改造提升类项目,以及斗门水库(昆明池)续建工程、渭河湿地公园一期建设工程等新建类项目。
新闻推荐
7月1日是党的生日,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爱心小报童组委会携手卓恩康复中心的20余名特殊孩子,一起在大唐西市丝路风情街做一场爱...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