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陕西新闻> 正文

我的“家”

三秦都市报 2018-06-03 00:00 大字

■王静

我出生在水泥厂,儿时的家就在离回转窑不足三百米的二层窑楼里,每天总是在窑的轰鸣与磨机清脆委婉的交响乐中醒来。记忆最深的是厂区早晨整点新闻播报,午间厂内新闻,还有那伴着夕阳余晖的下班曲。

“家”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第一批东北专家一点点筹建起来的,是陕西煤炭行业和建材行业的骨干企业,建厂初期仅仅是石料砖瓦生产和木材加工,1958年开始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历经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企业变革,人员重组,唯一没有改变的是那倾注了几代水泥人心血的“华山牌”水泥商标。父亲1970年参加工作,算是水泥厂第二代建设者,在那个年月,水泥是畅销产品,购货需批条,紧俏时再多的钱也买不到,企业的发展带给我们的荣耀不仅仅是吃得饱、穿得好,更多的是我们总能沉浸在“家”的荣耀中,尽情享受“家”里的产品服务于建筑、桥梁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市场经济大潮涌起,我的“家”也在变革中接受着冲击,“家人们”开启了二次创业,父亲便是筹建者之一。然而,沉重的“家庭负担”还是阻碍了前进的步履,逐渐将我的“家人”压得喘不上气来,半年发不出工资早已让我们习以为常,却很少有人离她而去,坚守、等待、期望,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那年,我刚毕业,一心想在外闯出一番天地。接到父亲电话时,我正迷恋在大千世界,他说:“回来吧,我要退了,厂子总得建设,不管贫穷与富有,这儿总还是个家。”眼泪刷的一下流出来,父辈们为了建材事业的发展付出了自己的青春,有的家庭甚至几代人都奋战在这里。工厂已不仅仅是靠她吃饭的地方,更是心灵上的一种寄托,想想父亲花白的头发和渴望的眼神,我毅然做出了决定,回归!

通过两次享受国家破产性政策,实行资产重组,我的“家”甩掉了沉重的负担,实行了主辅剥离,大大减轻了企业压力。2008年,厂里完成了对回转窑生产线的技术改造,经过反复调试,2009年产量逐步上升,利润不断上涨。2010年,陕煤集团大发展思路打破了我们刚刚稳定的格局,将成立水泥板块公司,整合集团内部水泥企业,建立新的现代化水泥公司。公司招聘,我告诉父亲,我想去报考,不是离开,而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建设,2011年5月,我成了生态水泥公司第一批建设者。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公司由陕煤集团、陕钢集团和陕西德龙循环经济公司共同投资组建,职工也大多由原陕煤集团下属三家老水泥企业职工和新招聘的大学生组成。作为参与公司建设的第一批员工,我有幸见证了她的一点点成长,并时常将公司的变化和发展告诉父亲。当听说水泥厂原有的“华山牌”商标也被沿用下来,父亲微微颤动了一下,眼角明显湿润了。

华灯初上,厂区早已是灯火通明,如白昼般美丽、恬静,红红火火的场面预示着我们美好的未来。只有懂得“梅花香自苦寒来”,才能感悟“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真理!

新闻推荐

NBL新赛季在即 陕西信达低调前行

陕西信达男篮新赛季球迷见面会昨天举行。会上,这支目前三秦大地上唯一的一支职业篮球队公布了他们新赛季的目标。“联赛无...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